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说【家教有痕 东风无声】持续更新@连载

楚王之裔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家教新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家教家教,家庭教育,家长教育,家风教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家教之义,因循人性,因势利导,因材施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老楚茶座,胡说八道。有理无理,可赞可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楚王之裔,江湖无名。知行合一,独自前行。</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多年前,犬子还在上小学,老楚开始在网上“语出惊人”,连载他的成长轨迹,也表达了我很多“另类”的观点。重要的是,我思考,我行动,我记载,我坚持,我坚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多年后,我还在江湖漂浮,还在继续坚持不被滚滚大潮裹挟,继续不按常理地“一意孤行”、“胡作非为”。而这时,犬子已成为某重点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继续野蛮生长、自由成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楚观点</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家庭教育的关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步骤实现:</p><p class="ql-block">1,真爱。2,思考。3,行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形式表现:</p><p class="ql-block">1,陪伴。2,关注。3,交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内容体现:</p><p class="ql-block">1,保护。2,激发。3,引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最低底线:</p><p class="ql-block">1,安全。2,健康。3,尊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目标方向:</p><p class="ql-block">1,独立。2,快乐。3,创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辞简短,扩展丰富。</p><p class="ql-block">欲开其门,随我一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楚@王之裔,2020年5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一随感</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很庆幸,给了一个你喜欢的美好童年】</b></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文/ 楚王之裔</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成年人们在兴高采烈怀念往昔,轰轰烈烈过儿童节。真正的儿童们在学习、考试、升学等多重压力和社会大潮的裹挟之下,已无暇、无心过一个属于自己的快乐节日。</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哭笑不得的时代。当大环境直逼家门、无可回避之时,我们以及孩子,该何去何从?当滚滚大潮呼啸而来,作为成人的我们,能顶住压力,减轻甚至放下焦虑,给孩子创造一个家庭化的小时代、小环境,尽可能给他(她)一个相对美好的童年吗?</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能!是的,我能,我们能。</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这个儿童节过后不久,小猪筒靴将迎来他的20周岁。这个不寻常、不平凡的夏天,他将成为最高学府的一名本科毕业生,同时拿到理学学士、法学学士的双学位。这个夏天,他还将正式成为这个学校从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的博士研究生。青春逼人的20岁,又将成为他的一个新起点。</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很庆幸,小猪博士(准确来说应该是准博士)直到今天,依然保持着一颗快乐无忧的赤子之心,没心没肺,随心随性,自由散漫。但他却同时还拥有自律、责任、上进、独立、目标明确、注重健康等成人化特征,这是我乐意看到的。</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更值得庆幸的是,作为父亲,我没有错过他的童年,而且给了他一个相对自由、快乐、轻松、民主的无忧童年。那是他的小时代,也是我的“大时代”。如果说当时初为人父的我还是基于一种本能,作出了那样一种童年的陪伴与培养方式的选择,那么今天回头去看,我真的要感谢曾经的自己,给了小猪筒靴一个比较美好的童年。这种几乎没有阴影的童年美好,我相信直到今天,甚至还在积极影响着他的三观与心性、生理和心理健康、学习与做事方式。</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在他从5岁到10岁的小学阶段,几乎没有看过任何专业性教育书籍的我,基本是凭借自己对人性、对孩童心理的初浅认识,以及固执地坚持“健康安全优先”的底线原则和教育理念,本能地也是自觉地,做了一些很“出格”的事。直到十多年以后的今天,那些思维和做法可能依然是非主流的,让人惊诧莫名的。略举几例如下。</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其一,给了他一个全天候陪伴的顽童父亲。