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font color="#ed2308">一、岗周村简介</font></b><br><br> (一)地理位置<br> 岗周村位于只乐镇西北4公里处,北邻大马镇贤庄村,东距鄢望路2公里,南距237国道1.5公里,地理位置偏僻,耕地面积低洼。<br> (二)人口分布<br> 岗周村下辖7个村民小组,1786人,耕地面积3477亩。<br> (三)经济发展<br> 岗周村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小辣椒为主,有少量苗木种植,主要经济来源以种植业和劳务输出为主,2018年人均收入15586元。<br> (四)气候环境<br> 岗周村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利资源丰富。<div><br></div><div> 1988年出版的《鄢陵县地名志》记载:岗周村在县城西南13.5公里,玉带河北0.5公里处。1303人,均为汉族。2401亩耕地。岗周村委会驻地。因原住周姓,又坐落在一南北土岗之上,故名。清末,周姓迁常寨,今以李、曹二姓居多。聚落呈椭圆形,面积约27万平方米,房舍布局松散。南北主街一条长600米,与四条东西街均十字相交。东南隅有5亩水坑,西有10亩苹果园。北有村办砖瓦厂。村北部有学校。以农为主,主产小麦、棉花、玉米等。</div><div> 岗周村北部地势低洼,面积约700亩,俗称后湖。相传原为一片汪洋,芦苇丛生,野莲遍地。建国后开挖泄水渠、南入玉带河,土壤几经改良,今已成为丰产田。有机井14眼。牲畜200头。汽车两部。办小学一所,在校学生280人,其中学龄前儿童40人。建砖瓦厂一座,有马蹄窑五座,年产砖50万块。鄢陵-望田公路在村东0.5公里处南北经过。</div> 岗周村牌 <b><font color="#ed2308">二、岗周村委会变迁</font></b><br><br> 岗周村委会位于只乐乡北部,北界大马乡。辖岗周一村,故名。<div> 岗周,明、清均属美化乡西营南保,民国初属敦信区,1930年属第五区、1936年属第二区贤庄乡联保,1942年属永宁乡,建国后:1951年属第六区,1958年属只乐公社,1962年属大马区,1964年建岗周大队。1965年复属只乐公社,1983年称今名。</div> <b><font color="#ed2308">三、岗周古迹——岗周汉墓群</font></b><br><br> 在鄢陵县城西南13.5公里,只乐乡岗周村西的土岗上。墓葬区南北长500米,东西宽3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葬区内有西汉空心砖墓、东汉小砖墓、子母砖墓。<div> 在岗周汉墓群的一座空心砖墓中,出土有原始瓷器一件,盘口壶二件,无领剑口缸二件(一件已毁)。原始瓷器:瓷胎酱色,青黄釉末涂到底。空心砖画像:为模印阳刻,有车马出行文图、武官吏、挂壁、山岗、楼台亭榭、龙凤虎豹、跑鹿、仙鹤等,造型优美,形象生动。(1988年,鄢陵县地名志)</div> 岗周汉墓群出土的瓷器 岗周村出土的《<a href="https://www.meipian.cn/3iaupfd0?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汉代盘口壶</a>》,现藏于许昌博物馆 <b><font color="#ed2308">四、岗周古碑</font></b>(1)——<font color="#167efb"><b>《重修玉皇阁 关帝庙 火星殿 五圣祠并金粧神像碑记》碑</b></font><div><div><br></div><div> 2020年4月,在岗周村发现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立《重修玉皇阁 关帝庙 火星殿 五圣祠 并 金粧神像 碑记》石碑一通。</div><div> 碑文整理后,可以看出,当时有李、赵、王、曹、马、刘、谢、徐、石、魏、晁、雷、翟、高、常、杨、梁、胡、孙、田、朱、郑等姓氏,岗周村呈现出多姓共存的格局,延续至今。</div></div> 《重修玉皇阁 关帝庙 火星殿 五圣祠并金粧神像碑记》碑 《重修玉皇阁 关帝庙 火星殿 五圣祠并金粧神像碑记》碑局部 《重修玉皇阁 关帝庙 火星殿 五圣祠并金粧神像碑记》碑文抄录。部分字迹已经漫漶,抄录时看不清的字,留空待补。 <b><font color="#ed2308">四、岗周古碑</font></b>(2)——<b><font color="#167efb">岗周村</font></b><b style=""><font color="#167efb">李家祠堂碑</font></b><div><br></div><div> 在寻找<a href="https://www.meipian.cn/3ezw7ot2" target="_blank" class="link"><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岗周谢氏家谱资料</a>时,偶然发现岗周李氏宣统元年(1909年)的祠堂碑。该碑断裂,分置两处,破损严重。</div><div> 合并整理碑文内容可知,岗周李氏源自三道河李氏,始祖李也,三世祖李岐麟、李岐友、李岐凤。岗周李氏,为长子李岐麟之后人,迁岗周至清宣统元年(1909年),已繁衍约13代,至今瓜瓞绵绵,家族昌盛。按25年一代推算,加上1909年至今的一百多年,李姓在岗周这块土地上,至少已经繁衍生息400余年了。</div><div> 现特抄录碑文如下,供岗周李氏后人参考。错漏之处,敬请指正。</div><div><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33333">《岗周村李□□□□□□□□》</font></div><font color="#333333"><br></font> 子孙虽远,无不爱敬其□□□□则思源出,於情不自禁耳。李氏迁居邑西南贰拾里许之三道河村数百年,於□□□□村中盖祠。其始祖公也公后,分四支肆门。二世祖有丈,夫子四,长岐麟,次岐友□□□□三道河曰岐麟,已迁居于□祠西北三里□,瓜绵椒衍,於今称巨族。岐友、岐凤贰□□□□村西,仍返葬于旧茔。□屋居者,已四十余家,盖岐麟祖之后相将也。<font color="#333333"><br></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茔中祭资,无□□□□不敬所出,及十世孙海祥,十一世孙、十一世孙治家、桂林,十一二世孙有土、晋荣,十一世孙园林、海云等□□□□四十年,钱已□□百有余,买庄林□□持祠。二世祖考以下,於岗周村,则於□□□□宗之义,不相□□庄基,八十三年,随□化□二百四十六千,作正室三楹,周围□□□□五十□所未具者而应耳,尚余钱四十千。千万付诸族人,严稽其出纳俟。</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稍有□□□□院落成,嘱余记其事於石。余於其飨祖之中,穆然想见其敦宗睦族之至意,□□□□。</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甲午科 举人 沈正坤 撰具</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童生 □戊戌 书丹</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皇清宣统元年岁次己酉□□□□吉日</div></div> 岗周李氏祠堂碑,上半部分 岗周李氏祠堂碑,下半部分,字迹模糊 岗周李家祠堂碑文抄录,方框□□为碑刻断裂或字迹模糊之处。 <b><font color="#ed2308">五、岗周古地图</font></b> 1537年的鄢陵地图,可以看到罗寨、只乐、三道河,没有记载岗周村的情况,摘录自《嘉靖鄢陵县志》,现藏于浙江省天一阁藏书楼 1772年的鄢陵地图,没有记载岗周,但有玉带河,摘录自《乾隆鄢陵县志》,现藏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 1833年的岗周地图,摘录自中国哲学电子书计划《道光鄢陵县志》 1862年的岗周地图,摘录自苏源生《鄢陵县文献志》,现藏于哈佛大学图书馆 1989年的只乐地图,摘录自《鄢陵县志》, 南开大学出版社 今日的《鄢陵地图》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div> 鄢陵老家的朋友们,你们还好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