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镇远古镇

闲人

<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闲人</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闲人</p> <p class="ql-block">镇远古镇,是我此次黔东南之旅的第三站。从贵阳出发,可选择自驾,亦可搭乘火车或长途大巴,约四小时便可抵达这座藏于群山碧水间的千年古城。若从凯里启程,则更为便捷,仅需一小时左右车程。抵达镇远火车站后,可乘公交前往古镇,票价仅需2元,于新大桥站下车,便步入了这幅流动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镇远古镇坐落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境内,依偎在清澈蜿蜒的舞阳河畔,群山环抱,水随山转。河水以“S”形穿城而过,宛如天然太极图,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两城皆始建于明代,至今仍保留部分城墙与城门遗迹。城内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错落有致,保存完好。自秦昭王三十年设县以来,镇远已有2281年建城史,元、清两代更曾为道府治所,历时七百余年。宋宝佑六年筑黄平城,赐名“镇远州”,始有镇远之名;宣统元年直隶州府,1913年复置县制。因其地处滇楚黔桂交通要冲,地势险要,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誉,史称:“欲据滇楚,必占镇远;欲通云贵,先守镇远。”</p> <p class="ql-block">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集人文之精粹与自然之灵秀于一身。现存古迹五十余处,古民宅三十三栋,古码头十二座,古巷八条,驿道五条,楼阁殿宇、寺庙祠馆星罗棋布。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省级七处,无不诉说着岁月的厚重与文化的绵延。碧水绕城,晨雾氤氲,石桥横卧,青瓦飞檐,一步一景,皆成诗画。</p> <p class="ql-block">不同于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的温婉柔美,镇远古镇以山地帖崖建筑见长,因地制宜,顺势而建,凸显地势之险峻与民族之智慧。苗族、侗族的人文气息深深融入街巷肌理,古街幽深,曲径通幽,民宅错落,飞檐翘角间既有江南青砖黛瓦的雅致,又兼闽粤屋脊弯月的灵动,更有北方深宅大院的庄重雕饰。“歪门邪道”的建筑奇观,正是镇远民居因地制宜、巧借地形的匠心体现。青石板路承载千年足迹,灰瓦白墙镌刻时光印记,整座古镇被誉为“山雄水美”的典范,堪称中国山地建筑史上的奇迹。多民族共居于此,汉、侗、苗、土家等二十余民族和谐共生,中原文化、荆楚风韵、巴蜀遗风、吴越雅趣、闽粤气象与本土土著文化在此交融荟萃,使镇远成为多元文化交汇的活态博物馆。作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里曾是京城通往西南边陲乃至东南亚的必经之地,商旅不绝,文脉绵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