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清明节,我用什么来祭奠你!

吟华

今年的清明是父亲在那边的第一个节日,俗称“新清明”,我不知该用什么来祭奠父亲,就全文抄下父亲生前的最后一篇小说《我的小说&lt;营业时间》&gt;》,并尽力寻找和小说中所述相配的资料图片,加以配图,以飨父亲的在天之灵。<br><br>小说原文刊登于2019年9月19日昆山日报文旅周刊玉峰B4版 《我的小说&lt;营业时间&gt;》 屈松云<br><br>  去年初,全镇买不到一份报纸杂志,为解郁闷,我买了一部手机,在女儿的指点下,经过摸索,我意外地搜索到了60多年前由我创作的短篇小说《营业时间》改编的电影《两个营业员》的录像和连环画,同时还搜索到根据我小说改编的苏州弹词《营业时间》文本和演唱录音。我为此十分激动,不由得心血来潮,决定在网络上把有关《两个营业员》所有东西来一个兜底搜索。不久就有了结果。<br>  先说电影录像。经过比较,电影录像以某专业视频网站为主,一共有八、九个版本,放映时长统一为43分29秒。最早录制的时间为2008年12月7日,定位为“反修国产经典怀旧老电影”。最后一个版本为标清版,录制时间是2018年1月16日。现在手机中各个浏览器和少数视频点击到的电影录像,大多来自该视频网站。<br>  其次,关于《两个营业员》的电影连环画。我收藏的那本是1959年6月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寄给我的样书,在扉页上标明了原著、编导、摄影和两个主要演员的姓名。该书为平装版,60开,67页,定价0.19元,印数32000本。我第一次在手机中搜索到的只有两家旧书网站展示字迹模糊、残缺不全的旧书,旁边标有2500元的字样,不知是收购价还是卖出价。最近(今年7月中旬),我重新搜索到在江苏南京确有一本标价1799元(品相八品)的馆藏品,书中展示的封面、封底、扉页及部分图像和我的收藏的一模一样。 第三,关于与小说同名的短篇弹词文本。这是由上海市文联副主席、评弹艺术大师刘天韵改编的。第一稿发表在1958年9月3日的《商业工作》报上,署名分上下两行:上行为“原著:江苏昆山利农商店营业员屈松云”,下行为“改编:上海人民评弹团演员刘天韵”。第一稿内容比较简单,后经补充修改,第二稿发表在1960年《上海戏剧》第一期上,占用45至52页共8个版面,署名栏为:“根据屈松云(江苏昆山利农商店营业员)的同名小说改编,原作刋于1958年《萌芽》第五期上。刘天韵。” <p class="ql-block">  第四,关于弹词《营业时间》的演唱情况。在1958年弹词文本刚发表时,很多评弹团的演员争相演唱。而最受观众欢迎的当属著名演员苏似荫和江文兰两人的演唱。后来,电台向广大听众播放了他们两人的演唱录音。我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还在电台中听到过,后来就杳无音信了。现在从某手机音频软件中听到的录音是2018年9月录制的,时长为59分29秒。至今点击量已达1100多次。说唱的内容完全按照刘天韵发表的文本展开,其中有部分细节略作修补,使情节更加生动和完美,因此在该音频软件中被列入“优秀弹词作品欣赏”一栏。</p><p class="ql-block">  我的一篇发表于1958年的短篇小说,60年来,从小说到电影、到连环画、到苏州弹词文本并被搬上书台,到了新世纪后又在各种网络媒体广泛传播,受到了不同年代的读者、观众、听众和网友的喜爱与关注,这首先要归功于改编者刘天韵和徐昌霖两位老前辈。</p><p class="ql-block">  不过小说 《营业时间》以及后来被改编成的电影、连环画、弹词等不同体裁的作品为什么都会受到如此多的青睐?在当时大家又是怎么评价的呢?</p><p class="ql-block">  记得1958年3月,《营业时间》在《萌芽》发表时,在“编者的话”中有这样一段叙述:“……营业员屈松云的小说《营业时间》,我们虽然不能说是一篇比较成功之作,但整个内容是朴素的,作者是一个年轻的共青团员,短短的时间内他曾在《萌芽》上发表了三篇作品。前两篇是营业员的”爱情“”计划“(注:在我的美篇《天堂里的父亲你还好吗?》中有配图),从三个作品看,作者是从一个小商店去挖掘那些平凡人的精神风貌,平凡的人朴实的人,在他笔下都有所刻画。虽然不足之处很多,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他不是好高骛远,而是从自己最熟悉的人物和生活开始……”而影视导演、评论家徐昌霖对《营业时间》的评价是:“看了小说后,觉得人物写得很突出,主题也很新颖,后来与厂领导以及中央电影局的领导一起听了上海人民评弹团和红旗评弹团改编的评弹后,就决定将小说搬上银幕。”