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p><p class="ql-block"> 母亲驾鹤西去已5年多,父亲追随远去也有4年正,他们对儿女的慈爱时常萦绕于脑海,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3月27日我们与大哥大嫂和二哥前往华夏公墓祭祀父母双亲。</p> <p class="ql-block"> 捧上奠品点香烛,手执鲜花献双亲。</p><p class="ql-block"> 音容宛在相隔远,骨肉真情何处寻?</p><p class="ql-block"> 惟望天边无病痛,天堂人间皆安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就是中国的感恩节,是一个缅怀追思远去亲人的日子,尽管我们相隔两个世界,但心中对父母双亲的思念永不褪色。</p> <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忆父母,心头思绪涌万千。</p><p class="ql-block"> 漫漫念想无从寄,翻看旧照寄哀思。</p><p class="ql-block"> 老照片拍摄于71年前的解放初期,是我们留存下来妈妈与俩位哥哥最早的影像。那时的母亲年青漂亮、端壮秀丽,生活富足而美好。</p> <p class="ql-block"> 父亲知书达理、胸怀宽广而仁爱厚道,人生哲学:知足尚乐! 崇尚简朴安静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父亲幼年读私塾,写的一手好字,算盘打的飞快。小哥插队到农村,父亲指导他打算盘做帐,成为农村会计,返沪后刻苦学习成为高级会计师,其中也有父亲启蒙的功劳。</p> <p class="ql-block"> 父母于1925年同年出生于浙江绍兴,少年时来到上海谋生,青春20岁结为连理,生养了我们六兄妹。父亲因成份高在各类政治运动中屡受冲击,全家生活艰难困苦。父母以微薄工资任劳任怨、克勤克俭抚养我们长大。母亲心灵手巧、勤奋能干,我们的衣服鞋子,大多出自母亲的一双巧手。</p><p class="ql-block"> 这张老照片拍摄于80年代初,我们六兄妹已长大成人,家庭条件有很大改善,父母在城隍庙九曲桥,留下了安怡美好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91年父母66虚岁生日,大家族欢聚一堂,最小的几位孙辈迫不及待爬上桌子,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共同吹灭生日蜡烛……</p> <p class="ql-block"> 1994年父母70虚岁大寿,儿孙满堂承欢膝下,孙辈们簇拥着慈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留下了欢乐满足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父母在退休后尽力帮助儿女,协助照料孙辈,做好儿女们的后勤,是我们温暖的港湾。</p> <p class="ql-block"> 1998年长风公园举办笫一届上海国际花卉展,万亩郁金香灿烂绽放、绚丽多姿。我与母亲在花海里徜徉欢笑,度过了难忘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母亲勤劳能干、善良坚强,有爱心有担当。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仍是我最好的学习榜样。母亲热情开朗、笑口常开,数十年的电影院工作,耳濡目染下常常妙语如珠、机敏有趣,充满人生哲理。</p> <p class="ql-block"> 2001年全家前往浦东三哥新家,庆贺乔迁之喜,父亲与三哥合影。</p> <p class="ql-block"> 2004年母亲80虚岁,在人间最美四月天,我陪妈妈回到故乡绍兴,探望病中的舅妈,与舅舅一家欢聚团圆。在亲戚的陪同下,我们亲近故乡山水,绍兴东湖留下我们的欢颜。</p> <p class="ql-block"> 2006年在古城公园,大哥为我与父母留下了珍贵的合影照。</p><p class="ql-block"> 那时父母身体健康,经济宽裕,孙辈已工作或读书,俩老人每天读报看电视,散步公园或城隍庙,过着悠闲自在的晚年生活。</p> <p class="ql-block"> 母亲喜欢缝纫女红,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为年幼的我们精心缝制衣服鞋子。晚年的母亲用旧呢大衣做了许多棉拖鞋分赠各家,每当寒冬降临,穿着母亲缝制的棉拖鞋,倍感亲切温暖。</p><p class="ql-block"> 受母亲的影响,我也喜欢缝纫与编织。