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盛宴

松庐

<p class="ql-block">流动的盛宴</p><p class="ql-block">听乐小札(十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前,换了份工作。新单位距家车程二十分钟,但因为最近在修高架,绕道需要一个小时。每天早晚漫长而单调的旅程,该做些什么呢?听听古典音乐吧,一个单程刚好一张CD的时长。</p><p class="ql-block"> 愉快地决定后,先将车载音响系统作了简单的升级改造,然后回家找出一个黑白两色的大包子——迪卡之声(The Decca Sound),54张纸盒环保装CD,都是模拟时代的录音精选,足够听一个月了。Decca录音特有的深阔音场,透明度一流的秀美音色,以及华丽自然的音域平衡度,应是早晚旅程之良伴。</p><p class="ql-block"> 平心而论,包子CD的音质,跟唱片公司原先正价发行的单张相比,还是有些不同的,但在车载系统播放,这些细微差别完全可以忽略。开车时聆听,入耳的声音暖而不糊,清而不冷,所有的频率衬着深沉回响又不分人注意力的低音,能够感受到迪卡之声的独特魅力。更何况,开车听着包子CD上下班,好处实在是太多。</p><p class="ql-block"> 其一是节省空间。54张CD,整齐地装在一个小方盒内,携带存取其一是节省空间。54张CD,整齐地装在一个小方盒内,携带存取都很方便,放入车内储物箱,很是隐蔽。假如换成是50多张单张CD散落在车厢,那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灾难了。</p><p class="ql-block"> 其二是丰富曲目。古典音乐听久了,往往会由博返约,形成自己固定的趣味。就说我吧,平时听乐主要集中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和勃拉姆斯作品,再加海顿、舒伯特、肖邦、马勒等的一些经典曲目,然后找一些名指挥家、名演奏家的不同版本来比听。而精选合集的选曲,一方面质量高,头版黑胶的录音、绝版多年的录音和各类上榜的著名录音比比皆是;另一方面范围宽泛,这54张CD中,上至中世纪的素歌,下至二十世纪的现代音乐,都有选入,还能听到平时不大涉猎的冷门音乐。譬如施密特-伊萨斯泰德指挥的贝多芬作品,正是我苦寻多年未得的版本。紧接下来的,是维也纳八重奏团的演奏,我更是反复听了三个来回。</p><p class="ql-block"> 其三是产生新奇感。由于是按着CD编号来听,而包子的排序又没有规律,今天听了歌剧,明天轮到的不知是室内乐,还是交响曲,心里还真抱着小期待,答案只能等到换上新碟这一刻才会揭晓,所以经常会惊喜连连。这就好像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你不知道将会遇到哪些有趣的人和事,而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打量,你就会发现,其实这个世界的温情和美好无处不在。</p><p class="ql-block"> 其四是制造愉悦心情。专家研究指出,常听古典音乐,好处多其四是制造愉悦心情。专家研究指出,常听古典音乐,好处多多,可以减轻压力、提升记忆力、激发创造力,还可以抗抑郁、帮助睡眠,甚至还可以降血压、缓解疼痛。我觉得,伴着古典音乐上下班,一整天都会有好心情。清早,迎着晨曦,听着小提琴奏鸣曲《春天》,如沐春风,到了办公室,自然就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而且还会传导感染身边的同事。黄昏,目送落日余晖,耳边响起莫扎特悠扬的长笛协奏曲,白天如有烦心之事,此刻也早就烟消云散,待到推开家门,带给家人的,只有一脸微笑。我们不能决定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日常生活的质量。所谓的俗世幸福,不正是就这样一天一天累加而成的吗?</p><p class="ql-block"> 一个月的日子,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很快就流逝而去。每段旅程,都在享受音乐的饕餮大餐。月历翻页了,包子也听完了。于是,打开CD柜,把前些年购置的大包子一一找出来,有DG公司的,有PHILIPS公司的,有EMI公司的,有RCA公司的,有SONY公司的,还有一些音乐大师的合辑,林林总总,不下二十个,盘算一下,应该可以听到高架完工之日。近年来,古典音乐市场低迷,唱片公司不得不大量发行价廉物美的环保套装,大大造福吾辈爱乐者。而新的烦恼马上又会来到,等到桥好路通后,上下班又该听什么?怎么听?我想,只要爱乐精神不灭,流动的盛宴总会继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