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237, 35, 8);">关于同学名字的传说</b></p> <p class="ql-block">全体学友: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海聊的话题是受了金亮的一点启示。前几天他在微信上发了一个帖子,讲的是中国国务委员楊洁篪自学英语,经过自己不懈努力,最后成为我国外交领域的最高精英。</p><p class="ql-block"> 杨洁篪名字中的篪字,除了研究中国文字的学者外,我估計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认识这个字。不听新闻,不看电视都不知道这个篪字长什么样,从心里的认知,可能是石头的石字、实际的实字、或时间的时字。我没查字典,也没弄明白这个字的内涵。这说明中国文字浩如瀚海,奥密无穷。</p><p class="ql-block"> 说起中国汉字,就联想中国人的姓名,解释起姓名来,很简单,姓名就是每个人的标识,标签。说白了也是记号、人与人区别的称谓。</p><p class="ql-block"> 说起人的姓名,中国与外国差别很大,不同国家的共同点是字多,有的多达十几个字,而且是,叫起来拗口。中国除各别少数民族外,汉族的姓氏基本上是单姓和复姓,复姓居少,我知道有十几个,如:上官、司马、东方、宇文、欧阳、诸葛、端木、夏候等等。有意思的是,复姓把它拆分以后,基本上也可以当作单姓用。而单姓除了百家姓以外,还有几千个姓氏,有的还是生僻字,社会上极少见到。</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人的姓名中,姓氏的字与名字中的字相互使用,也就是姓中有名,名中有姓氏的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复姓在姓氏中不多,但现在却兴起了在给孩子起名时,把父母的姓氏双双放在前面,形成了四个字的姓名,但不是每个父母的姓氏都可以组合的,起不好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让别的孩子起哄,例如:马姓,候姓放在一起,就成了马候某某,如果颠倒一下,就成了候马某某,整个一名山西地名。再则,按规则说,应父姓在前,母姓在后。现任香港特首的名字林郑月娥,原国际联合卫生组织的主任,也是港人名叫陈冯富珍,这样四字组成的姓名,不容易与别人重復,叫起来也朗朗上口。咱们班内学友江南晏的江南两字可能是复姓,这有待他的认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国文字浩瀚丰富,包罗万象,就传统来说:忠、孝、德、仁、贤、淑、儒、礼、智、信、义等等,这都是名字中常见的。</p><p class="ql-block"> 宇宙万物,日月星辰,大地山川,江河湖海,流水小溪,森林花草都被百姓用在了姓名里。重金属的金、银、铜、铁、锡,数字中的1到10,还有大写的数字也都被人们所用。凡是善的、美的、吉祥的词语也被人们收入姓氏的囊中。但有些字和词是不能用的,如坏、孬、恶、狠、损、歪,斜等等不吉利,不入耳的词语。</p><p class="ql-block"> 有的父母在给孩子取名时用一字,这样叫起来顺口,如取名:丁一,两字加起来才三画,又好写,又好记,真是绝配。有的家长给孩子姓氏的后面配两个相同的字,如:莎莎、秀秀、文文等,这样的名字容易记,有与众不同的感觉,这种名字在五十年代被一些高干子弟用得较多。津梁的老伴王丽丽就是如此。有的一些文化界的名人,如画家,戏剧家为了子承父业,有个传承,就用自己的姓名,去了中间一个字,改成一个小字或少字,如齐白石的儿子叫齐小石。有的家族在给孩子取名时,还考虑叔伯、哥弟的孩子,他们在给孩子取名时,往往把三个字的中间换掉一个字,两头不变。还有给孩子取名时,中间和第三个字用数字取代,如唐代诗人张九龄,现代画家程十发。有的家长按孩子出生序列取名,如某某一、某某二。</p><p class="ql-block"> 建国初期,像我们的父辈给我们这一代取名发生了改变,如取名开国、建国、解放等等。抗美援朝吋又有了援朝的名字。有的家长根据一年四季,还有二十四节气的特点给孩子取名字,如某立春、某秋生、某冬生等等。到了文革时期,给出生的孩子取名文革、卫东、捍东的不少,也有不少人在文革中改了名字,如咱班的陈贵祥把名字改成了陈颂东,但户口本没改,这个名字在学友中没叫起来,反而陈皮两字叫得挺响!叫到后来,在两字前面又添了一个老字。从此,班里有镇班之宝,三老,我也算其中一老:老某皮、老某瓜、某老。哈哈!</p> <p class="ql-block"> 说了这么多,我还是撂下远的说说咱班的事。在那个年代,父母给孩子取名字,男孩子多是以刚、铁、柱,力等字取名,显得有阳刚之气,则女孩多以英、梅、琴、惠、淑、敏、等取名,更显柔美温和之风。被誉为傲骨的梅、兰、竹、菊的花卉四君子,却多被女孩子在名子中所用。中国人口众多,重名重姓的人不計其数,我曾记得,工程队有两个同名同性的女校友,一个是信号23班,一个是信号14班,她俩先后被分配到信号队的同一个班组,早上工长点名一喊名字,俩人同时答应,后工长冠以她俩以大小区分,一点名大某某某,小某某某,避免了尴尬。</p><p class="ql-block"> 班级内女学友的名字多是华、琴、惠、敏、英等字居多,男学友则以金、永、生、炳、清、章字居多。