尽管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我仍喜欢为宝贝及自己编织毛衣,修改不合身的衣服,很享受梦想成真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世间有深情万千,只留思念在心间,翻看昔日旧照,回忆变得更为珍贵,我们仨年岁最小的兄妹,与爸爸妈妈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石库门家的后天井,是父亲的休闲乐园,种遍绿植郁郁葱葱非常喜人,父亲每天洒水松土锻炼身体,生活安怡幸福。</p> <p class="ql-block"> 母亲酷爱越剧,常在电视、电脑追剧追星,徐玉兰、王文娟、范瑞娟、竺水招等越剧演员,红楼梦、祥林嫂、梁山泊与祝英台……母亲如数家珍、娓娓道来。</p> <p class="ql-block"> 耳聪目明精神矍铄的父亲,生活规律注重养生,每天2次到古城公园散步。赏景观花锻炼身体,是父亲晚年的必修课,很值得我们传承学习。</p> <p class="ql-block"> 幸福像花儿一样绽放,妈妈的美从未随岁月一样流逝。妈妈在古城公园悠闲读报晒太阳,那是一段安怡舒适的幸福时光。</p> <p class="ql-block"> 2007年底,83岁的老母亲不幸摔了一跤,造成严重腰椎骨折,卧床休息俩个多月,在我们精心照料下身体逐渐康复,行走如常。事后做C丅检查发现,当时也摔伤了头,造成颅内小出血未发现就医,最终渐变为严重阿尔茨海默症……我们兄妹的生活中心,立刻变为轮换照顾老母亲的日常生活。</p> <p class="ql-block"> 大哥大嫂陪伴母亲闲逛城隍庙。老母亲步履矫健,因患病不知劳累。白天多走走逛逛分散注意力,晚上可能会睡的安稳些,少点心绪不宁、烦燥不安,我们兄妹想方设法照顾好患病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大嫂与母亲的珍贵合影,至今摆放在大哥家床柜上,相思绵绵情深谊长……</p> <p class="ql-block"> 母亲几十年在淮海电影院工作至退休,年青时曾数次到大光明电影院开会学习。如今站在装修一新的新影院门前,感觉很亲切自豪,笑意盈盈惬意舒心。</p> <p class="ql-block"> 你养我小,我陪你到老,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良好的道德与家风。</p><p class="ql-block"> 我们4兄妹轮流精心侍候日渐衰老的母亲,提防老人摔跤、走失,照料她的衣食住行。母亲清醒时和霭可亲、妙语如珠,宛如可爱的老顽童。糊涂时烦燥不安、六亲不认似捣乱的孙悟空……</p><p class="ql-block"> 大哥带母亲散步上海音乐厅、上海博物馆,见证魔都上海日新月异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 母亲虽已远去,但回忆中的温暖与爱意永不消逝,大哥陪同母亲打卡龙华寺等地。</p> <p class="ql-block"> 最孝顺耐心的小哥,陪伴母亲在夜色中的古城公园游玩,消除老人不安忐忑心情。</p> <p class="ql-block"> 母亲虽已远去,回忆却清䀿如初,小哥与父亲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为消磨时光,我经常陪伴母亲去附近的外滩游玩,远观傲然矗立的东方明珠,闲看黄浦江游轮蜿蜒前行,近瞧外滩游客人来人往。冬去春来,就这样度过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不爱拍照,留下的影像很少。父亲漫步家门口的方浜中路,休闲惬意看沿街店铺,常回买些生活用品和儿辈们的文具玩物。</p> <p class="ql-block"> 母亲清醒时陶醉于越剧、莲花落的袅袅乡音,是美好惬意的娱乐活动。</p><p class="ql-block"> 大哥关爱孝敬父母,做生活中的有心人,是我们的榜样和引路人。在长期的日常生活中,大哥为父母拍摄了很多珍贵老照片,留下了美好难忘的生活印记。</p> <p class="ql-block"> 执子之手,与之携老。</p><p class="ql-block"> 父母年青时针尖对麦芒,伶牙俐齿的母亲常会嘲讽朴实的父亲。晚年忠厚父亲与母亲相濡以沫,关心休贴、不离不弃,学做简单家务,协助我们照顾病弱的母亲,把朝朝暮暮当作天长地久,携手相依相守70余年。</p> <p class="ql-block"> 2014年8月在重外孙女玎玎小朋友的百日生日宴会上,日渐衰老而喜欢热闹的母亲,很享受被家人照顾宠爱的感觉,似老顽童般笑靥如花。这是母亲参加的最后一场大家庭聚会。</p> <p class="ql-block"> 虽然我们已相隔两界,但爱在心中永不褪色,亲爱的爸爸妈妈:孩子们的身上留存着你们血脉和基因,更留存着你们乐观向上、善良孝顺的良好家风!