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将军——傅连暲中将故居

美友62778932

<p class="ql-block">兴国风水&nbsp; 13097342697(微信同号)网址:www.xgfs.c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傅连暲(1894-1968),原名傅日新。福建省长汀县人,医学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奠基人、创始人之一。他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位医疗将军,开国中将。</p><p class="ql-block"><br></p> <h3>下图是将军故居:</h3></br><h3> <h3>     早年随在长汀教会工作的父母进入长汀,就学于长汀一中,毕业于汀州福音医院的亚盛顿医馆,1925年出任长汀福音医院院长。1927年8月,南昌起义军路过长汀时曾收留起义军的陈赓、徐特立等300多名伤病员在福音医院治疗。<br></br></h3></br><h3>      1929年,红四军入闽后,领导福音医院积极收治红军伤病员,1932年1月创办"中国工农红军中央看护学校",培训60多名红军医务人员。同年秋,应毛泽东的建议,将福音医院改名为中央红色医院。1933年初正式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将医院迁往瑞金,成为中央红军第一个正规医院。</h3></br><h3>      1933年初,国民党军加紧了对中央苏区的"围剿",毛泽东要转移到瑞金,临出发前,他询问傅连暲去留的意向。傅连暲毫不犹豫地说:"跟主席到瑞金去!"</h3></br><h3>      毛泽东问他医院怎么办,傅连暲说:"搬到瑞金去!"傅连暲说到做到,他雇了150个挑夫,挑了半个月,把整个福音医院从长汀一直挑到瑞金叶坪杨岗,正式创立了中央红色医院,也就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正规的医院。</h3></br><h3>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校长的钟有煌对这次搬迁,有一段详细的回忆:"我去参观医院,首先看到的桌椅、板凳、病床、病房用具,又看到药品器械、诊疗仪器、药架、书架等,无一不是从汀州搬来的。可以说除了地皮、房子搬不动外,连手术室、诊疗室和药房的玻璃门窗、百叶窗都卸下一并搬到瑞金来了。"</h3></br><h3>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以他的妙手医术保证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伯承、王树声、邵式平等大批中央领导、战士的健康,在军中有"红色华佗"的美誉。到达延安后,历任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中央医院院长,中央军委总卫生部副部长。</h3></br><h3>       1936年,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来到宁夏的同心城。傅连璋写了结婚申请报告。</h3></br><h3>        朱德总司令批准说:同心城这个名字好,你和陈真仁就在同心城举行婚礼吧!喜结同心,白头到老。</h3></br><h3>        婚礼由朱总司令主持,在同心清真大寺旁边一家回民家里举行的。婚礼那天,朱总司令特地买了两只羊送来。晚上,总部的大师傅准备了十多种菜,这在长征路上,就算十分隆重和丰盛了。婚礼上,朱总司令和几位领导同志都讲了热情洋溢的话,美国马海德医生也前来祝贺。这个简单而热闹的婚礼充满了喜庆的气氛。</h3></br><h3>       长征到达陕北后,于1937年继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医院院长。后任中央总卫生处处长兼陕宁甘边区医院(现解放军第253医院)院长,负责中央领导人的保健工作。他医术高明,为人厚道,深得中央领导同志的器重。在"延安整风"期间,他立即被批斗,被挂上牌子在大小会上挨整。</h3></br><h3>       1940年,傅连璋荣获朱总司令亲笔题写的"模范妇孺工作者"的称号。</h3></br><h3>       他50岁的时候,中央在延安为他召开了祝寿会,《新华日报》还专门发了消息。</h3></br><h3>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5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h3></br><h3>      傅连暲长期担任中央领导的医疗保健工作和医疗卫生教育工作,为我军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为解放区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h3></br><h3>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卫生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后勤卫生部第一副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全国政协第二、三届常务委员、中共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h3></br><h3>      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文革"期间遭到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于1968年3月29日被迫害致死,终年74岁。</h3></br><h3>      1975年,中央军委为傅连暲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傅连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卫生工作创始人之一,在发展中西医,普及祖国医学,培养医学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人民解放军和人民卫生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h3></br><h3>      "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严酷迫害,1968年3月14日被秘密关押入狱,夫人陈真仁也被关押。体质本来就虚弱的老将军被关押仅15天,于1968年3月29日含冤去世。</h3></br><h3>1973年11月,经毛主席批示,并经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追认傅连璋将军为革命烈士。</h3></br><h3>      1975年5月17日,毛主席在傅连璋的战友、原卫生部部长贺诚的一封信上批示:"……傅连璋被迫死,亟应予以昭雪。贺诚幸存,傅已入土,呜呼哀哉!"此后,周恩来也作了重要批示,对他进行了赞扬和肯定,经中央军委批准为傅连璋将军和夫人陈真仁上校平反昭雪,恢复名誉。</h3></br><h3>     1978年11月22日,总后勤部在北京首都体育馆召开万人大会,公开为傅连璋夫妇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先后两次为同一个人平反,在全国尚属首例。</h3></br><h3>       傅连暲将军的第一任妻子名字叫刘赐福(1896-1988),18岁那年,在福建的女子小学担任老师的时候,和当时在读医校的傅将军夫妻,之后她跟随着丈夫一块在中央的苏区工作任了福音医院的院长,新中国成立当年被调入了汀卅医院担任院长,后于1955年退休,1988年逝世于上海。两个人婚后生育有四个子女。</h3></br><h3>       一女儿名字叫傅维莲,她和丈夫在1930左右因“极左”遇难。还有一女名字叫傅维清。</h3></br><h3>       大儿子的名字叫傅维光,他出生于1922年,在新中国成立前一年,从南昌的医专中毕业,之后来到了南昌的省立医院中工作,后来又被调入了北京的医院中担任外科医师,上海的中山医院中担任外科主任,后升职为副院长。1971年,因为一场手术意外感染,不幸早逝。</h3></br><h3>下图是傅维光照片:</h3></br><h3> <h3>       二儿子的名字叫傅维康,比哥哥小8岁,不过和哥哥父亲一样也参与到了医疗事业中,毕业于上海的第一医学院中,后在上海的中山医院中担任医师,是一位中医药学的教授,他还在中医药学大学担任过医学史博物馆的馆长一职,同时也是医史教研室的主任。</h3></br><h3>       傅维康曾经被国家的卫生部和高等中医药学院校聘请过,去担任了教材编审委员会的委员,他在医学史上研究工作了四十余年,有着很多的著作,1996年退休后,他和全家一块去了美国的洛杉矶定居。</h3></br><h3> 下图是将军祖祠:</h3></br><h3> <h3>       傅将军的第二位妻子名字叫陈真仁(1919——2006),她比将军要小25岁,出生于1919年,是陕西人。红军时期,她在红四方面军中参加长征,次年经过朱总的批准,和傅将军结为夫妻,于1939年加入党,后来在总后卫生部药材处担任副处长等职位。1955年授衔的时候,她被授予了上校的军衔,和将军生育有子女傅维暲、傅维方等。傅维暲出生在建国后第一年,长大后参加了军队,大校军衔,是一个高级工程师。</h3></br><h3>       傅维方毕业于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之后在解放军302医院中担任副研究员。</h3></br><h3>下图是傅维暲、傅维方照片:</h3></br><h3> <h3>下图是将军故乡出的其他人才:<br></br></h3></br><h3>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iMdVIytQH-w5k864ZJkUn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