显示名字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重复的情况。还有男学友王月清,女学友马家瑞,于硯庭的名字略显中性,男生女生都能通用。特别是于砚庭的名字,既文又雅。砚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好墨好砚才能研出一砵浓浓的墨汁,父母用心良苦,希望孩子能好好学习,成为有文化知识的人,传承齐鲁文明的心愿。也有几名学友的名字,是用出生地的简称来命名,我名字中的湘字,是湖南省的简称,我的出生地是湖南衡阳市,有纪念意义,故取此湘字。陆津梁的津字是天津市的简称,但天津的简称又称卫,过去叫直沽寨。如把津字改成卫或改成沽,叫起来就不那么顺口了。</p><p class="ql-block"> 曹清淮的淮字,是淮河流域,清淮老家淄博地区处于安微、河南三省交界处的淮河流域地区,故以淮字为名,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这也是我的推测,还得以清淮的口实为准。河晏才可水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父母给自己孩子取名字,还有一重意思,在名字中倾注了无限的深情和寄托,如才、智、栋、樑等很多字出现在名字中,希望孩子在成人后,才智出众,干出一番事业,能立起家来。有的父母在给孩子取名时,在名字暗含一种予预判和希翼,有的名字也取的直白,希望再生出的孩子有儿有女,家族兴旺。</p><p class="ql-block"> 通信12班有个女校友叫段志宏,我和她是天津铁五小的小学同班同学,当时,她的名字叫段连弟,毕业后,分到了不同的中学,前后有四年没见过她。考入工程学校后,我发现12班叫段志宏有点面熟,似我小学校友,但那时男女有别,稍于羞涩,没敢冒然套瓷,这一等便是40多年,直到2016年,12班学友的一次聚会,我有幸参加了,在饭桌上,我跟段志宏提及了小学是同班学友一事时,她一脸错鳄,说没有想起来,当我说起她小时候名字叫段连弟时,她才点头称是,聊起来后,我说出了妳的小学的名字,是不是父母盼望妳出生之后,再生个小弟弟,她点头称是并说,给我起名连弟以后,母亲接连着生了俩个弟弟,后才改名志宏。</p> <p class="ql-block"> 这才是奇外无奇更出奇,七二年时,工程队也是当时跟风,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我当时被选中担任编委,以工程队的工作性质、环境,工人们的干劲和涌现出的好人好事编了几段相声、对口词、三句半、天津快板等节目,演出时,受到了职工的欢迎。我写的一段关于计划生育的天津快板,至今我还能想起来:</p><p class="ql-block">竹板这么一打,</p><p class="ql-block">别的咱不说,</p><p class="ql-block">说一说计划生育好处特多。</p><p class="ql-block">张家大院有个张大哥,</p><p class="ql-block">结婚没几年,孩子生三个。</p><p class="ql-block">生了三丫头,可愁坏了张大哥,</p><p class="ql-block">连给孩子取名,那才叫隔色。</p><p class="ql-block">大的叫招弟,二的叫领弟,三的叫唤弟。</p><p class="ql-block">一通白乱活。</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段快板就是受到连弟的启示瞎编的。</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再解解学友周根来的姓名,他的姓名与我国一名建国伟人仅差一字,听起来也令人肃然起敬。我分析根来的名字与家庭人员的结构有点关系,他上面可能是姐姐,父母昐望着家中能得一子,那才儿女双全。生下儿子后,取名根来,跟着前面的姐姐就来了。如我分折正确,根来老弟的前面一定有姐姐,那也就儿女双全,全家和睦。</p><p class="ql-block"> 今天就到此为止了,写得有点眼花,手指拌蒜。离咱班学友聚会近在咫日,望学友们在天津仙人渡聚会中快活地修行一下,混个一神半仙。最后信手拈来我改编的古诗送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两鬓无奈青,</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但为相思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真个别离难,</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不似相聚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两河水</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两河水向学友们致意!</b></p> <p class="ql-block">文字:湘鹏(两河水)</p><p class="ql-block">音乐:送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