在他准备上小学前夕,我辞去年薪6位数的工作,从北上广深回到“陌生”的家乡小城(读书工作成家立业一直在外呀),赋闲在家做了两三年专职父亲,并且陪伴他玩乐的时间远远大于陪伴他学习的时间。我前十年的努力工作,就是为了某个你最需要我的阶段,暂时不工作,这是我的工作和生活观。</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其二,给了他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他在整个小学时期,低年级阶段晚上都是八点上床睡觉,高年级阶段是八点半上床,周末上午可以睡懒觉。作业没做完?还没玩够?sorry,哥,那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去安排好。你不会科学安排、提高学习效率、集中注意力、提高答题和计算速度吗?你可以的,习惯了就好了。儿童保障9~10小时睡眠,那是必须的。</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其三,给了他足够的民主和自由。除了安全、健康、睡眠、品格等底线他无可选择,必须听家里的,其他的他都有选择权、自主权。课外兴趣班,随便。补课培优班,可以不去。艺术特长班,可以不学。甚至过量的作业,也可以不做,我来帮他“打掩护”。只要他高兴,我只是建议(真的只是建议哦),他都有最终决定权,但决定了就不要变来变去。时间,时间!一切为了节省他宝贵的时间,省出来玩,省出来睡,省出来看自己喜欢的“无用”课外书。</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其四,略。</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4。</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他的童年自由吗?相比当下大多数城镇家庭的孩子,他自由得有点“泛滥”了。他快乐吗?他每天蹦蹦跳跳出门上学、玩耍,带着兴奋和笑声进门回家,哼着歌儿、翻着漫画儿入睡。他健康吗?小学阶段几乎没有生过病,没有哭过。 他独立吗?七岁就开始自己一个人背着书包上学放学,13岁就一个人乘坐长途汽车往返于省城的高中和小城市的家之间。</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这是我的孩子,一个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儿童。这是他的童年,一个他喜欢的“另类”童年。他是我的孩子,同时又是我的“老师”,教会了我的二次成长,让我从本能到自觉,再到思考和总结、提升。</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这是他的庆幸,也是我的庆幸。童年一次,父子一场,这是我们彼此的小确幸!</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湖北老楚,2020年6月1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学历学位常识~1</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历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其中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两种,硕士研究生又包含学术型硕士(俗称学硕)和专业型硕士(俗称专硕)。学历是一种过程,所以常说XX毕业。</p><p class="ql-block">学位包括:本科对应学士,硕士研究生对应硕士,博士研究生对应博士,学位只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是一种结果,所以常说获得XX学位。博士后是一种研究经历,它既不是学历范畴,也不属于学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位和学历的区别在于,学历是指一个人学习的历史,学位是一个人学习的能力,本科以上学历通过写论文做毕业设计可以得到相关高校或者研究部门的学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历证书按性质,分为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三种。</p><p class="ql-block">学历证书按阶段由低到高依次为:</p><p class="ql-block">技工学校毕业证书、职业高中毕业证书、普通高中毕业证书、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证书、大学专科毕业证书、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或上述相关学历的结业证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位证书证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而授予的证书,在我国学位证授予资格单位为通过教育部认可的高等院校或科学研究机构。获得学位意味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达到规定标准的学术称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楚话说在前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当下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下,如果估计无法坚持去做一件事,就不要轻易开始这件事。因为如果无法坚持,所有开始都将是时间、精力和经济、情感成本,所有曾经的努力和享受都将变成日后的遗憾。至于被迫学的,那更将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折磨和浪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能坚持下去的不仅有理由,还需要条件:未来很多年内,你能面对各种升学的压力而不放弃这一点乐趣与爱好吗?你能面对一个可能没有结果的兴趣而始终保持一份热爱吗?你能在孩子主动或被迫放弃时依然拥有一份平常心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能,恭喜你找到了一个看似无用却很有用的心灵神器,并祝愿你能一辈子真的不因外力而被迫放弃,除非你自己不再喜欢。