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宁波之二 从博物馆到慈城古城

奥特曼(刘文虎)

<p class="ql-block">到宁波的第二天本来准备去雪窦山的。晚上看天气预报,第二天有中雨,无奈临时改变行程去了市内的宁波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宁波博物馆的外观非常奇特,它外立面都是用周围拆迁工地上的碎砖烂瓦建造而成,这些材料包括砖块瓦片,甚至破缸片等,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明清以来的旧物。</p> <p class="ql-block">宁波博物馆的设计师是我国当代年青建筑师王澍,他的大胆设计使宁波博物馆既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又有现代的新乡土主义的风格。王澍因为宁波博物馆的设计而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一一普利策奖。</p> <p class="ql-block">这青灰色的墙面如古老的街镇,而博物馆立面的形状却如山,如石又如船,这不规则分布的窗户恰如船上的舷窗,点出了宁波的海港特征。</p> <p class="ql-block">志愿者工作人员向我们热情介绍,博物馆有免费的自助储藏柜,我们存了背包,得以轻装上阵,这是博物馆一楼宽敞的大厅。</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的展厅都在二楼以上,一楼只是一些介绍和辅助服务设施。我们上了二楼,首先看到的是东方神舟的标志,其点出了宁波是个海上港口。</p> <p class="ql-block">楼上的展厅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宁波的历史介绍,一部分是宁波历来的风土人情介绍。还有一部分就是馆藏珍宝了。</p> <p class="ql-block">1973年,在宁波的河姆渡村出土了大量的史前社会文物,改写了中国原始社会的历史。之前只是在西安附近的半坡遗址有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文明,而如今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在五六千年以前,长江口流域已经有中华文明的祖先在此生活。</p> <p class="ql-block">河姆渡的原始人已经会使用打磨过的石器,还会烧制陶器。这是当时的鹰嘴陶豆,是新石器时代的油灯。</p> <p class="ql-block">河姆渡人的生活场景,他们已经学会农耕,驯养家畜,烧制陶噐。</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农具和文物证明,河姆渡人在5千年前已经种植水稻,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p> <p class="ql-block">外形精美的五连罐,这是当时的祭祀和</p><p class="ql-block">殡葬用品。这个罐被命名青瓷堆塑罐。也是在宁波出土的,当是汉代文物。</p> <p class="ql-block">古典城市的起源。</p> <p class="ql-block">这个铜钺,金光明亮,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可惜实物不知拿到哪里展览去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在介绍我们昨天刚去过的月湖和天一阁藏书楼。</p> <p class="ql-block">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与五公子在月湖边上纵横千古。</p> <p class="ql-block">这是宋代墓道前的武将和文臣的石像</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些精美的瓷器,奥特曼心里有一种感觉,仿佛穿越了时空,和千年的艺术有了隔空对话。</p> <p class="ql-block">古代的兵噐,铁统和藏氏刀。</p> <p class="ql-block">铜镜背面的纹印。</p> <p class="ql-block">吳越末代国君钱弘所铸铜阿育王塔,阿育王塔因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阿育王而得名,他生活的时代距今约2200年。</p> <p class="ql-block">非常罕见的王莽所 铸造的错金刀币,俗称“一刀平五千”,是两千年前王莽“新朝”铸的一种货币,因钱币有“错金”二字 并镶嵌黄金,故又称“金错刀”。公元8年,王莽“始建国”,推行新政(史称“王莽改制”)。“一刀平五千”就是币制改革的产物。王莽发行这种“不足值”的钱币实质上是朝廷掠夺民间财富的一种“法律”手段。</p> <p class="ql-block">南宋铸二十五两金锭。</p> <p class="ql-block">宁波的开埠,南宋时期,宁波更早于上海,成为海外通商的港口,这是模拟当时港口通商的繁忙景象。</p> <p class="ql-block">模拟的南宋明州港,即今天的宁波港。宁波港是中国最古老的港口之一,春秋时期称句章港,唐朝称明州港,元朝称庆元港,明 朝开始称为宁波港。</p> <p class="ql-block">这里就比较有意思了,模拟满清到民国时期的洋行买办。