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四</b><b><br></b><b>珀龙乡没有学校。连寺庙也没有。这里没有宗教职业者。这种情况在西藏很例外。在珀龙期间我们作了调查,发现唯一带有现代色彩的是一架丢在墙脚的熊猫收音机,主人说那是用一袋红辣椒从一个康巴人手里换来的,刚开始几个月可以拨到印度的广博,后来就不响了。我们打开盒盖,发现电池早已腐烂,接线处长满绿绣。<br></b><b>看来这个被热带雨林孕育的人群,在这个世外桃源生存的很自在、滋润。他们唯一的需求是希望政府派一名医生来。或派两个年轻人出外学医去。如果有可能,他们这需要一些枪和子弹,当然愿意以昂贵的物品作交换。他们说这两年从商人手里换子弹越来越难了,而生活在丛林中的人群是不能没</b></h1> <h1><b>有子弹的。<br></b><b>他们不惧怕野兽。事实上附近十几座山上的猛兽都因为害怕他们而远迁了。他们自豪地称自己为真正的林中之王。但是他们害怕疾病和瘟疫,百岁老人那木措回忆80年前那场瘟疫,差点断绝了整个部落。<br></b><b>老人说门巴人原先居住在西部遥远的不丹国。因为种族械斗战败,在500年前由冈底斯神山脚下来到西藏普兰,西藏的贵族不容这支疲惫之旅,噶厦政府派藏军前后阻击。门巴人经日喀则来到雅鲁藏布江流域。直至被赶进自古无人类足迹的原始森林。其中大部分门巴人去了墨脱,以高山大川作天然屏障,门巴人在墨脱那个地方得以落脚生存,在以后的 年代里,藏政府无法围剿,门巴人又派人与藏政府提出请求,每年交纳税收,进贡珠宝称臣,门巴人经过近200年的努力,才在雪域西藏取得合法居留的权利。而珀龙部落,原先是门巴人中极小的一支,几经繁衍到上个世纪也已经有两三千人。这批人住无定处,逐河谷而居,亦农亦牧,在色霁拉密林中几度远涉,最终强渡珀龙藏布江,以渡口为关隘,定居在阿脱玉旨。<br></b><b>80年前,在渡口边沿一处开阔的平坝上他们开辟了一大片农田,结束了百年流荡的生活,建立了自己的家园。那时候一度人畜兴旺的村落整容瑞气缭绕,经声郎朗,河谷中牛羊成群,庄稼茂盛。若不是那场几乎成为灭顶之灾的瘟疫,</b></h1> <h1><b>如今的珀龙村不知怎样一番景象。<br></b></h1><h1><b>那木措说,当我们20个男女组成的交换队满载茶、糖、盐巴,满载布匹、礼帽、胶鞋回到渡口时,连放16枪,前来接应的却是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我们预感到出大事了,大祸临头了。老者说,你们不要回村庄去,村庄的人全部被天神召去天国了,天神指引你们应当朝北走,走三天的路程,在玉缅那里住下,那里可以种植庄稼,生儿育女,但只能住40年,40年后必须迁移,到那时你们当中最年长的人将替天神指引新的去处。老者说,门巴人400年一大劫,40年一小劫,神告诉我们永远不得安居,永远不得懒惰和懈怠。</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