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校百年南方之强。1926年2月,福建第一个党支部建立,厦大学生吴国珍1926年4月入党,从此共产主义理想伴其一生

小荷

<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福建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革命史资料显示:1925年6月,厦门建立了闽西南第一个共青团支部。是年底,吴国珍在集美师范学校加入共青团。1926年2月,福建省第一个共产党支部—厦门大学党支部成立。4月,吴国珍升读厦门大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夏,广东区党委命令汕头地委就近领导厦门党总支。1926年11月,广东区党委决定调罗明往漳州成立闽南特委,领导厦门、闽南和闽西工作。1927年1月2日晚,罗明与厦门党总支讨论后,决定立即扩大党的领导机构,成立中共厦门市委,以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要求。中共厦门市委由罗秋天任书记。同时成立厦门总工会,罗扬才任总工会委员长。当时,厦门总工会有30多个基层工会,工会会员二三万人。1927年1年15日,中共闽南特委在漳州成立,选举罗明担任闽南特委书记。1927年4月9日,厦门发生反革命政变。当晚,罗扬才、杨世宁等在总工会宿舍被便衣武装逮捕,工会的柯子鸿、农会的严子辉也被通缉。罗明次日赶回厦门,与厦门市委紧急商议,认为中共厦门市委罗秋天、宣传部长吴世华有色彩,应调开,并补充数人负责组织、宣传和工委、学委等工作,继续领导党组织和工会进行反压迫和反破坏工作。1927年12月,福建省临委在漳州成立,由陈明任书记,陈昭礼任组织委员,罗明任宣传委员。1928年2月,罗明由闽西回到厦门,这时福建省临委已由漳州搬到厦门。当时接到中央指示,由罗明任福建省委书记,陈明改任宣传委员。从此福建省委归在上海的党中央直接领导。1928年3月,福建省委接到中央通知,选派代表参加党的“六大”,福建选举罗明和印刷工人、省委委员许士淼为代表,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孟坚作为共青团代表参加。“六大”召开前后,许士淼因肺病医治无效后病故。会后,孟坚调到东北地区工作,福建参加“六大”的代表只剩下罗明一人,罗明坚持回福建传达“六大”精神,执行“六大”决议。当时福建省委机关已经从厦门搬到福州,刘乾初任省委书记。1928年7月,福建省委临委又返迁厦门。厦门特委取消,厦门各基层党组织归省委直辖。当年杨淑和在集美女子师范学校入党,成为新中国成立前长泰县第一个女党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8年7月至1930年1月期间,厦门各基层党组织先后次由福建省委直接领导。1929年春节前后,罗明从长汀、上杭经广东潮安、汕头乘船到厦门。这是刘乾初已调往他省工作,罗明仍任福建省委书记。1930年2月15日至20日,在中共中央特派员恽代英的指导下,中共福建省第二次党代会在厦门鼓浪屿内厝沃449号曾家园胜利召开。新产生的省委中,罗明为书记,谢汉秋为组委(委员、常委)、王海萍为军委(委员、常委)。会议通过了政治、组织、职工、农运、军事工作、苏维埃、宣传、CY、妇女、互济会等10个决议案,并通过“五一”纪念工作计划及大会告民众书。当时,厦门本岛的党组织有中共厦门大学支部、中共集美学校支部等1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0多人。</p> <p class="ql-block">《致敬英雄吴国珍一调寄<清平乐>》</p><p class="ql-block">作者:黄星虞</p><p class="ql-block">枪林弹雨,</p><p class="ql-block">入死何在意。</p><p class="ql-block">正义身躯争民利,</p><p class="ql-block">冤狱连三岂惧。</p><p class="ql-block">初心不改忠诚,</p><p class="ql-block">光荣使命坚承。</p><p class="ql-block">信念如钢难撼,</p><p class="ql-block">顶天立地英雄!</p> <p class="ql-block">惠安县文联主席黄丽蓉书法作品</p><p class="ql-block">惠安县文联主席参观吴国珍故居后留下书籍和墨宝,对吴国珍故居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表示赞赏和肯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