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39b54a">鲁万营 整理撰稿</font> <font color="#ed2308"> 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年代,方城县独树镇修路时,挖出一个满是遗骸的大坑。据考证,这是当年红25军烈士的遗骨。更让人震惊的是,从遗骨上判断,竟然都是十多岁的小红军,还是没有发育成熟的孩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历史记载,在这里曾发生了几场惨烈的战斗,一群娃娃红军转战于方城、叶县交界的山区,血染碧水青山。</font>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1934年11月16日,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等率领红25军从河南罗山县的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国民党调集数万重兵一路尾追堵截,妄图消灭红25军。26日,红25军行进到方城县的独树镇七里岗及叶县保安镇南部一带,国民党追兵预先布防设伏,突袭毫无防备的红25军,发生了红25军长征中最惨烈的一场血战,史称“鏖战独树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这里地势平坦开阔,不易隐蔽,敌人居高临下,火力很猛,还有骑兵的配合冲锋,红25军猝不及防,很多战士倒下了,形势非常不利。政委吴焕先挥舞大刀,以一敌五迎战敌人,受伤也决不后退。年轻的班长王诚汉在混战中大喊:“先砍马腿,再杀敌人。”挥舞大刀,冲入敌阵,救出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带着部队从后面赶杀过来,敌兵被打退了。</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焕先和徐海东</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红军腹背受敌,必须赶快突围。红25军迅速集中60挺轻机枪,由军首长亲自带领,组成突击队,冲在最前面。敌人没想到红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组建起强大的突击队,防线很快被撕开,红25军迅速后撤,夜半时分,从保安镇东部牛庵村一带悄悄北上进入叶县境内,趁着夜色快速翻越许南公路。在夏园、杨令庄一带,徐海东看到面前的三座大山,高兴而且风趣地说:“瞧,同志们,我们的援兵到了,有整整三个师呢。”听到副军长的话,疲惫的红25军将士们立刻精神抖擞,如蛟龙入海,迅速冲进伏牛山中。天亮后,敌人追击到五里坡,遭到红军迎头痛击。红军沿山脉一路向西,夜宿何家岭一带,28日激战孤石滩村,强渡澧河,抢占下马村山头,痛击各路追兵,大部队迅速过河,终于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向西挺进,建立了陕南革命根据地,转战陕西,与习仲勋、刘志丹会合,迎接毛泽东的红一方面军会师。</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叶县保安镇五里坡战斗遗址</h3> <font color="#ed2308"> 在方城、叶县的这三天,红25军不怕牺牲,连续作战,三次遭遇战中,红25军伤亡300多人,战士们来不及掩埋牺牲的战友,抢救负伤的同志,且战且走。战斗结束后,国民党军队挖了一个大坑,把红军战士的遗体及被俘的红军伤员全埋了进去。保安镇也掩埋着26具红军遗骸,后迁到县烈士陵园受后世瞻仰凭吊。</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原中央军委副主席、时任红25军宣传干事的刘华清上将</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最令人动容和心疼的是,红25军是一支年轻人的队伍。论平均年龄之小,在全国红军中是独一无二的。共产国际有一份报告说,鄂豫皖苏区的红四方面军转移了,留下很多孤儿,他们也就十一、二岁,无依无靠,红25军重建,他们都像找到了家一样。红25军指战员的年龄大部分都处在13岁到18岁,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儿童军。据亲历过那场战斗的开国将军们回忆,大将徐海东当时在军中年龄最大,才只有34岁,政委吴焕先仅27岁,上将刘震当时才19岁,上将韩先楚当时才21岁,上将刘华清当时才18岁,少将詹大南当时只有19岁,原武汉军区司令员周世忠当时只有16岁。两年前红25军重建时,上将王诚汉当年担任班长,只有15岁,在全班十几人中已是年龄最大的,这不就是一群孩子吗?据保安镇的老人回忆,那年冬天,国民党军队派老百姓看守27具红军遗体,半夜里有一名战士苏醒过来,他们为这个孩子做饭烤火,小战士问清部队前进的方向,毅然只身消失在黑夜,冒着风雪坚定地去追寻远去的队伍,天亮后敌人脱去殉难烈士的衣服拍照邀功,百姓们都落泪了,这就是一个个正在发育的孩子呀!</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时任红25军班长的王诚汉上将</h3> <font color="#ed2308"> 今天,当我们的孩子还在身边撒娇时,还在抱着手机迷恋游戏时,还是幸福地吃着肯德基时,想想那年的这一群稚嫩的孩子,同样的稚气年华,却组成了一支英雄的军队,最先走完长征路,他们中有很多人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长眠在长征路上,为了新中国革命献出了幼小的生命,这是多么可歌可泣的奇迹!</font> <h1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ed2308"><b>中共叶县县委党史研究室 宣</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