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忆情

农村人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清明,又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干支历辰月的起始,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开始春耕春种。</p><p class="ql-block"> 记忆当中,只要进入清明这个时节,家乡就有很多杨絮如雪花一样漫天飘舞,那些干枯了一个冬天的柳树便开始发芽,油茶花漫山遍野都是。小麦开始拔节,到处都是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自然景象。男女老幼也早已把冬天的衣服甩得远远的,春衫薄裙,倍显精神。到了清明前后,走进任何一块田地都能找到很多野菜。比较好吃的有荠荠菜、白蒿、苜蓿、马齿苋、野大蒜等。我们小孩子把野菜挖回家以后让大人给我们蒸着吃,或者凉拌着吃,这种吃法省事也省调料,放点盐就行。第一次跟着大人们去挖野菜很是兴奋,那兴奋劲不亚于快要等到一顿美味大餐了。到了地里,只要发现不是庄稼苗的就挖,一会就能挖一大竹篮子,可拿回家大人一一检验,能吃的菜并不多,多数都是沙拉拉秧、狗尾巴秧、黄提子稿、芑芑芽、马炮秧、狗尿苔之类的。树上能吃的菜也不少,有榆叶、榆钱、杨槐花、葛洼花等。树上撸菜可不比下地挖菜那么轻松,树上有马蜂窠,弄不好就得被马蜂袭击,轻则身上被螫中毒,重则从树上掉下来摔个半死,险中求食。因为小时候笨,不会爬树,一天就纠缠着姐姐,让姐姐爬树,我在树下指挥。姐姐爬树的本事可大了,无论多高的树,多细的树技,只要她出马,准能手到菜来。</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清明节去扫墓是在高中。班主任提前几天说要组织学生到不远处的一个烈士陵园扫墓。头天晚上几个男生用砍来的竹子做个花圈架子,几个女生用纸扎成白花,忙到大半夜才扎成一个大花圈。第二天一大早,果然是下着毛毛细雨,不是说“清明时节雨纷纷”嘛,一点都不假。两个班干部架着花圈走在前面,中间是老师,后面是学生。老师和同学们心情好像很沉重,我和几个没心没肺的同学觉得没事一样,最多是出来散散心,虽然没有嬉笑打闹,但也感觉不到有一丝的悲伤。看到走在前面的那些老师和那几个班干部们假装正经,好像死了他们亲人一样的难受,就差一路走一路哭了,总觉得哪点不舒服。</p><p class="ql-block"> 一会儿到了烈士陵园,说是烈士陵园,其实就是一大片松林下埋了百十个坟包包,四周没有任何围栏。师生们到了烈士陵园的最中间的一个小坟包前,老师让同学们站成一圈,让班干部把花圈放在坟包上,班主任拿出了几张纸激动地念了起来。念的是什么内容,我基本上没有听进去,远远地离开了人群,来到在陵园旁边干农活的一位老爷爷身边。我问老爷爷,“这里埋的都是谁啊?大清明的怎么没有见坟头上有纸灰啊?那么多年这坟头还是那么小,怎么没有后人给他们的坟上添土呢?”这老爷爷放下手中的活,就给我讲起了这些坟的故事。原来这些坟里埋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英烈,中间放花圈那个坟是一个营长的,是这里死的最大的一个军官,姓啥名谁、家住哪里无从知晓。然后老人回过头看了一眼,激动的说:“那个念稿子的老师是个好人!年年都看到他带一些学生和年轻的老师来这里送花圈,念稿子。政府当官的都没有来过,只有他,年年都来,好人那。”听到老爷爷说完这话,我侧过身子看看班主任还在那里念,时不时挥动着拳头,很是慷慨,顿觉得他是那么一个可敬的人。再看看这周围大概有三五百之多的土坟包包,原来这就是英烈们的最后归属地。他们有的上有父母,有的已经有了妻儿,有的刚刚成年,就这样拼死在战场了。他们的父母想他们吗?他们的妻儿知道他们埋在这里吗?甚至想到了如果这里的一个土包包埋的是自己,有资格与他们在一起吗? 从那一刻起,我开始崇敬军人,并坚定了一个信念,长大了一定要做一名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如果能当一名老师,也要像那个班主任一样,每年清明节带着学生到烈士陵园祭拜英灵、念稿子,而且念的稿子要一年比一年长。可高中毕业我选择了从军,上了军校,当了一名指挥官,后来当上了连长、股长、政治处副主任,再后来转业到了地方工作。从当连长时,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带上我连队的战士,到附近烈士陵园扫墓;当政治处副主任时,每年的清明节,我都会带上机关干部到烈士陵园祭拜,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献身国防热情。</p><p class="ql-block"> 最后,让我们再温习下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张先的《青门引·乍暖还轻冷》一词,算是这篇文章的结束语吧。“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