汗血宝马与中国的历史情缘

独上兰舟

<p class="ql-block">  2018年仲夏,到了向往已久的新疆,一大早安顿好住宿,尚有一天的自由活动时间,毫不犹豫地决定首先赴“新疆古生态园汗血马基地”一睹汗血宝马风采。为了汗血马,2000多年前汉武帝曾派使臣、并两次动用大量兵力、物力征伐大宛国,换回了汗血马。</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 —— 题记</span> </p> <p class="ql-block">  汗血马基地是中国最大且唯一的集汗血马繁育、展示、训练等为一体的标准型、国际化、综合性基地。基地从中亚引进百余匹纯种汗血马,均经俄罗斯汗血马认证机构认证。</p> <p class="ql-block">  汗血宝马,学名阿哈尔捷金马。原产于土库曼斯坦。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德、俄、英等国的名马大都有阿哈尔捷金马的血统。</p> <p class="ql-block">  基地的宝马都有其“马匹档案”,注明该匹马的父亲、母亲甚至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以证明其血统。</p> <p class="ql-block"> 汗血马有自己的单独空间,栅栏上多标有文字说明,“该马咬人,请勿靠近”,马尊贵,脾气也大,拍摄时不敢太靠近。</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根据《史记》记载,汗血马并不在土库曼斯坦。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宛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曾见过一种良马,这种马的耐力和速度都十分惊人,日行千里,从肩膀处流出像血一样的汗液,故称“汗血宝马”。汗血马虽然速度较快,但是它体形纤细,在古代大将骑马作战更愿意选择粗壮的马匹,这也是汗血马在古代中国消失的原因。</p><p class="ql-block">(嘉峪关悬壁长城张骞出使西域雕像)</p> <p class="ql-block">  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生产生活受天气影响制约,每遇到天灾、瘟疫,无法生产自救,通过掳掠来维持生计。由此,与农耕民族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当时的汉王朝周边环境险恶,数十万的匈奴不但是汉王朝最大最强敌手,而且其势力范围接近汉帝国心脏地区。</p> <p class="ql-block">  为防止匈奴(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南下,秦始皇修筑长城耗尽了民力。<span style="font-size: 18px;">秦末汉初,匈奴强大起来,屡次进犯,对西汉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并控制西域。</span></p> <p class="ql-block">  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汉王朝综合国力已经远在匈奴之上。随着西汉使节越来越了解大宛,知道大宛产良马,那里的马属山地马种、抗疲劳,蹄坚硬,有良驹据说可以一日跑五、六百公里,流出来的汗像血一样,故命名为汗血马。当时汉朝与匈奴正在作战,急需良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size: 18px;">  汉武帝为了得到汗血马派使者,带千金及一匹黄金铸成的金马前往大宛国换汗血马。被大宛国王毋寡拒绝,并杀死使团人员,夺走金银财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  汉武帝大怒,派遣大将</span>李广利<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率</span>军<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51, 51, 51);">攻打大宛。前103年,李广利至大宛东边属邑郁成,没能攻下大宛,便留屯敦煌。前102年,汉武帝倾国力,对李广利大规模增援,汉军切断大宛水源,围攻大宛四十多天,杀死大宛兵将无数,大宛贵族最后被迫杀死国王毋寡与汉军求和。汉军选良马数十匹,中等以下公母马三千匹回国,让亲汉大宛贵族昧蔡做了大宛国王。</span></p> <p class="ql-block"> 一年多后,大宛贵族认为昧蔡过于巴结汉朝,发动政变杀死昧蔡,立毋寡之弟蝉封为大宛国王,并派王子到汉朝做人质,大宛每年贡献二匹汗血马给汉朝,汉朝承认了蝉封的地位。之后大宛服属于汉朝西域都护府管辖。 </p> <p class="ql-block"> 大宛马等西域良马与蒙古马杂交,在河西走廊的山丹军马场培育出山丹军马。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军马场,由汉朝大将军<b>霍去病</b>建立,中原的马种得到改良,汉代的生产力和军队的装备也因此大幅增强。