</p> <p class="ql-block">满清到民国时期宁波港的风土人情,这是一家买南北杂货海鲜的店铺,你可以和里边的蜡像人物同框入镜</p> <p class="ql-block">为了抵御倭寇和外患的铁铸古炮的实物。</p> <p class="ql-block">试一试和当年的市井街头风貌同框入镜。</p> <p class="ql-block">这里也有一架金碧辉煌的花轿,与天一阁里的万工桥相比,这抬花轿似乎更漂亮,更精致。</p> <p class="ql-block">模拟满清时期街头的杂耍艺人和官员鸣锣开道时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民间的灶间厨房,如今在偏僻的乡村还能见到。</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民间生活场景,有小贩卖吃的有打麻将,还有看杂耍的。</p> <p class="ql-block">三楼有一个大露台,对面标的是明清竹刻艺术馆,其实是珍宝馆,里边有不少好东西。</p> <p class="ql-block">翡翠的镂空雕刻熏香炉,看那翡翠的成色当是价值连城。</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年间景德镇窑盖血红双凤描金纹</p><p class="ql-block">白瓷壁瓶,也相当精致。</p> <p class="ql-block">此盘也是镇馆宝贝,翡翠盘。</p> <p class="ql-block">清代镂浮雕犀牛角杯。</p> <p class="ql-block">乾隆年间的官窑青花瓷盘。</p> <p class="ql-block">清代的镂雕花篮象牙插片,插片的上部用透雕方法,刻画出盛开的菊花四朵,四周加以枝叶,下部雕成花瓶形状,瓶中间再雕一寿字,造型精巧,韵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清乾隆年间的透雕虬枝纹黄杨木如意,做工精细,刻工流畅。</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毕博物馆,天还下着茫茫细雨,预告下午应该不下了,博物馆出来,我们乘坐宁波地铁四号线直达慈城古城。</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慈城地铁站,不,应该是轻轨站,这里列车早已钻出地面行驶了。</p> <p class="ql-block">社会在发展,宁波这座老城也已经有了五路地铁,出行相当便捷。</p><p class="ql-block">来到慈城已是中午时分。在前往县城的路上,首先要解决肚子问题,甭管好赖我们在街边的小饭馆来了一碗炒年糕。应该说慈城的年糕还是比较可口有名的。我们还买了一些爆年糕片。</p> <p class="ql-block">慈城是江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县城,享有江南第一古县城的美誉。古城里如今恢复了不少古代场景的展馆,我们买了一张通票包括孔庙,县衙,校士馆和冯岳彩绘台门。</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孔庙里,瞻仰孔子的岩雕象。</p> <p class="ql-block">这孔庙当初被太平天国毁了,清同治八年又重建。</p> <p class="ql-block">当年祭孔时的宰牲所,如今在别处孔庙不多见。</p> <p class="ql-block">慈城古镇有不少引以为豪的地方,第一文人多,慈城出过三个状元,一个榜眼,三个探花,500多进士。二是孝子多,过去慈溪有董张孙三孝子祠,因此慈城的地方风气,社会美德有良好的传统。</p> <p class="ql-block">从孔庙向北走500米左右,就来到了慈溪县衙。</p> <p class="ql-block">慈城原来是慈溪县(今慈溪市)的古县城,早在周元王二年(公元前473年)就有了这座古镇,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在此设立慈溪县,历史相当悠久。</p> <p class="ql-block">进入修复过的县衙,这一群小瓷人十分可爱。</p> <p class="ql-block">公堂之上,明镜高悬,县太爷正在审案子,很是威严。</p> <p class="ql-block">也亏想的出来,公堂两旁,分列六房,分别是兵房,邢房,礼房,户房等,竟然把朝庭的六部给搬到门县衙大堂来了,令人哑然失笑。</p> <p class="ql-block">这除暴安良,是政府的职责,或许只是百姓善良的期盼。</p> <p class="ql-block">这后花园里的唐律疏议,表明了在唐代,便从法律上设置和完善了慈溪县县衙这一级行政机关,</p> <p class="ql-block">  这是后院的戒石亭,亭中有戒石,上书“一絲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一一(清)张伯行《禁止馈送檄》</p><p class="ql-block">张伯行(1652-1725年),官至礼部尚书。以清廉刚直著称。他从不收受下属的礼物,,被康熙誉为“天下清官第一”。</p> <p class="ql-block">看来,这个县衙还进行廉政教育,这里还有个钻在钱眼里的门。</p> <p class="ql-block">这个门被称为白绫门,里面陈列三口铡刀。分别是狗头,虎头,龙头铡刀。介绍嘉庆年间,大贪官和珅的下场,警告世人,为官莫贪。</p> <p class="ql-block">这个大铜镜倒提醒世人,以史为镜,当好自为之。