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堰文明.承千年智慧.感文旅之乐!

唐老师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为了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吃苦精神,强化集体观念、纪律观念和环保意识,南高2019级 17班班委.团支部及家委会4月2日举行了“探古堰文明、承千年智慧、感文旅之乐”的研学活动。此次活动是学校生活的生动延伸,让课本上的知识“鲜活”,让历史的人物走下了“神堂”,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这是孩子们成长岁月中最珍贵的记忆。活动策划有力,组织得当。孩子们表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出团结奋进的班级风采。</span></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师生们纵情高歌,在或舒缓或激昂的歌声中,几个小时的路程倏怱而去,同学们在欢歌笑语中来到了第一站——都江堰。天气虽然有丝丝细雨,但丝毫打扰不了同学们的兴致,且雨中拜水更是别有一番风趣。</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使得川西平原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这样两千多年前的工程是怎样修建、怎样运作至今的,探访都江堰,让时间穿越回那个年代,我们在此寻找古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他的第一道工程是鱼嘴工程,汹涌的水流到了这里,被这道“分水堤”分为内江和外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从鱼嘴进入内江的水流在飞沙堰附近形成漩涡。水中剩余的沙石大量被漩涡甩出飞沙堰。有效防止了泥沙淤积导致的河流溃堤。</p> <p class="ql-block">宝瓶口起到分流和灌溉的作用。如果遇到洪水时期,大量的水被宝瓶口阻拦,水面上升,当水面超过飞沙堰时,就会被飞沙堰后面的排洪渠排往外江,起到二次排洪。</p> <p class="ql-block">两千多年,它就这样占据了邈远的时间。</p><p class="ql-block">当大多数名胜古迹早已只剩文化价值之时,都江堰直至今时今日仍发挥其恒远的使用价值。让巍巍雪山奔流而下的岷江水,润泽了成都平原数千年。他宏大而沉静,像一位智慧的母亲巧妙驯服顽劣的岷江,又悄悄滋养广袤的平原。</p> <p class="ql-block">研学路上也不忘师生情。</p> <p class="ql-block">午饭时间到,面对满桌“佳肴”,同学们雀跃而满足。许多男生更是拿出了十足的“干饭人”姿态,狼吞虎咽、风卷残云。</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来到融创乐园,超大的园区,精彩纷呈的活动,令同学们眼花缭乱,一阵狂奔自己喜欢的项目中……</p> <p class="ql-block">在惊险刺激的项目中,平日里学习的压力也随着叫喊声得以释放!</p> <p class="ql-block">这样难得的欢乐时光,怎么能少了火锅呢?同学们的到来给整个火锅店都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咕噜冒泡的热气蒸腾的火锅,在这个乍暖还寒的季节里给同学们温暖与慰藉。</p>

同学

沙堰

都江堰

宝瓶口

外江

排洪

内江

智慧

古堰

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