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昆仑的回忆2

后辈

<p class="ql-block">练兵场上,一色的皮鞋,一色的军装,整齐划一,条,块分明,一二三四,像湖面碧波荡漾站立如一字排开,垂于戈壁的白杨,年轻的战士,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一夜之间,军号嘹亮,天兵天将落于边疆。</p><p class="ql-block">晨曦中,朝霞染红天,边城醒了,军号声里战士出操,军车在滚动,大地动了,人声,草原上,羊羔跪在羊妈妈的奶下,影子高大,羊群,牛群,骆驼,滚动在草原上。傍晚,霞光依然如火,哨兵的脚下,湖平鱼静,烤羊肉的美味馨香飘,篝火起,葡糖树下,歌声传遍塞外远方。。。。。。。</p><p class="ql-block">战士,担起了边疆的安宁,祖国的安宁,边疆人民,生息在太平的生息,边疆驻军,捍卫了祖国的尊严,震撼了一小撮内外敌人!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和一切反动派,胆敢妄动,我们必将全部干净的消灭。</p><p class="ql-block">周日,上街买东西,必须请假,三-四人一组,集体行动,由班长负责带队,来去都要整队,注意军容风纪,不可违反,(团部有纠察队,专门巡查)晾晒被褥等,搞卫生,每单位生活委员帮灶,改善生活,吃饺子,或集体会餐等。</p><p class="ql-block">晚饭后,指导员或者连长点名,总结一周来全连学习,军训,生活情况。除哨兵和出差的外,都要参加,一般齐唱“三大纪律”,“解放军进行曲”晚上点名后,解散,紧接着就是熄灯睡觉,当熄灯号一响,整个军营都得无灯光,值班人员个班巡查。有些平时动作慢的,不脱就上床睡觉,为什么呢?因为隔三差五夜里突然响起哨子,两长一短或是连续短音,就是规定的紧急集合暗号,再无灯光的情况下,各班排全副武装拉出来,三-四分钟时间,全连就要拉出,这一手新兵最怕,也最头疼,灶事班的时间就松一些,但锅灶等都得背上。所以睡觉不脱鞋不行,行动慢更不行,就得练,天天练,当然轻装前进就比较简单,衣着整齐,全副武装,只要枪、手榴弹和作战器具齐全就行了。部队一旦拉出去,通讯联络以口令为指挥,当首长发出命令或口令时,向后准确地传送,新兵在这一点上往往会出问题,首尾不易,往往差别很大,如向右注意,传到后尾却变成了向牛棚去,向前---变成了“向天”总之闹出好多笑话,不准确,五湖四海,口音各不准确,这就是命令,在没有交通电话的工具,就这样的条件水平,总之前边怎样,后边的就跟着就行了。各单位之间的联络更成问题了,这不仅仅是新兵的弱点,老兵之间也是个现实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当时新兵连,都是团直属单位,人员多,团里来了两辆小车,停在连部门口,下课的队列中有人说:“军训处的 王参谋下来了,一定有情况,也许我们该上山,到边防哨卡了吧”有想这个的,有猜那个的。午饭后,通讯员通知连部决定,各班、排长,司务长到连部开会,有情况了吧,各人都准备晚间得紧急集合。</p><p class="ql-block">我们的任务,在东塔里木盆地的沙漠某处,修筑一段公路,一条战备公路,从战略上十分重要,这条路不是修在地上而是修在沙海上,必修在湖上更难,沙漠细如面,而且流动性极强,下大上小,硬要在软绵绵的沙的海洋种筑起来,工程量特大,稳定性极差,除不向上升外,四处蔓延,多深多宽,边干边总结,不被流沙流走,不被就地掩埋就是胜利,硬要筑一条公路来,把沙漠锁住,固定下来,进度缓,有时出现不进反退的现象,这是一个硬骨头工程!是对人民子弟兵的一个严峻考验!</p><p class="ql-block">老远看,无限的沙漠,只有点点人影,和红旗,太阳似火,烤的沙面好像要冒烟似的。各班排分工,装车运石,征阵筑路。一声令下,战士们一个个奋勇向上,争先恐后,口号声,歌声此起彼伏,不知道的人以为这些战士疯了,个个都不示弱,流鼻血的医生处理后在上,晕倒的,醒来后在上,流动红旗不停地变动!水!水!汗!汗水!与饮水,那多那少,很难说清!一个人生命的潜力极限很难测度,不几天,战士们的皮肤变成了古铜色,嘴唇都裂开血口,死死血不时向外潜出,差不多是一色的。</p><p class="ql-block">中午吃饭,馒头上的面沙一层,真是一口馒头半框沙,一口馒头半口沙!沙细如灰,也感觉不到磕牙,习惯了,哈哈哈,工作停了,沙雾也渐渐停了,从沙雾中走出的战士,成了沙人,汗水和沙混在一起,只有眼睛在动,张口时显露的一口白牙,多么可爱的战士,艰苦怕啥!