你真的想清楚了,准备好了,要即将开始了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鄂人老楚,2020年7月15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待续,不断添加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楚聊:在相关群里的即兴聊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之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千万不要孩子最需要你的几年,你在忙自己的事。孩子不需要你的时候,你自己的事忙好了,有时间陪他了,但他已经不需要你了!或者他已经很难纠正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身体和器官的急速衰老,是不可逆的。就跟很多人教育孩子的节奏,一个意思:</p><p class="ql-block">现在赚钱,等以后有钱了再陪伴和教育孩子。而孩子的教育是不可逆的,等自己有条件再补救时,往往孩子已经很难挽回了。身体和器官也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违背人性”的刻苦,大多很难长久。如能教写、帮着孩子偷懒,提高学习的性价比,在同样的学习效果、结果之下尽量减少孩子的“刻苦”,这样的父亲或者母亲就更能得到孩子的喜欢,得到孩子的配合。因为孩子会感觉父母是理解自己、心疼自己、为了自己的,这种心灵上的亲密感、滋养感,是成功感无法替代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个人一直对各种虎妈式的教育,保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哪怕他们最后的确能取得很好的结果。更何况,虎妈式教育还不一定必然取得很好的结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p><p class="ql-block">如果想锻炼孩子的毅力、吃苦能力、抗挫折能力,我们其实有更多的路径和方式,不一定要用高压方式、过度刻苦的方式、威权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p><p class="ql-block">我个人理解,家庭教育的“庭”,就是庭院,是大庭广众,是高庭阔地,是开放、包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实行个性化的、开放民主的家庭教育,敢于被人评头论足,或者被人赞同鼓励,都会有效促进个人的反思和清醒,而不是闭门造车、闷声发大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楚聊:在相关群里的即兴聊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之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p><p class="ql-block">关于小学择校,我个人的建议是:周边的学校还不错、还可以,那就就尽量就近入学,省去了找人找关系的成本,节约了小学六年的路上时间浪费(可以算算总时长有多少小时,会吓你一跳),离家近也更安全,发生交通意外和校园霸凌、被“擂肥”的可能性大为减少,还便于去学校和老师保持沟通。等等,很多好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p><p class="ql-block">在社会和家庭的双重焦虑、裹挟之下,这个时代的大部分都市孩子,正势不可挡地成为“在路上做作业”、在车上吃饭、在转钟后入睡、在周末进行“全天候‘素质’教育和培‘优’”的一代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拒绝所谓教育潮流,拒绝被裹挟,拒绝“大多数家庭和孩子都这样在做”,做符合天性和教育规律的家庭教育,一样可以取得最好的教育性价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p><p class="ql-block">网络是无法避免的,孩子们不可能生活在真空。如何引导有效使用(而不是禁止接触),是一门艺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p><p class="ql-block">陪伴是最好的爱,爱是最好的教育。对于当下相当多是“影子父亲”的家庭来说,尤其如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p><p class="ql-block">教育、升学,拼的是爹(妈),而不主要是房。拼各自爹妈的见识,爹妈的教育观,爹妈的素养,爹妈的陪伴付出,爹妈的基本经济能力(有基本经济能力就足够),爹妈的……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拼的是family,而非 house!</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关于当下孩子们的婚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当下年轻人的婚恋,老楚的一家之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用开公司和资本运作来打比方,在当下以独生和二胎子女为主体的相亲、结婚,并不是男公司对女公司的收购、女公司的股权变现,而是两个自然人男和女一起合资,大致对等地出资(现金和不动产等有形资产、自身内在和外在的价值和潜力等无形资产的总和),成立一个全新的公司,并成为权利义务对等的、各占一半股份的股东,一起来经营、管理这个合资公司,创造新价值,并按股份享受收益、分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想在新公司有较好的股东话语权和尊严地位,比较平等地收益分红,那么双方必要的前期投资都不能少,并且股东之间要互信真诚、齐心协力,公司才能合资成功,注册和开业顺利,经营得红红火火,实现长久发展、永续经营。