</p> <p class="ql-block"> 天空渐渐变暗,日落踏着晚霞而来,妈妈如诗的笑容永留在心间,再难相忘。</p> <p class="ql-block"> 晚年的母亲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和严重的冠心病,中医西药均束手无策,步履蹒跚行走不便。为消磨时光常陪母亲坐于家门口,闲看弄堂里人来人往。老邻居4岁外孙俊俊用手机记录下我们母女永恒瞬间,这是我与妈妈的最后同框合影。</p> <p class="ql-block"> 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推坐轮椅车的母亲去古城公园晒太阳。</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妈妈,您曾用温暖的臂膀为我们撑起了一片蓝天,而今我们用坚实的双臂为您遮风挡雨。亲爱的妈妈,我们永远爱您!</p> <p class="ql-block">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花瓶,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老舍</p><p class="ql-block"> 2015年12月2日,91岁的慈妈与病魔缠斗8年后,安祥平静驾鹤西去,让心力交瘁的我们悲痛不已……</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一生,是最平凡的江南女子的一生,生命之消逝,不会有太多的人记得。但对儿女来说,却是一生的记忆,将永远铭刻于心头!</p> <p class="ql-block"> 母亲仙逝后,我们兄妹将照顾的重心,转至年迈的父亲。父亲生活规律注重养生,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喜欢读报纸、看电视,关心国内国际大事,每天2次古城公园散步,生活平静惬意。晚年的父亲心态良好,知足尚乐,崇尚简单而开心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在我值班时,先生与女儿一家常来探望陪伴老父亲,用暖暖温情驱赶寂寞独单,让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p><p class="ql-block"> 稚龄第四代承欢膝下,老父亲耐心陪同玩耍,满脸笑容慈爱柔软……</p> <p class="ql-block"> 三哥陪父亲聊天解闷。</p> <p class="ql-block"> 2016年端午节,先生和女儿一家前来探望老父亲。那时的我上有老宝,下有小宝,为了至亲至爱俩边奔忙,疲惫不堪且乐在其中。92岁的老父亲与2岁多的重外孙女相依相偎真挚动人。隔辈亲的温馨画面让人感动,也更让人泪目……</p> <p class="ql-block"> 儿孙的关怀爱意无比温馨,92岁的老父亲抵不住岁月的沧桑,日渐衰老体弱。孩子们的到来,驱赶冷清寂寞,给老人以脉脉温情和暖暖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大哥一家前来探望,陪伴病弱的老父亲谈天说地,一起看电视聊新闻。父亲享受着儿孙们的浓厚深情和关爱。</p> <p class="ql-block"> 侄女雯雯夫妻前来陪伴问候老父亲。雯雯是我父母孙辈里的第一位孩子,自小聪明机灵、顽皮可爱,很受我父母和家人的宠爱。</p> <p class="ql-block"> 老父亲在众儿女的陪伴照顾下,多次住院治疗。儿女的倾心关爱与陪伴,是老迈父亲最后的温馨港湾。</p> <p class="ql-block"> 2017年4月11日,93岁的老父亲驾鹤远去,追赶西行的老母亲,慈爱双亲相距16个月在天上相聚……从此我们失去了慈爱双亲的! 遥望天上繁星点点,我想父母也许会变成天上闪烁的星星,时刻关爱着他们的儿女,有时认为他们从未走远,儿孙们的身上流存着他们的血脉和基因。</p><p class="ql-block"> 每当夜深人静,对父母的思念像万千条丝线缠绕着我,父母的音容笑貌常陪伴在我梦乡。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往事已淡化,很多照片在搬家中遗失,但他们的慈爱将留存在我灵魂的最深处。</p> <p class="ql-block"> 愿天堂花开明媚,愿人间温柔相伴。</p><p class="ql-block"> 人生有涯唯爱无涯,父母慈爱恩泽兄妹,</p><p class="ql-block"> 一路缅怀携爱向前,一生清明向暖向阳。</p><p class="ql-block"> 清明,点亮一盏心灯,遥寄远方的亲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