哪来的水洗澡,就说有水,不如把水喝下去,内里更需要,就是洗干净,明天接着上!友军如此,首长一样,最后,胜利完成筑路任务,一条又宽又直的公路,通向彼岸。</p><p class="ql-block">半个月的休整后,战士们又如雨后的芙蓉,在五星和红旗的辉映下,精神焕发,如玉无暇,一二三四!又出现在军训场上。下课时,通知班班排长到连部办公室总结修路工作,及下一步工作!接受新任务《进入塔塔尔生产地》。</p><p class="ql-block">我们团是新疆军区南疆八零一八部队边防团,团长张正奎,新二营营长,各连连长尚不清楚,我们新二连是团直属单位,连长陈远强,是从青岛调来的中尉军衔,三天后出发,塔塔尔生产地是什么样子?我们不清楚,到时候就明白了。</p><p class="ql-block">一到生产地,原来是一片戈壁,高高的红柳棚,老远就们看见,有炊烟向上升,那是灶房,从三公社到塔塔尔生产地20多公里吧!部队在后边,我们炊事班提前出发,四辆马车装着灶具,我坐在引领车上近两米处,沿着一条河床前进,河岸上有如腰粗的柳树,柳条儿下垂,我满以为全会是细条,当车行至树下时,只见一老树叉直刺而来,紧急时刻,我来了个后滚翻,从车上的引椅上滚下来,我屏住呼吸,掉在地上自己听到碰的一声,才把一口气呼出来,没有被树枝所伤,但是车子已经往前跑了二十多米,马才停下,这下可了不得,战友急忙前来,听了听我的心脏,结果是没有大问题,,我站起来动了动脖子,一切良好,就是肩头有点痛,我心里明白,又上车行路了。</p><p class="ql-block">各班排进入了地窝子,生产工具在另一个地窝子,我们炊事班的战士卸下灶具准备晚饭,锅灶器具都是兄弟单位留下来用过的。晚饭后,点名时连长说:“人民解放军生产队的意义,在我们身上显明出来,现在我们的任务是生产,以生产为主,开荒、修渠、种地十分重要,特别注意三大纪律,在军民关系上,我们处于民族地区,民族的纪律十分重要,在唱一支三大纪律的歌曲--”革命军人各个要牢记……,预备唱,一二。歌声震荡这塔塔尔的原野,兄弟部队听到我们的歌声,说二连到了……。</p><p class="ql-block">一、二排各班的任务是集体打红柳,平土地;三、四排各班修水渠;打柴(红柳),斤数要过称,平地亩数要统计,修渠的进度要统计,总之,样样都要统计,每天评比黑板报公布。打柴的班排,每人一根绳,用于捆红柳,砍头墁,斧子;修渠的班排,每人一把铁锨。每个人所砍得的红柳,要过称,个人的斤数第二天进行公布。力争上游,插红旗,为月底评比的一项内容;修渠班每天进度数,第二天公布,为月底评比的一项内容。</p><p class="ql-block">沙漠中的红柳,由于根部下面牢固,形成一个小沙包,每个战士一行,跪在那里刨开沙堆,多年的老根边露出来,叶子少,但其根部又粗又长,即挖了红柳,又修了梯田,再加修地埂便是一块田。田地上只要播种灌水,就会长出好庄稼,这样日复一日的扩充良田,修水渠不断的加长,这样挖红柳部队解决了烧柴的问题,农田解决了播种的需要。</p><p class="ql-block">地多水肥,许多骆驼草一把火就可以烧光,时间一到修地打柴的一二排,要与修渠引水的进行交换,并进行情况介绍。</p><p class="ql-block">渠底宽2.5米,高着地势,深、口宽都有标准,湖边多有苇子,苇子的根纵横交杂,如切方块形,挑出水面,齐腰的水,只要一根苇子不断,便无法将其掏出水面,那个水呀,清澈的见底,有几条鱼似在水面游,有时水深数米,入湖游水有严格的规定,就怕出问题,路旁是不是有维族的老乡通过,值班轻伤员手拿着一根小红旗,赤身露体的战士们将身体藏在水里,等老乡通过后,再露出水面工作,这不过是礼貌之间,谁不知谁的的三长两短。</p><p class="ql-block">水渠纵横增加,土地面积增多,播种面积增大,夜里,我们烧水的时候,最可怕的水蚊子,隔着衣服盯人,火辣辣的痛,但一看到,绿油油的禾苗,我们的劳动成果心里就感到激动和安慰,水流声声里,一股青苗的香气扑面,我们用骆驼草或者红柳枝驱打着蚊虫,往往会勾起心中的回忆……。</p><p class="ql-block">边疆农垦的生活,渐渐的就习惯了,除了学习和出操,一切围着生产转,牛群羊群骆驼群,喂猪喂鸡都有人负责。中午时分,我上街又买了几头不大不小的股子猪,二尺左右,下车要过一条水渠,水渠三米宽无法通过,桥面又不习惯走,我们每两个人一头小猪,一手抓耳,一手抓腿,一二三丢过水渠,其中掉在水中的,后来生病都死掉了,我深深的记住了,猪走热了,不能扔在水里。