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军史中的贵州人(下篇)

汪洋卫士

<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贵州对中国革命的贡献还远没有结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又有一批来自贵州的青年才俊相继入党,他们在抗日的战场上、解放战争中和新中国建设中贡献他们的才智,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在党内军内担任了重要职务。</p><p class="ql-block">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有9位,分别是陈曾固、秦天真、韩念龙、陈沂、雍文涛、周林、徐健生、刘雪苇、秦川。如果算上半个贵州人贾若瑜,应为10位。</p><p class="ql-block">10人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贵州度过,在家乡接受的小学和中学教育。有趣的是韩念龙、陈沂、雍文涛、周林同为遵义省立三中的校友;刘雪苇、秦天真、徐健生同为贵阳省立一中的校友;而秦川、贾若瑜既是赤水省立二中的校友,还是姨表兄弟,和他们大名鼎鼎的舅舅三十年代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创始人段雪笙并称“赤水三杰”。</p><p class="ql-block">中学毕业后,陈曾固、韩念龙、陈沂、雍文涛、周林、刘雪苇、秦川7人分别到外地继续求学。并最终都聚集在北京和上海的学校里,或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或加入进步的左翼文化团体。后陆续入党。秦天真、徐健生2人则分别在贵州入党,成为贵州省第一个共产党的秘密支部——毕节支部的成员。贾若愚则在赤水二中入团,后受指派考入黔军军官教导队,1935年在湖北来凤率一连官兵起义,参加肖克将军的红六军团,1936年入党。</p><p class="ql-block">土地革命时期,10人都在白区从事青运、学运、工运、兵运和文教工作。这一时期,入党较早的陈曾固、陈沂、刘雪苇知名度较高。</p> <p class="ql-block">陈沂少将</p> <p class="ql-block">陈曾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北平分盟组织部部长、党团书记,1933年任中共北平市委代理书记,后因叛徒告密,被捕,被判处无期徒刑。</p><p class="ql-block">陈沂1931年参加了北平左联,担任北方文化总同盟主任、党团书记。是当时的学生领袖。1933年被捕,被判处5年徒刑。</p><p class="ql-block">刘雪苇一直在上海、江苏等地做共青团工作,1932年加入左联,当选执委会委员,1934年被派回到贵州,任中共贵州省工委委员,1935年在贵阳被捕。</p><p class="ql-block">3人入狱后,经多方营救,先后出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贾若愚率部投奔红军后,因为中学学历和受过军事培训的经历,先后担任红军学校教员、师司令部参谋、军团司令部参谋、军团教导团军事总教、二方面军红军大学科长,并参加了长征。</span></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爆发前后,贾若愚、陈曾固、秦天真、雍文涛、徐健生、刘雪苇、秦川7人先后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进入红军大学、中央党校和马列学院学习,并因成绩优秀,分别留在延安各部门从事教学、组织、宣传和理论工作。陈沂、韩念龙和周林3人分别参加八路军和新四军,战斗在抗日的最前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期间:</p><p class="ql-block">陈沂先后担任115师政治部宣传部长、山东分局宣传部部长,成为一名主抓宣传、文艺工作的干将。 </p><p class="ql-block">韩念龙担任新四军苏浙军区三纵八支队政委、三纵政治部主任,成为一名干练的新四军政工干部。</p><p class="ql-block">周林被任命为苏浙军区党委城工部长兼三地委书记。成为一名经验丰富年轻的地方干部。</p><p class="ql-block">贾若瑜先是在延安中央红军大学担任大队长兼军事教员,后奉命率抗大第一分校前往胶东。先后担任胶东分校校长、胶东军区参谋长、警备五旅旅长。成为一名军政兼备的八路军军事干部。</p><p class="ql-block">刘雪苇先在延安《解放报》,后调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和特别研究员。曾先后发表《论民族革命的文艺运动》、《论文学的工农兵方向》等著名文章。成为当时延安著名的文艺理论家。</p><p class="ql-block">陈曾固在延安先后担任中组部干部训练班主任,中央财经部秘书长、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作为中直、军直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p><p class="ql-block">雍文涛在延安任中共中央党务研究室研究员。参加了张闻天率领的“延安农村工作调查团”到绥德和晋西北作农村调查。作为华中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p><p class="ql-block">徐健生分别在延安中央党校、马列学院,抗日军政大学3分校工作。历任马列学院研究员、中央研究院秘书长、中央党校3部秘书,解放日报社党总支书记、秘书长。</p><p class="ql-block">秦川从16岁到延安开始,在党中央身边工作了13年。董必武、王若飞、彭德怀、习仲勋、陆定一等都作过他的直接领导,并在他们悉心栽培下,从一名小干事逐渐成长为我党宣传战线上青年才俊。</p><p class="ql-block">秦天真1937年与刘雪苇一起去延安向中央汇报工作,后到中央高级党校学习。1938年又被派回贵州工作,组成新的贵州省工委。1940年再次到延安,并留在中央工作,结束了在贵州长达近10年的秘密工作。</p> <p class="ql-block">解放战争中,陈曾固、陈沂、雍文涛到东北,徐健生随中央到华北,秦川留在西北,秦天真、刘雪苇到华东工作。贾若愚、韩念龙和周林则一直在华东工作。</p><p class="ql-block">经过了十几年的历练,此时,这10人都已经在各自的岗位成为了经验丰富的中高级领导人。</p> <p class="ql-block">建国前夕:</p><p class="ql-block">陈曾固担任武汉市委副书记。