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我校于4月1日至4月2日积极开展了为期两天的全镇数学优质课比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比赛活动共有10名教师参加,各位参赛老师都能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加强了校级联研交流。</p><p class="ql-block"><br></p> 01《长方体的面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杨老师执教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注重培养了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借助具体的实物和模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理解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含义,从而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p> 02《找规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新知传授过程中,黄老师能够充分相信学生,大胆地“放手”于学生,让学生在教师出示的主题图中自主探索、寻找、认识、感受、发现规律的存在,并突出“找”这一过程。通过“找”彩旗、“找”彩灯、“找”小朋友的排列特点,有哪些规律,让孩子们动手圈一圈,画一画,引发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同时使学生在充分发现规律、感受规律的同时,体会成功的喜悦。</p> 03《圆柱体的体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本节课提出课题后,刘老师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要解决圆柱的体积问题,可以怎么办?学生通过思考很快确定打算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那么怎样来切割呢?此时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同学们有了圆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经验,经过讨论得出:把圆柱的底面沿直径分成若干等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此基础上,小组拿出学具进行了动手操作,拼成了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同学们在操作、比较中,围绕圆柱体和长方体之间的联系,抽象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这个过程,学生从形象具体的知识形成过程中,认识得以升华。</p> 04《年 月 日》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整个课堂中,曾老师努力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以“导”的姿态,让学生富有兴趣去观察、探索、发现新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新知的教学中,曾老师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发现,尝试回答问题: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分别有多少天?等问题,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接着在师生共同的游戏中引出二月这一特殊月份,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p> 05《找次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节课,邹老师用“美国挑战者号失事”作为引入,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给眼睛和心灵极大震撼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事故的原因是由一个不合格的零件造成的,不但让学生从血的教训中,懂得了次品的危害,而且领悟到严格检验的必要性,同时把人文教育渗透在教学情景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纵观邹老师的整节课,教师为学生建立的思维层次不断提高,解决了让学生找次品的策略不断优化的过程。这节课比较好的完成了教学内容,比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p> 06《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堂课,罗老师让学生利用一张纸,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拉近了生活与数学的距离,也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p> 07《小数的加减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上,徐老师大胆放手,利用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p> 08《简单的推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导课时,徐老师用侦探高手――柯南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引导下活跃起来。在解决问题中,师生、生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感知推理的过程,提高推理的能力,整体上设计比较巧妙。</p><p class="ql-block"><br></p> 09《认识面积》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节课席老师准确地把握了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内涵,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新课程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将枯燥的几何概念课上的得生动、有趣。</p><p class="ql-block"><br></p> 10《简单的搭配问题》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老师执教的《简单的搭配问题》主要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课堂当中,学生始终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思维也比较活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活动为参赛老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现风采、超越自我的机会,也为其他教师创设了观摩学习、研讨交流的互动平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学习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愿我们都能做一个身体与思想永远在路上的人。用微笑迎接明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编辑:李宇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right;">审核:张来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