如果还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教育培训,加上持之以恒的努力,甚至很有可能传承为百年老店和世代品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请继续关注,持续添加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关于“内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什么叫内卷?就是现在的孩子无论花了多少功夫、学得多么艰深、普遍水平多么腻害,最后的结果依然是:有一半左右的孩子上不了高中,全省高考一本率只有百分之十几,更不要说211、985、双一流,那更是个位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更大的内卷在于:本科就业很难找好一点的工作,不少单位和企业已经是硕士起步了,博士也往往只能做个普通工作。比如大家不大瞧得上的地级市最高高等学府xx学院,也要求博士才能进,硕士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更更大的内卷:好像读书真的无用了?是的,无用了。但你不读书,连被归入“无用”的资格都不够,因为你自己被无视、忽略不计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最开始:无论怎么卷,还得跟着继续卷。这就是世界的真面目,生活的真相:真实,残忍。但有微光,还得开开心心、认认真真向前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生活不容易~1】</b></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没有哪一群学生觉得自己过得容易,每一群人都觉得自己生错了年代,压力山大、机会逼仄。</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乡村和小城镇孩子们的教育正日益被边缘化,和大中城市的教育资源、观念和方式等的差距,越来越大;</p><p class="ql-block">大中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的孩子,被铺天盖地的“鸡娃”模式湮没,陷入培优、熬夜的汪洋大海难以自拔;</p><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突破重围“上岸”,名校的天之骄子们惊叹于日益激烈的绩点、保研等的内卷,普通大学的学生哀叹就业困难重重;</p><p class="ql-block">容易就业、容易赚热钱快钱的专业,面对的可能是996模式的青春饭,冷门、天坑、基科专业面对的则可能冷板凳的漫漫长夜。</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没有哪个区域、哪个学校、哪个专业的学生生活是容易的,这与群体无关,与时代和社会有关,与心态和状态有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生活不容易~2】</b></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没有哪一代人觉得自己过得容易,每一代人都觉得自己生不逢时,过得苦逼悲催。</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40后、50后挣扎在温饱线上,一路跌跌撞撞长大、活过来;</p><p class="ql-block">60后、70后小时吃苦,中年要养老,老年又不想拖累孩子自己养老;</p><p class="ql-block">80后、90后、00后独生子女,学习、升学、工作、住房……都是压力重重。</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没有一种年代、没有一种生活是容易的,这与年代无关,与家庭环境和家庭条件有关,与阶层位置和阶梯陡缓有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生活不容易~3】</b></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没有哪一种生活容易,每一种选择或主动、或被动,但都有或多或少的无奈。</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选择去一线、去北漂广飘,可能是奋斗机会,也可能是多年后无功而返。选择回小城、回地方,可能失去发展机会,也可能是宁静致远;</p><p class="ql-block">选择去体制、走仕途,可能是锦绣前程,也可能是棱角磨圆。选择去企业、去创业,可能是鹏程万里,也可能是苦苦支撑;</p><p class="ql-block">选择高富帅、白富美,可能是郎财女貌、门当户对,也可能是一地鸡毛。选择自由婚恋,可能是一见钟情,也可能是遭遇渣男渣女。选择相亲,可能是门槛搭配,也可能是黑洞难知。</p><p class="ql-block">&nbsp;&nbsp;</p><p class="ql-block">没有哪一种生活方式和状态容易,没有哪一种生活内容非黑即白。这与生活无关,与选择有关,与选择后自己对结果的承受力和接受程度有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楚聊:在相关群里的即兴聊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之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p><p class="ql-block">别说控制孩子,控制任何人的生活,都不好——无论是父母对子女、夫妻之间,还是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p><p class="ql-block">控制欲太强的人,本质上是一种心理障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2。</p><p class="ql-block">没有一种教育模式和方法可以包打天下,必须要结合时代、环境、地域、家庭、性别、性格、阶段…… 来综合统筹和运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3。</p><p class="ql-block">当今社会,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高分低能”了。