当摄制组花了四天时间在尚明甸村找到我时,徐昌霖让我看了他改编后的第三稿,题目初定为《秋收前后》。</p> <div>  为了改好电影剧本,他们把我请到上海一起审稿定稿,本子改到第五稿时才正式定名为《两个营业员》。接着,徐昌霖把主要演员冯笑、向梅(真名武相梅)等召集到一起开了个座谈会,与会者大多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出生的同代人。我发言时提议把冯笑饰演的小周改名为周松云,留个纪念,徐昌霖同意了。会议结束前,他总结说:“这个故事并不曲折离奇,但内容非常生动真实。故事里的许多细节,即是作者亲身感受过的东西,人物的对话完全合乎剧中人的身份,全剧没有概念化和口号的地方,但是,主题通过两个营业员的思想和性格的冲突,鲜明地表现出来了。”<br>  影片制成后,于1959年初在全国各地放映,很多城市还为商业工作者开了专场。其内容梗概和剧照分别在《大众电影》《上影画报》《电影故事》等刋物推出,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单独出了连环画。与此同时,小说《营业时间》被收进三个集子:1958年9月,江苏文艺出版社把《营业时间》和我的另外两篇小说一起编入《兰花开了》一书;是年底,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萌芽丛书《咱社的小医生》中也将它编入;1960年4月,我参加江苏省第三届文代会后不久,江苏人民出版社又把它收入《江苏十年短篇小说特写集》</div> <div>  在这次文代会期间,我还有幸参加了江苏省作家协会成立大会(这之前为江苏省作协筹委会),会上,刚从上海调到江苏电影制片厂的徐昌霖请我站起来,向与会者热情地介绍我,说我就是电影《两个营业员》的原著者。</div><div> 1994年2月,昆山市文联为本地区作者编印出版《昆山文学丛书》借此机会,我把弹词文本、电影文学剧本一起附录在我的小说《营业员的爱情》的后面,以供读者比较欣赏,想不到进入新世纪后还能从手机中看到。</div><div> 六十多年过去了,我的旧作没有变,改编的电影录像、连环画、弹词文本和录音也没有变,其内容和主题思想更没有变,但是,我们的祖国经过改革开放正在日新月异地改变,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把有关旧作的这段前因后果写出来,作为献给大步前进中的祖国的一个小礼物。(全文完) </div> <p class="ql-block">  《营业时间》的成功创作,激发了父亲对文学创作的高涨热情,也决定了父亲一生的业余爱好。继《营业时间》后,又陆续在《文汇报》《大公报》《新发晚报》《姑苏晚报》《上海戏剧》《萌芽》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大量文章,许多文章都是以他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为素材有感而作。比如八十年代底九十年代初时,无跟长统丝袜属于工薪阶层的小奢侈品,我同学家的上海姑妈在上海买了一包送给她,结果打开包装里面的商标是昆山陆家某厂生产,我当笑话讲给父亲听,他就灵光一闪,小说《商标》随之产生。这就是我的父亲——聪明、睿智。</p><p class="ql-block"> 感谢妹夫的不懈努力,将父亲的大部分作品的发表日期及刊登的报刊杂志名称等目录整理成册:</p> <p class="ql-block">  屈指数来,父亲离开我们已有70个日日夜夜了,但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在父亲走后的这些日子里,母亲和我朝夕相处,我们每天都会想起父亲,特别是母亲,每天不管做什么事吃什么东西她总会说:你父亲会怎么怎么做会怎么怎么吃,其实想想父亲走了,最心痛的应该是母亲,和父亲相爱相伴六十三年,突然失去另一半,那种痛无法形容。为了让父亲安心和放心,我一定会尽心尽力照顾好母亲。</p><p class="ql-block"> 父亲,你在那边的第一个节日,我把你生前的最后一篇小说加了配图用来祭奠你,希望你喜欢这个节日礼物。</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