</p> <p class="ql-block">  出了县衙,左侧是个城隍庙,里边有不少可看东西,倒是不收门票。</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里的戏台子,想当年,每逢集市庙会,这戏台上热热闹闹,不知上演了多少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悲喜剧。</p> <p class="ql-block">出了城隍庙,我们按图索骥,前往东北方向去将士馆,这一路上除了复旧的古街巷,这铁艺的壁画如剪纸一般,倒令人希奇。</p> <p class="ql-block">前面来到将士馆的门前。</p> <p class="ql-block">这将士馆的叫法很奇葩,其实是当年科举考试的县级考场,而且是复古新修的,还要收门票。</p> <p class="ql-block">挂着为国求贤的横匾,是骡子是马,考场上见高低。</p> <p class="ql-block">模拟的县级考场的场景。考生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这不像古代的考场,倒像是当今现在的考场。</p> <p class="ql-block">那边厢还有刀叉剑戟18般兵器,似乎武考场也设在这边。</p> <p class="ql-block">看介绍,这将士馆可不是空穴来风,这是清同治年间县里童试的考场,童试县里合格了还有府试和院试,过关斩将,院试合格了才能成为秀才。</p><p class="ql-block">当年的将士馆早已夷为平地,如今只是在原地重修的复古建筑而已。</p> <p class="ql-block">出了将士馆,我们到最后一个售票的景点一一彩台门参观。是一个介绍民间工艺的展览场馆。看这边,是介绍民间印染工艺的场地。</p> <p class="ql-block">这是民间的木版年画,古朴而充满乡土气息。</p> <p class="ql-block">民间的剪纸艺术,民间的巧手闺女或媳妇,一把剪子,便能剪出活灵活现的花草鸟兽,人间万象。</p> <p class="ql-block">令人惊叹的中国节,一截线绳,可以打出五花八门的艺术绳节,不过民间的聪明才智用在窗花和绳节上,似乎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无益。</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的月份牌广告画也拿出来展览,其实这个彩台门就是一民间富户人家的民宅,我们可以看看它的房屋结构和式样,而这腊染印花,剪纸,绳结等的民间艺术应该不是慈城所特有的。</p> <p class="ql-block">冯存仁堂药店,倒是慈城的老字号,为原慈溪县城人冯映斋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开设,释义为“存济之心,赠仁于众”,并以此作为药店经营宗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里成为一个关于中医中药历史的展览,规模不小,还不收费,值得看看。</p> <p class="ql-block">这里除了介绍冯存仁堂外,还介绍了童涵春药店敬修堂同仁堂等中药世家。</p> <p class="ql-block">童涵春号是上海的老字号,创立于清乾隆年间的上海小东门。</p> <p class="ql-block">而这敬修堂则没怎么听说,看介绍,是广东的老字号。</p> <p class="ql-block">这同仁堂是北京的老字号,他的安宫牛黄丸等全国闻名。</p> <p class="ql-block">从中医纪念馆出来在古街兜兜转转,前面有一牌坊,走进一看,上书贞节牌坊四个字。看说明当是明代遗物。</p><p class="ql-block">不由想起少年时看过一场话剧,印象深刻,名字就叫贞节牌坊。</p> <p class="ql-block">说的是某朝一位新科状元奉旨回乡完婚,并给守寡多年守节的母亲请来朝廷旌表,立贞节牌坊在故乡。婚后第二天新媳妇给婆婆请早安,一早正好撞见了婆婆跟某人的私情。婆婆羞愤难耐,上吊自尽。此事见官后,新妇为瞒家丑,只说是自己不贤,语言冲撞婆婆,使婆婆自尽。而状元在办母亲丧事時秘请奸夫,自己的远房舅舅来责问,方知此人仍自己的亲生父亲,当年与母亲乃青梅竹马。当日因有朝廷牌坊,正与其母亲商量今后再不往来,却不料被撞破,说完。其父捧起儿子所倒毒酒,一饮而尽。状元见状,抢夺不及,想自己巳家破人亡,无可留恋,亦饮毒酒身亡。</p><p class="ql-block">其实县官在审案时已觉此案蹊跷,如今在密室外察知真相。于是在公堂上将案情公开,当堂释放新娘,并拟请旨为她建节孝楼。新娘悲愤交集,控诉了封建贞节的残酷虚伪,当场碰死在公堂上。</p> <p class="ql-block">细想起来,封建礼教的吃人,在“儒林外史"早有辛辣讽刺,而1919年的五四运动,反的也是孔家店的封建礼教。而到1966年的这场大革命。更是打倒了一切"四旧”。可是结果呢?否定旧的,可新的还不如旧。</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在慈城的胡思乱想。哈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日回到宁波,在鼓楼的东福园犒劳自己,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甜蜜入梦,准备明日去雪窦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