能在幼、小、初、高、大的无数次里里外外的综合竞争中突围而出,你还说别人家孩子低能,还说别人家长低能?平凡者的自我安慰罢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4。</p><p class="ql-block">生活和学习的一个基本常识是:</p><p class="ql-block">有效的“秘籍”,通常都是简单的、易操作的。如果整得玄而又玄、神乎其神,难以学到和操作,十之八九是性价比不高的、效果不大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5。</p><p class="ql-block">据说有的孩子参加十几个兴趣班?累不累呢?性价比呢?</p><p class="ql-block">有这样的教育条件,我也不让孩子这么累。窃以为最大的素养和“特长”,是心的温润和成长,而不是简单的、表面上的技能show。</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楚聊:在相关群里的即兴聊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之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p><p class="ql-block">灵魂之问: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道理吗?您的孩子天赋异禀吗?</p><p class="ql-block">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领域不一样、阶段不一样而已。还有就是,能否被发现,是否符合“三大原则”:高智商,强兴趣,大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7。</p><p class="ql-block">昨天,教育设计让你看见眼前知识,今天,教育设计让你看见未来成就。当梦想成为现实,未来由此诞生。</p><p class="ql-block">动静之间,心生天地。传统与现代之间,身融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p><p class="ql-block">我最佩服俩孩子年龄相差很远,各种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变化很大,但父母却把两个相差十几岁的孩子都培养教育得很好的。这是教育的真功夫,“屡试不爽”的功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p><p class="ql-block">小学和初中低年级阶段,是最好带孩子,孩子也最愿意听父母话,那时候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度最大、陪伴和教育效果最好,包括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亲子关系、理念渗透,都容易也可能做到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p><p class="ql-block">我的理解,所谓家庭教育,就是个父母逐步退出、并肩、转身、目送的过程,而孩子在逐步觉醒、自立、反向“教育”父母。</p><p class="ql-block">最怕的一种情况,就是正好相反:小时候不怎么管,长大了使劲管。这个特别容易出问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请继续关注,持续添加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闲聊亲子关系】</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让心有愿,爱有力,情有温,行有恒。让家庭氛围民主,亲子关系和谐。愿孩子门能以爱为马、驰骋未来,愿老父亲老母亲们能以子为乐、享受当下。</p><p class="ql-block">——题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p><p class="ql-block">在家庭关系、亲子关系中,代际传承是个大概率,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会“遗传”的。</p><p class="ql-block">很多孩子小时候怎样被对待,自己成了母亲(尤其是父亲)后,也成为自己曾经疏远甚至厌恶的“当年的那个父亲母亲"。能脱离轨道的惯性,觉醒、自省、提升,然后做一个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的家长,这种人毕竟太少了。更多的父母是靠本能和惯性在做家长,不学习、不觉醒、不提升。某种意义上说,仅仅把孩子养大,让他们衣食无虞、有可上,这只是一种人类作为高级动物的动物哺育本能与责任,实在乏善可陈。</p><p class="ql-block">以至于不少人感叹:投胎是个技术活,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拥有什么样的父亲、母亲,被怎样对待,很多时候靠运气。这是一种悲哀,悲哀的感叹,悲哀的家庭关系和结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p><p class="ql-block">家庭关系主要有两个核心:婚姻关系和父母子女关系。这是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的两种关系。</p><p class="ql-block">婚姻关系是一回事,父母子女关系是另一回事。好的婚姻关系,不见得会必然导致良好的亲子关系,反之亦然。当然,他们之间一般有互为促进作用,良好的婚姻状态会对亲密的亲子关系有较好的积极示范,亲子关系好了也会很大程度上促进夫妻关系的融合。</p><p class="ql-block">婚姻关系侧重于双向之间的平行关系(即夫妻关系、姻亲关系、男女关系)的调节和处理。这个不具有天生的血缘纽带,彼此之间主要靠责任和爱来维系和促进。父母子女关系则有所不同,尽管父母和子女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个体,是平等关系,但在中国这种实际的大环境里,更大程度上它侧重于单向之间的“上下”关系(即长幼关系、血缘关系、亲子关系)。