</p><p class="ql-block">雍文涛担任东北人民政府财委计委办公室主任。</p><p class="ql-block">徐健生担任新华通讯社秘书长。</p><p class="ql-block">周林担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秘书长。</p><p class="ql-block">秦川担任西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新闻局局长。</p><p class="ql-block">刘雪苇担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教务处长</p><p class="ql-block">秦天真担任第二野战军十八军政治部民运部长。</p><p class="ql-block">韩念龙担任第三野战军三十三军政委。</p><p class="ql-block">贾若愚担任胶东军区司令员。</p><p class="ql-block">陈沂担任东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p> <p class="ql-block">建国后,为了迅速完成对刚刚解放的敌占区控制,按照我党惯例,迅速抽调原籍地干部进入主持局面。陈曾固、周林、秦天真、徐健生4名贵州人先后回到解放的贵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陈曾固担任第一届贵州省政府副主席,省委副书记。</p><p class="ql-block">秦天真担任第一任贵阳市长、市委书记。</p><p class="ql-block">徐健生担任第一任贵州省政府秘书长。</p><p class="ql-block">周林于1950年调任贵州后,一路攀升,1955年任省委书记,省长。36岁,成为新中国当时最年轻的省委书记,风头正劲。</p><p class="ql-block">而另一个风头正劲的人是陈沂,凭借老上级罗荣桓、陈毅,谭政的欣赏,建国后,出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首任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有“文化将军”之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贾若愚建国后历任总参作战部作战教纂处处长,军事科学院战史研究部副部长,解放军军人俱乐部主任兼军事博物馆馆长,总政代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4年,他拒绝了老上级许世友将他调到南京军区当参谋长请求,主动要求从事军事教育工作,担任军事学院教育长。在军事教育战线,一干就是20多年。</p><p class="ql-block">韩念龙因为较高的文化和军政素质,深受陈毅、粟裕的赏识,遗憾的是建国后脱下了军装,调到外交部,而且一干就是40年。若不离开军队,1955年授衔,以其野战军军政委的资历肯定是少将。</p><p class="ql-block">雍文涛则由东北人民政府林业部长。1953年调入中央,任国家林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p><p class="ql-block">秦川建国后,担任西北农学院党委书记,不久,调入中宣部宣传处任处长。</p><p class="ql-block">刘雪苇建国后,担任中共华东局宣传部文艺处处长、华东文化局常务副局长、党组书记。1955年调入中央文化部社会文化管理局任副局长。</p> <p class="ql-block">10人在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中均不同程度受到冲击。</p><p class="ql-block">刘雪苇1955年被牵涉到“胡风反革命集团”错案中,被做为第二号人物,受到不公正待遇达20多年。1980年,才得到平反。 </p><p class="ql-block">在中共党内一度有“大小陈毅”之称,后为避与陈毅元帅重名,而改名的陈沂少将。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成为全军最高级别的右派。被下放黑龙江劳动长达21年,受尽磨难。1979年平反。</p> <p class="ql-block">秦川在中宣部期间,秉承实事求是的作风,反对搞主观主义瞎指挥和“假、大、空”,在1959年的大跃进中,被打成彭德怀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被靠边处理十多年。</p><p class="ql-block">贾若瑜是军事博物馆首任馆长,因为反对将一幅红军井冈山会师油画中的朱德改为林彪,得罪了当时如日中天的林副统帅,陷入了囹圄之灾。直到“九一三”事件后,才被释放出狱。</p> <p class="ql-block">周林在贵州主持工作14年后,调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文革中,被造反派揪回贵州批斗,被打成“走资派”,长期关押。直到1971年冬,才被释放出来。 1975年恢复工作。 </p><p class="ql-block">陈曾固1954年调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58年调甘肃工作,任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文革期间,因三十年代在国民党监狱服过刑,被诬陷为“叛徒”,开除党籍。受迫害、关押长达10年之久。粉碎“四人帮”后平反。</p><p class="ql-block">秦天真1956年因受刘雪苇案的牵连,被免去贵阳市委书记、市长的职务。“文化大革命”中,被隔离审查。1980年 “胡风反革命集团”平反,他长达24年之冤总算澄清了。</p><p class="ql-block">徐健生在解放初期,回到贵州担任领导职务后,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文化大革命”中,都受到了残酷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粉碎“四人帮”后,恢复工作。</p><p class="ql-block"> 雍文涛1960年调任中南局委员、常委、秘书长,1965年任广东省委常委、书记处书记、省政协副主席。1966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务院文教办副主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文革中遭迫害。1972年恢复工作。