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5年7月起,牛背山地区便开始封山开发,现在6年了不知进展如何?故写下本篇帖子以示怀念。<br>2014年4月4日我和几位友友利用清明假期前往牛背山,准备去看日出日落及星空云海。我们准备好帐篷、冲锋衣/羽绒服,冷餐食物,抗高反药等等兴冲冲前往牛背山脚下的三合乡。到了目的地被告知牛背山山上在下雨不适合登山,便在乡镇的小旅店住下。</h3> <h3>入住荥经县三合乡春哥饭店。</h3> <h3>第二天上午快10点了接到山上电话说,山上晴了。我们一行5人乘座的朋友开的长城哈弗CUV-4WD。</h3> <h3>同时在乡镇等待的其他众多车友、驴友等兴奋不己,自驾的,包车的,骑行的,徒步的都迫不及待地动身了。</h3> <h3>整装待发的骑士。</h3> <h3>来自重庆的铃木吉姆尼车队。</h3> <h3>走了一段平坦路后就进入这种土石路了。</h3> <h3>由于牛背山封闭打造6年全无消息,热度早已消退。百度下给不了解牛背山的朋友:牛背山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境内与泸定县交界,属二郎山分支,原名大矿山、野牛山。是青衣江、大渡河的分水岭。牛背山顶海拔3660米,是座废弃的矿山。</h3> <h3>这种土石路为原矿山拉矿石车用,废弃后弹坑、深槽无人填埋。在临近山顶几公里还有一处几块大石堆叠的,四驱车通过都吃力。</h3> <h3>徒步上山者要步行8小时以上,为他们的毅力和勇气点赞。</h3> <h3>关于牛背山走红据说是2009年底,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无意中循着土石路爬到山顶,目瞪口呆之余疯狂地按着相机快门,这样一幅幅艳惊四方的照片便开始在坊间流传;随之牛背山声名鹊起,八方摄友蜂拥而至。</h3> <h3><br>前往牛背山有二条道路,一条是走四川雅安荥经县三合乡,另外一条是走四川甘孜州泸定县的冷碛镇。但由于道路过于艰险,基本每年都要出事故。</h3> <h3>途中一家叫"丫囗客栈"的接待站,休息缓解下。</h3> <h3>敞放的牛群。</h3> <h3>右前轮被扎了。</h3> <h3>抛锚的越野车,还有一辆传动轴断的。</h3> <h3>感觉摩托车还得天独厚。</h3> <h3>途中最大的一个客栈。</h3> <h3>再次休整缓解紧绷的神经。</h3> <h3>回看来时的山路。</h3> <h3>终于到达山顶。</h3> <h3>山顶有雾加上微微有点高反赶紧搭好帐篷躺下。迷糊中听到帐篷外有欢呼声,钻出帐篷一看雾散了四周景色太美了。</h3> <h3>青黛薄雾让人心旷神怡。</h3> <h3>不年轻的我们只能在一边当啦啦队员。</h3> <h3>胖胖的守寨"厨娘"。</h3> <h3>排山倒海般的云海涌到这里突然向下,的确看得让人目瞪口呆。</h3> <h3>在这翻腾咆哮的云海面前,人真的很渺小。</h3> <h3>吞云吐雾,翻云覆水,不过是我们美好的词藻。</h3> <h3>天色渐暗。</h3> <h3>中国第一观景平台名不虚传。</h3> <h3>牛背山封山开发至今消息全无,沉寂了6年时间想必景区距开放时间不远了。不过想着今后将沿平坦的柏油路驱车上山顶,再花上数百元购门票和入住观景酒店,一早一晚观景台摆满长枪短炮……失去了野性的牛背山……唉。</h3> <h3>远处最后一点亮光,被慢慢抹去。</h3> <h3>在四川有这么一种说法:九寨归来不看水,牛背山归来不看云。 牛背山,你还好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