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追忆逝去的亲人

浙赣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作者:王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片:王政文 王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编辑:王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清明祭祖,彰显血脉的传承和美德,更是感恩哀思逝者。我这一辈子,只有站在祖辈墓前,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b></p> <p class="ql-block"><b>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祭祖是尊重逝者和敬畏祖先,也是给已逝去的亲人送去寄托和悼念。因新安江水库建设需要,外祖父于1969年携</b><b style="font-size: 18px;">妻子和几个儿女,同我曾外祖父、曾外祖母</b><b>再次迁至南丰,安置落户在莱溪东堡。我大伯一家几口留在下姜,祖母也于1970年携我二伯一家,叔叔,还有我父亲共7人迁入南丰,安置落户在桑田跃进。如今外曾祖父、外曾祖母,外祖父,外祖叔,还有我祖母都已逝去了几十年。为缅怀这些逝去的至亲,下乡祭扫经过,并整理文字保存。</b></p> <p class="ql-block"><b>  4月3日,清明放假首天,原本陪着父亲回乡给祖母祭扫,同亲戚和乡亲聊天的,由于种种因素,没能与父亲成行,于是小堂哥载着我父亲到跃进给祖母祭扫。跃进文人风情,我是有许多眷念不舍,因为这里是我的故乡,又是我出生地,还是我幼童生活成长地。</b></p> <p class="ql-block"><b>  4月4日,抚州三舅来到县城,载着我和父母回故乡东堡给外曾祖父、外曾祖母,外祖父、外祖叔扫墓。驱车莱溪八都,购置鲜花及供品,又直达东堡。见到两个舅舅和外祖母,聊了些故乡淳安几十年未见过面的表亲,还尝了我们浙江传统的米粿。</b></p> <p class="ql-block"><b>  故乡东堡,是舅舅家的安置落户地,也是母亲娘家村庄。童少期间我就在这里生活成长,而我对这里的风土人情眷念不舍。外祖父、外祖叔埋葬在麻湾山上 ,外曾祖父、外曾祖母也埋葬在旁边。祭扫路上,三个舅舅肩膀上各杠着把锄头和编织袋,父母手里提着供品,我手里提着鲜花。</b><b style="font-size: 18px;">祭扫结束,父母和三个舅舅在毛竹园里挖春笋,并下山带回家刨壳放在锅里煮。</b></p> <p class="ql-block"><b>  外曾祖父,名光錞,字金声,生于清光绪丁未年(1907)。外曾祖母名叫王凤娣,生于清光绪戊申年(1908),生二子三女:长名明清,次名明海。女三:长看香,适七都高脚坞方海爱;次小香;三女香,适金溪月光。</b></p><p class="ql-block"><b> 外曾祖父生于遂安洋店村,卒于1970年9月,享年67岁,墓葬东堡麻湾上山。外曾祖母生于遂安洋村,卒于1986年,享年七十八岁,墓葬东堡麻湾山上。外曾祖母幼小家境不好,兄弟姐妹多,四五岁就踏进了外曾祖父家,给我外曾祖父的父母当童养媳,长大成人后嫁给我外曾祖父。</b></p> <p class="ql-block"><b>  外祖父名叫明清,字勤利,号先球。生于民国己巳年(1928)正月初二日酉时,卒于1985年八月八日吉时,享年五十七岁,墓葬东堡麻湾山上。</b></p><p class="ql-block"><b> 外祖父幼小聪明,读于塘沿小学,1950年参军入伍,在朝鲜参加“抗美援朝”保卫战,荣获三等功。归国后,因胞弟幼小,家中无劳动力,退伍返乡务农。1958年迁徙至淳安上姜,1969年12月迁徙至南丰东堡,曾任东堡生产队长。</b></p> <p class="ql-block"><b>  外祖叔名叫发球,谱名明海,字顺利,生于民国乙酉年(1945)四月十二日戌时,卒于1990年,享年四十五岁,墓葬东堡麻湾山上。</b></p><p class="ql-block"><b> 外祖叔生于遂安洋店村,1959年迁徙至淳安上姜村,1969年迁徙至莱溪东堡,曾任莱溪乡党委政府两办主任、乡广播站站长。</b></p> <p class="ql-block"><b>  今年91岁高龄的外祖母,身体很不错,经常下地种些蔬菜。去东堡前,外祖母和舅舅为我们准备了浙江特色美食——米粿和米羹。</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