在孩子成年之前,尤其如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p><p class="ql-block">很多人在平行关系上没处理好,在“上下”关系上也没处理好。天生的血缘,并没有让两代人之间变得更亲密,反而彼此迟钝、陌生甚至淡漠、冷漠。</p><p class="ql-block">爱是一种本能和习惯,也是一种能力和智慧。有的人连本能和习惯也没有,几乎没有爱的意识、意愿,他们既没这个想法和动能,也没这种责任感和享受感。还有的人,虽然有爱的本能,但没有爱的能力和智慧,不会爱、不知道怎么爱,导致亲子关系处得很差,孩子教育得也很不好。</p><p class="ql-block">这种结果和现象,在中国很普遍。“爱无力”,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通病,它并非主要因为贫穷和忙碌(事实上很多富裕的或者有知识的家庭也是如此),而是因为父母内心的贫乏、单调,或者无意识、无能力——爱的意识、会爱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p><p class="ql-block">看来,固化爱的本能和习惯,提升爱的能力和智慧,丰富为人父母者的内心,加强爱的意识、会爱的能力,已成为父母必修课。</p><p class="ql-block">唯有如此,才可能、才可以改善亲子关系,提升亲密度和融合度,让彼此的关系回到本来的正常轨道上来。在此基础上,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呵护,孩子的心态和状态才会更加阳光积极,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才可以变得更加顺利、优秀。</p><p class="ql-block">让心有愿,爱有力,情有温,行有恒。让家庭氛围民主,亲子关系和谐。愿孩子门能以爱为马、驰骋未来,愿老父亲老母亲们能以子为乐、享受当下。这是一种期望,也可能是一种奢望。</p><p class="ql-block">向左走、向右走的决定权,不在孩子手里,而在于父母。我们,做得到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鄂人老楚,2021年6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致儿子的18岁成人之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小楚哥: </p><p class="ql-block">生日快乐!祝贺你18岁了,在法律意义上正式成人。作为这个国家最高学府的大二学生,我想你完全明白成人对于你的法律意义和社会意义。其实我私下认为你早已是一个独立、上进、智慧、有爱的成年人了,因为你的努力和优秀,因为这个世界给予你的回馈和奖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父子一场,请原谅我有两次自私和不民主:未经你允许,就把你带到这世界,是第一次;要求你任何时候都保持健康安全、不能私自离开这世界,是第二次。无论你高居庙堂还是身为贩夫走卒,都要谢谢你愿意做我的孩子,一个有着健康安全的身体、有着独立有趣的灵魂的孩子!我一直并继续相信你、支持你,我为你而骄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世界充满美好,偶尔也会有乌云乃至黑暗,但你一定要记得一句话(哪怕有一天这个世界可能会让你绝望的时候也请记得):我爱你,我们会无条件永远爱你!让你自己好好的,就是对爱你之人最好的爱,最好的回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投身家国,还是执业职场,抑或安于日常,只要是你自己喜欢的、有尊严的、可安身立命的学业、工作与生活,我觉得那都是很好的人生,你自己决定就好。当然,如果你愿意征求和听取我的意见和建议,我也会积极帮你参考,但仅仅只是参考,不会干涉你作为成年人的空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我们,终究不能陪伴你走完所有的路,更不会设计或者要求你走我们希望的路,因为你的路是你自己选择、决定并为此承担、付出和拥有的路。我一直能做的、仅仅能做的就是:陪伴,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还有永远的、无条件的无限之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吧,最后还是允许我再啰嗦一次,最后一次温习一下我们的“家训”。我记得那还是在你5岁初上小学之时,我们一起张贴在老房子壁橱之上,并“诱导”你经常背诵的一些内容,但愿你还一直记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常存三心</b><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存善良与感恩之心,存宽容与平和之心,存进取与知足之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常去</span><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二意</b><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去贪婪与势利之意,去卑怯与凌弱之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至于其他的,我想你会比我更明白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要怎么去走好自己的路,要怎么去让自己健康、安全、快乐、幸福和知足。</p><p class="ql-block">最后我只想说:我爱你,再次祝你18岁生日快乐!热烈地拥抱。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始终和你在一起的老爸</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草于生日前夕</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请继续关注,持续添加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