</p><p class="ql-block"> (嘉峪关悬壁长城汉代大将军霍去病雕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马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崇爱的动物之一,数千年来马在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的骑兵直到1985年才被摩托化、机械化取代。</p><p class="ql-block"> 1969年在武威雷台的一座东汉晚期的墓葬中出土了铜奔马,也被称为马踏飞燕,现作为中国的旅游标志。</p> <p class="ql-block"> 进入雷台汉墓大门即是马踏飞燕的大型铜塑,铜塑下的石刻上书有五个大字“天下第一马”。</p><p class="ql-block"> 马踏飞燕是在汉代社会尚马习俗的影响下产生的具有重要价值的青铜工艺品。马是汉代社会的重要农业生产畜力、交通工具、军事装备。汉朝政府给马立“口籍”,汉武帝曾三次为宝马作《天马歌》。</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得到乌孙马,称之为天马,并为马作《天马歌》。后来李广利出征大宛,得大宛马,因大宛马雄壮,比乌孙马更佳,汉武帝改称乌孙马为西极马,唯独称大宛马为天马,又作《天马歌》:</p><p class="ql-block">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p><p class="ql-block">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p><p class="ql-block">天马徕,历无草,径千里,循东道。</p><p class="ql-block">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谁与期?</p><p class="ql-block">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p><p class="ql-block">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p><p class="ql-block"> 可见汉武帝对宝马尤其是汗血马的钟爱</p> <p class="ql-block"> 铜奔马原型主要有四种说法,其中之一即是“天马”。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体型高大,腾空飞驰,与汉武帝时从西域引进的“天马”很像。</p> <p class="ql-block"> 雷台汉墓前放大版的铜奔马</p><p class="ql-block"> 《汗血宝马》<span style="font-size: 18px;">郑文 词曲</span></p><p class="ql-block">“红尘 染断 玄黄 蹄鸣 秋霜</p><p class="ql-block">云裳天涯 血透四方</p><p class="ql-block">遍野的花香 汗血马背上</p><p class="ql-block">远望千里 日行谁堪挡</p><p class="ql-block">天山 青草 醇香 旷野 苍茫</p><p class="ql-block">海角难寻 相濡骄阳</p><p class="ql-block">一曲难离殇 抚琴断书香</p><p class="ql-block">古诗谱写 万丈的断肠</p><p class="ql-block">汗血宝马 奔驰在 天山上</p><p class="ql-block">汗血宝马 君为其 兵戎沙场”</p> 雷台汉墓 <p class="ql-block">  铜奔马出土时的状态,处在中间位置的即是铜奔马(网图)</p> <p class="ql-block">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远征大宛,汗血宝马自汉朝引入后,提升了我国古代骑兵的战斗力,在面对游牧民族侵袭时立下“汗马”功劳,受到了历代众多文人墨客的歌颂,至今仍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汉武帝夺取汗血宝马的举动,为汉朝骑兵称雄四百年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史书上,“秦皇汉武”经常互相衔接。他的功业,对中国历史进程和之后西汉王朝的发展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 汗血宝马非常彪悍不羁,有专用的驯马工具(因电脑存储空间不足,录像不幸被删除),经过一定的驯服后放跑驯马场地,在驯马场上方书有“<b>还汉武大帝千年梦想,雄中华儿女战马情节</b>”。</p><p class="ql-block"> 对于年过六旬的女性而言,对古代战马有如此大的兴致。我想除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魅力之外,还源于一种英雄情节。作为50后,从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仰慕英雄,敬仰英雄。英雄的事迹常常令人热血沸腾,在战马的身上映射出千百年来无数民族英雄的侠肝义胆、英雄气概!中华民族古往今来的英雄是一脉相承的!</p> <p class="ql-block"> 2017年10月摄于甘肃武威、2018年6月摄于新疆乌鲁木齐(室内手机摄),相关史料参考网络。欢迎欢迎!祝您愉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