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常氏图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这是华夏历史的三大组成部分。躬逢盛世,民享太平,盛世修志写谱是我国的优良传统。</span></p><p class="ql-block">4月3日上午,由常氏后人汾阳商会秘书长、山西香脉传承人常志河组织常氏各支代表在仁岩村委会召开“仁岩村常氏家谱编纂工作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家谱是特殊的历史,是一个宗族的发展史和生命史,也是族人与宗族的血缘纽带。家谱,可序昭穆、考世系、识宗支、别亲疏,以明祖先之源流。</p><p class="ql-block">考我常氏,由来久也。据我族先人口口相传:“汾阳常氏源于仁岩,仁岩是汾阳常氏的根”“先有常家坟,后有仁岩村”等言。可知仁岩常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为境域望族。在我常氏家族繁衍生息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先祖艰苦创业、敬老教幼、勤俭持家,可谓“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p> <p class="ql-block">研讨会有幸请到汾阳县志办原主任王希良老师;</p><p class="ql-block">汾阳市交通局原局长、三晋文化研究员侯荃老师;</p><p class="ql-block">汾阳地方文化学者张益平老师;</p><p class="ql-block">山西作家协会会员吕世宏老师;</p><p class="ql-block">汾阳姓氏文化学者侯廷胜老师;</p><p class="ql-block">汾阳师范副教授、汾阳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李世林老师;</p><p class="ql-block">汾阳市政协委员、地方工匠郑长征老师。</p> <p class="ql-block">各位老师对编纂工作提出宝贵建议和殷切希望并发表精彩讲话。使在坐常氏成员受益匪浅,启发良多。</p> <p class="ql-block">家谱能够见证人们耕读传家、生生不息的精神,是一个家族引以为傲并值得世代传承的“珍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宝贵遗产。家谱文化,不能遗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清明节是一个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按照传统,无论身在何方,不管如何困难,家庭中的成员总要在清明节聚到一起,通过祭扫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在追忆亲人,寄托哀思的同时,也为重温家规家训,回忆家族往事,沐浴亲情恩泽,传承优良家风提供了最佳契机。清明节前夕举办的此次常氏家谱研讨会恰逢其时,意义重大。</span></p> <p class="ql-block">家谱文化的复兴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家谱能起到帮助一个家族慎终追远而又不偏离主线的作用,不仅有利于个人找到归属感,同时还有利于增强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p><p class="ql-block">编修家谱,继承先辈传统,永记家族历史,系我族全体宗亲的责任与使命,刻不容缓。</p><p class="ql-block">经本族热心人士的倡导、策划,常氏后人计划编纂一部详尽的《汾阳仁岩村常氏家谱》。</p><p class="ql-block">编修家谱乃全族老少之大事,诚望全族同胞积极支持积极配合、积极参与这一光辉胜举,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使我常氏家谱在这次编修中不丢一户,不漏一丁,圆满完成编修工作,同时使我常氏族人在家谱上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以圆自己认祖归宗之梦,以告慰先祖,荣振家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