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作文教学(三)

老柏杨(王绍昌)

<p class="ql-block"> 遵义市中心城区景</p> <p class="ql-block"> (整理退休前教学资料)</p> <p class="ql-block">材料作文 示例 ③</p><p class="ql-block">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p><p class="ql-block"> 宋元之际,世道纷乱。学者许衡外出,因大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唯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 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要他灵活一点:“世道这样乱,梨已经没有主了。”许衡下厉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仍旧口干舌燥地艰难前行,那人满面羞愧。</p><p class="ql-block">要求:根据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抄袭。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守住心中那一方净土 </p><p class="ql-block">遵义四中2010庙高三(1)班 </p><p class="ql-block"> 姚 森  </p><p class="ql-block"> 许衡外出,天气炎热,众人皆摘梨解渴,唯许衡不为所动,以一句“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让发问者羞惭不已。许衡以其实际行动守护住了心中的一方净土,令人钦佩。 </p><p class="ql-block"> 君子风尚向为国人所推崇,品德高尚者受到人们尊敬,其行为激励后世之人养性修身,崇德奋发。他们中,有高风亮节,德行超群的楚大夫屈原;有身受宫刑不改初衷,忍辱撰写“史家绝唱”的司马迁;有为蜀汉基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还有那坚守气节, 视死如归,“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他们肉体虽已逝灭,精神却彪炳千秋,流芳万古。他们以自己生命的全部诠释了一个道理:守护心中的一方净土!他们的操守,他们的气节,如一颗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在暗蓝天幕中留下了耀眼的光痕。 </p><p class="ql-block"> 先人精神的激励,薪火传承 ,今日社会, 坚守心灵净土的动人事迹亦不鲜见:</p><p class="ql-block"> 曾让14亿中国人感动的歌手丛飞,用火红青春和博大关爱所谱写出的扶困助弱、无私奉献的动人乐章,“用歌声点亮希望”,把奉献视为最大的快乐,不正是一位心灵净土的守护者吗?他没有一丝一毫的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他离开人世的最后一瞬,不忘捐献出了自己的眼角,把光明留也在了人间。 </p><p class="ql-block"> 曾让无数中国人铭记的好警察任长霞,为了人民安居,为了百姓乐业,奋斗终身。她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做出“没有一件冤假错案”的承诺,她的心灵不也是一方净土吗?</p><p class="ql-block"> 当今社会,许许多多品格高尚的人,不是威名显赫的开国元勋,也不是成就伟业奇功的圣人巨子,而是普普通通的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平凡的事,尽一己之力守护心中的一方净土,他们不同凡响的人格力量令人景仰。</p><p class="ql-block"> “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活水的注入,使高洁者心中的净土越发净纯。然而,现实生活中,也不乏人格低劣,行为卑鄙之流,浊水污垢取代了心中的净土清流。在权势、金钱的驱使下,肮胀交易甚嚣尘上:行贿受贿,卖官鬻爵的丑行;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的歪风,“三鹿奶粉”的“奇迹”,“桥垮楼塌”事件的频发…..不正是德行道义的缺失吗?</p><p class="ql-block"> 在物质财富日益增长的今天,精神文明却未能与之同步。物质文明的提高若以精神文明的堕落为代价,显然不是进步,而是一种彩色封皮包装着的倒退。</p><p class="ql-block"> 面对当今物欲横流的浮躁世风,我们切不可随波逐流,而应像宋元之际的许衡那样,虽饥渴难当,面对无主之梨,却不为所动。应像“麦田的守望者”那样,守望崇高,保持心灵境界的恬静坦然。</p><p class="ql-block"> 古代的君子风范,不应遗忘;今天的道德楷模当永远铭记。不管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守住自己心中那一方净土, 这样才有和偕安宁,社会的文明程度才能日益提高。 </p><p class="ql-block"> 指导教师 王绍昌∵</p> <p class="ql-block">  该生当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其后留学美国,事业有成。</p> <p class="ql-block"> 遵义市中心城区新华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