</p><p class="ql-block">韩念龙调入外交部后,历任志愿军战俘团团长、中国驻巴基斯坦、瑞典等国大使,也许是外交工作的特殊性,文革中受到迫害、冲击较轻。</p> <p class="ql-block">拨乱反正后,10人都恢复了工作,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并都在各自的领域焕发了青春,颇有建树。</p><p class="ql-block">陈沂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主抓意识形态工作,又干起了老本行。因早年在文学领域的成就,1996年被聘为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想想年轻时的意气勃发,晚年不免让人觉得寂寥无奈。</p> <p class="ql-block">陈曾固这位1929年加入北平社会科学家联盟、1930年到北平黎明中学任教、1931年入党的文化人。在历经五十年风雨后,重新回到北京,回到教育部,担任顾问,继续战斗在熟悉的文化教育战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雍文涛1977年调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80年任国家林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央绿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绿化基金会主席,又重新干起老本行,是我国林业战线上的元老级人物。</p> <p class="ql-block">韩念龙担任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顾问,外交协会会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被称为新中国杰出的外交家。也算是对其没能为贵州争得一个开国将军遗憾的补偿吧。</p><p class="ql-block">秦川1973年担任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1982年任人民日报社总编辑、社长,曾任全国记协第一副主席。其68年的革命生涯,一直工作在党中央的核心,并最终在人民日报社社长的位子上体现了自己能力和价值。因为最年轻,也是10人里后期发展最好和最为耀眼的。</p> <p class="ql-block">周林1975年复出后,历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顾问。晚年在古籍整理研究、抢救古籍遗产、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做出了显著的成绩。这是他革命生涯的后期为党和人民再次作出的杰出贡献。&nbsp;&nbsp;&nbsp;</p><p class="ql-block">贾若愚官复原职,担任军事学院副院长、顾问。长期从事军事教育和军事理论研究工作,出版发表的各类书籍、文章达500余万字,由他主编的多部书籍被评为全军级优秀科研成果。在《孙子》军事思想的研究领域独树一帜,成为开国将军中军事理论研究专家。</p> <p class="ql-block">刘雪苇1965年出狱,被安排到河北省涿鹿县图书馆管理图书。1980年平反后,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享受副部级干部待遇。他是公认的研究鲁迅的权威和文艺理论家,被收录入《中国文艺理论家辞典》。</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粉碎“四人帮”后,徐健生担任贵州省委副书记兼贵阳市委书记。秦天真担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副省长,贵州省顾委副主任。双双终老贵州。若是当年不回贵州工作,以他们的能力,也许后来发展会更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上10人,无论从成长历程和革命经历来看,还是从性情禀赋和兴趣爱好来说,都有着十分相似的地方。而这种惊人的相似放在二十世纪中国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中,似乎蕴含着某种必然的规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0人均为青年学生出身,均为三十年代入党。而三十年代正是我党领导爱国学生运动风起云涌之时,也正是国家内忧外患最为严重时期。不然,若是国泰民安,他们中绝大多数应该是学识渊博的科学家、文学家、工程师、教授等一类的国家栋梁之才。</p> <p class="ql-block">10人建国前后均为深受重用、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均是耿直较真、不愿谄媚、宁折不弯的性格和敢于坚持真理、求真务实的作风,均在组织、宣传、理论、文艺、教育、外交等政治较敏感、文化层次较高的领域工作。这也就注定了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中的起起伏伏、悲欢离合、历经磨难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10人均履行了入党时的誓词,不管是坐国民党的监狱受尽折磨,还是住共产党的牛棚含冤受辱,没有一人因此背叛党、怨恨组织。均是党和国家的省部级以上高级干部,在对待个人荣辱得失和权力待遇上,表现出了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和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这一点最值得我们今天的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尤其是今天的中高级干部。</span></p> <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已经和我们告别了。但是,今天我们仍然不能忘记在二十世纪里,为我们共和国的建立和建设付出鲜血和汗水的革命先辈们。今年是我党成立100周年,仅以此文献给百年来,为我党、我军和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贵州籍的革命先辈,同时也感谢贵州和贵州人民,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哺育了这么多优秀的儿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特注:图片均来着百度搜索,不实之处多多指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