</p><p class="ql-block">在生产队干生产,精神上清闲,思想上也不太紧张了,晚会也很少有紧急集合了,纪律上也不要求那么严格了,毕竟是农业生产劳动,天气太热,军帽也可以摇起来扇凉了,就连我们的团长张正奎也开始和战士们比手腕,摔跤了……。</p><p class="ql-block">一天,我们送饭后回来,在新田边碰见了一个同学提到了李廷西,,李廷西他是聪明过人,十分关心国家大事的学生,入伍前他看了人民日报关于中印边界麦克马横线的内容,我们一般学生会一扫而过,但它却格外留意,查历史查地图,愤愤不平,于是提笔向省委李子奇书记写信,表明一个中学生的态度,麦克马横线划界的利与弊……。省委书记,为此事专门回信与他,并给他寄来了一本有关的阅读书籍,说明重视他的反映,引起同学们在全校的流传,他的知名度可佳。</p><p class="ql-block">他有一个啃指甲的习惯,一有时间就啃,善于思考,互相鼓励之后挥手而笑离别,好像两个农村小伙在天头互问庄稼长势可好。</p><p class="ql-block">我的心头浮起了好的回忆,同学、战友、家乡……。</p><p class="ql-block">一次团委改选之中,选我为共青团委书记,这大大增加了我工作的积极性,要搞好共青团(新二连)团委的工作,这时,连队党员少,大多数为共青团团员,所以,一开团员大会,70%以上的战士人数参加,主要是学唱军歌,黑板报的宣传,谈心,思想汇报,向党交心,服从命令听指挥,遵守纪律……。</p><p class="ql-block">有一个夜晚,生产地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远远地庄稼绿树成荫,隐隐约约听见悠扬的歌声,银色的月光洒向大地,晚风送来了一丝丝瓜果的香气,小昆虫发出了本能的微鸣,边疆明月夜,夜饭准备好了,等待田野归来的战士,一天的酷热之后,一切都在拼命的纳凉,……,望着远方,看着无声的月亮,我想起了家乡,学校,爷爷,婆婆,父亲,母亲,妻子和兄弟们,祖国,你的儿子们,听你的召唤,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白求恩,张思德,和有我们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去战斗,党叫干啥就干啥,亲人们看我们的行动吧!</p><p class="ql-block">北京,党中央毛主席看我们的行动吧!</p><p class="ql-block">夜饭后,我扶着办公桌(几个箱子拼在一起),又一次向家里写信,向家里问安,汇报自己部队的生活,又问家乡人口粮够不够吃,下雨没有下,庄稼长得怎么样,自留地增加否,今年借地多不多,最后,希望家乡,家里鼓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p><p class="ql-block">妻子于珍珠,你要好好学习好好劳动,在两年我就服役期满回家,用我的复员费做学费……,上学或工作,把爷爷、婆婆父母弟妹照料好,等我回来,咱家门顶上的光荣军属板要扶正,多清扫,想我时,看一看,他就是我。就是我的光荣,你的光荣,也是家的光荣,国家的光荣,不要以为我当兵是远离你,而是更加亲近你,让我们的家,我们的国更加平安富强!你要表现好,各样事都走在前边,你是军人的妻子了,光荣啊!光荣,代问大娘安,目前,国家解放不久,困难很多……”,列宁说,“将来一定会有面包的”祝你保重!平安!……。</p><p class="ql-block">马叫了,该添加夜草了。</p><p class="ql-block">谁?口令。</p><p class="ql-block">该到换哨的时候,中夜了!</p><p class="ql-block">当时,皮山县有好几个公社,我们是三公社,另外还有一公社、二公社、四公社、五公社……。多少公社,我们没有细查,总之地域辽阔,居住分散,内地叫集镇,新疆叫巴扎,赶集时的人们用毛驴,车马拉着瓜果,蔬菜等各种用品去巴扎交换。有骑毛驴的,也有骑骆驼的,也有骑马的,骑马的很少。多数人赤着脚,老乡一般都用木碗,木勺,很少有用玻璃用具的,所以,我们一个酱油空瓶,就能换一毛驴杏子或桃子。一块茶三公斤,可换两只羊,茶在老乡那里很受欢迎,也许是他们吃肉多,喜茶消化吧!</p><p class="ql-block">巴扎两旁,有各式各样的摆,肉,粮,衣物,花布,各种皮家具,以及人所用的格式货物,牛、羊、骆驼巴扎、皮、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