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送教拨迷雾,教研共促水流深——常山县教研室组织全县高中语文名优教师送教活动

缪斯

<p class="ql-block">  根据常山县名优教师管理文件要求和本学期县教研室高中语文教研工作计划,县高中语文名优教师送教活动定于4月1日在紫港中学微格教室举行。 </p> <p class="ql-block">  县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常山一中的胡鸽平老师带来的是一堂关于高中语文传统文化题答题规范的复习课《如何从规范作答中得到4分》,整堂课深入浅出,有条不紊,具体体现在:一、有味道。古人说“平字见奇,常字见新”。胡老师能从平常的模拟题中找答题的规律,紧紧围绕如何规范答题展开教学过程,带领学生总结答题的步骤,绝不旁逸;选材不多,但却给人充实的感觉。二、有劲道。劲道主要体现在胡老师在具体问题情境的处理上,能做“穷形尽相”,深挖细掘,劲道十足。当学生回答问题时,胡老师借着学生的思路,逐渐将问题引向深入,能从细微处挖掘规律,于关键时见真谛。 </p> <p class="ql-block">  市高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紫港中学的柳亚俐老师通过历年高考真题,以《抓牢课本,找对方法》为课程内容,带领学生们进入高考论语阅读板块的复习。在课程中,柳老师通过自己解题、总结方法、实战提分三个环节切实有效地抓重点、解难点。以课本知识指导课外阅读,让学生不再畏惧文言阅读。 </p> <p class="ql-block">  县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常山一中的张薇老师将娱乐性较强的综艺节目《奇葩说》引入作文教学,将学生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内容做了很好的链接。本堂课以“一秒实现全人类大脑知识共享,你支持吗”的辩题入手,让学生通过一篇辩论词抽丝剥茧的分析其结构,从而为议论文写作搭出一个框架,给出指导性意见。</p> <p class="ql-block">  随后,进入名优教师微讲座环节。 </p> <p class="ql-block">  胡鸽平老师的微讲座针对自己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的缘由、经过、反思进行了一一解读。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答案中发现问题:不是我们学生看不懂材料,也不是我们学校表达能力不够好,而是学生答题不规范,造成非智力因素失分。针对这个问题,她对这道题进行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答题步骤:审清题目、构建框架、根据材料、逐一作答、调动积累、丰满答案。这一方法操作性强,学生可以在短期内掌握并予以运用。她还特别指出,最后复习阶段要回归基础,注重规范,让学生拿到应该拿到的分数。</p> <p class="ql-block"> 张薇老师的微讲座就作文“思辨能力”训练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她认为近几年议论文写作时常听到一个高频词汇“思辨能力”。所谓“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而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分析,清楚准确、明白有力的说理,是思辨能力的主要特征。怎么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呢?她结合自己的这堂课提供给大家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是不是可以从辩论赛中寻找到一点灵感,设计一个序列化的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化、操作性更强的训练。</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是听课代表评课环节。</p> <p class="ql-block">  县高中语文教坛新秀、常山一中的童亚璇老师认为,胡鸽平老师的课堂,一招一式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有限的40分钟时间里,胡老师扩充了课堂的容量:既有文言字词理解,又有解题方法步骤。胡老师反复不断渗透,强调解题步骤。胡老师注重及时捕捉学生信息,迅速判断错误之根源,讲解非常有针对性,实用性非常强。柳亚俐老师的课体现着教学最本质的内涵:“教”学生“学”。她不是把现成的答案给学生,而是通过自己做题步骤的展示让学生归纳对自己有用的学习方法。让人印象深刻的是那两位学生的展示,老师强调思维痕迹,学生讲解很出彩,互动性很强。张薇老师的课选取的切入点契合学生的兴趣。新颖的形式将趣味性和实用性统一。学生在辩论词里找到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作文考什么,究其根本就是考“会不会思考”“会不会表达”。近几年的作文材料已经弱化了审题,所以教学生如何表达显得格外重要。</p> <p class="ql-block">  县高中语文骨干教师、紫港中学教科室主任韩培正认为这三堂课有下面几个亮点:一、明晰方向,寻找规律。三位上课教师,认真研究高考真题,从近几年浙江省语文高考试卷真题中寻找高考命题的规律,通过知识点汇总的形式呈现,这样能够让学生明晰高考复习的方向,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二、认真思考,研究方法。胡鸽平老师针对传统文化阅读题概括出“审清题目,构建框架——根据材料,逐个回答——调动积累,丰满答案”答题策略;柳亚俐老师针对传统文化阅读题提炼出“寻找出处,关注思想——明确方向,概括要点——整合答案,规范答题”答题方法;张薇老师从辩论词中提炼出“明确概念——驳斥观点——归谬分析——举例论证——提出建议”议论文的框架结构。这些方法对高三学生来说,都有较强的操作性。三、讲练结合,注重成效。课堂中,三位上课教师讲解到位,但是个别环节还可以进一步完善。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能够主动融入课堂中来,真正体现高三教学是以高考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p> <p class="ql-block">  最后,县高中语文教研员郑洪根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对高三后一阶段语文复习进行了指导,要求大家在做好常规复习的同时,更要做好下面一些工作:</p><p class="ql-block"> 一是转变观念,提高认识</p><p class="ql-block"> 要真正把语文当一回事,要坚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让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还是大有可为的。</p><p class="ql-block"> 二是精心选题,做好规划</p><p class="ql-block"> 最后两个月要做哪些专项训练、课内考试几次、讲评几次、作文专题训练次数与课内指导都要合理安排好。</p><p class="ql-block"> 三是加强指导,做好帮扶</p><p class="ql-block"> 要帮学生查漏补缺、助学生订出计划、给学生留出余地、督学生落实到位、答学生疑难问题、让学生做好回归。</p><p class="ql-block"> 四是强化意识,抓好作文</p><p class="ql-block"> 要强化“训练意识”、强化“文体意识”、强化 “中心意识”、强化 “点题意识”、强化“卷面意识”、强化“材料意识”、强化“关系意识”、强化“结构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高考作文水平。 </p>

学生

老师

高中语文

答题

复习

高考

意识

作文

强化

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