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相聚欢乐青海湖

巴山夜雨

山鹰军工\作者:雷建平 一一我和一五一战友 当鱼雷快艇劈开青海湖的宁静 当信号弹在蓝天上画出彩虹 威猛的鱼雷穿透万顷碧波 飞向那遥远的靶中 这里是鱼雷海试靶场 这儿奋斗着山鹰军工 每一次试验 都使我们进步 每一次成功 都让我们激动 为了強大海军 我们精益求精 为了巩固国防 我们力量天穷 我们用普通的身躯 迎接高原缺氧和紫外线的考验 我们用满腔热血 抵御风刀霜剑的寒冷 我们用青春年华 战胜广 茂草原的寂寞 我们用无私赤诚 铸就成功 虽然我们不是军人 但是肩员的重任同样神圣一一 为了人类和平 为了国家安宁 当国泰民安歌乐升平 莫忘记 国防线上的指战员正在辛劳 军工战士的心血正在发挥作用 虽然我们默默无闻 但是制造的产品却能一一 排山倒海 地动天惊 当祖国需要人民招唤 冲上去 迸发出全部的激情 将侵略者埋葬在汪洋大海之中 而今 我们离开了"山鹰" 有人光荣退休安享晚年 有人仍在奋斗脚步匆匆 有人悄然逝去无影无踪 有人披星戴月出没在打工途中``` 尽管人生苍桑岁月无情 都下能改变我们无悔的曾经 更下能抹去一一 我们是骄傲的山鹰 我们是光荣的军工 二00七年十一月十七日写于西宁 作者:雷建平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中国青海省内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内流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和鸟岛都是游览胜地。2012年7月30日,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的遥感监测结果显示,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面积持续8年增大。2014年10月20日9时50分,青海湖海心山北侧出现“龙吸水”壮观场景。 我在圣湖等着你 2016.06.10 大雷 发表于 寻色 青海湖之恋一一我在圣湖等着你 你离开的时候没有表白 其实我懂得你的爱 你离开的时候没有道再见 其实我知道你会回来 曰升曰落 我在等待 月圆月缺 我在等待 春夏秋冬 我在等待 三十年过去了 我还在等待 我从远古走来 原本是一片静静的海 自从与你相逢后 我也有了自己的喜爱 我爱信号弹耀眼的色彩 鱼雷快艇惹得我心潮澎湃 我爱你出现在二号和码头 那儿是与你最近的平台 我爱灯火通明的厂房 黑夜里我不再孤独难奈 我爱校园里天真的小孩 他们的嗓音比百灵鸟还可爱 我爱油菜花编织的花环 芬芳里饱含着你的钟爱 我爱你严寒里你凿冰窥望 其实我也急不可待 我爱你登上南山远眺 欣赏我更多的风釆 我爱你骑着车从南山冲下来 我呀早已敝开了胸怀 我爱你"三个特别"始终不改 伴我风雨同行许多载 …… 可是,你的离开 我又回到了一片青海 所以,我在等待 我等着你早曰回来 我等着又成为情海 我在圣湖等着你 让爱重来 二〇一六年六月大雷 地形环境 青海湖 青海湖长105公里,宽63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和咸水湖,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北部,西宁市的西北部,位于东经99°36′~100°16′之间,北纬36°32′~37°15′之间。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大通山,东面是日月山,南面是青海南山,西面是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海拔3600~5000米之间。青海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青海湖水平均深约21米多,最大水深为3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离西宁约200公里。湖区有大小河流近30条。湖东岸有两个子湖,一名尕海,面积48平方公里,系咸水;一名耳海,面积8平方公里,为淡水。 气候特征 青海湖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 光照 湖区全年日照时数大部分都在3000小时以上,较青海以东同纬度地区高出700小时左右;年日照百分率达68~69%。年辐射总量在171.461~106.693千卡/平方厘米·年,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高10~40千卡/平方厘米·年。 气温 湖区东部和南部气温稍高,年均温在1.1~0.3℃之间;西部和北部稍低,年均温在-0.8~0.6℃之间,平均最高气温6.7~8.7℃之间,平均最低气温-6.7~4.9℃之间,极端最高气温25℃和24.4℃,极端最低气温-31~-33.4℃。 水分 湖区全年降水量偏少。但东部和南部稍高于北部和西部,东部全年降水量是412.8毫米,南部是359.4毫米,西北部370.3毫米,西部公360.4毫米和324.5毫米.全年蒸发量达1502毫米,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湖区降水量季节变化大,降水多集中在5~9月份,雨热同季。 大风和沙暴 青海湖 湖区大风、沙暴日数是全省较多的地区之一。每年2~4月,午后至傍晚多出现大风,且盛行西北风。以刚察为例。大风(≥17米/秒)年均47.3天,2~4月最多,平均5.9~9.3天之间,最多3月份达19天之多。沙暴历年平均为14天。重点保护区布哈河口——鸟岛区多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由于湖区海拔高,湖西风多,高空气影响极大,全年多在西风控制之下。冬春风速最大,夏秋季较小。在风力作用下,一般波浪为2~3级,最大为7~8级,全年波浪6级以上的日数为40天左右。 水温 青海湖的水温随季节而变化。夏季湖水温度有明显的正温层现象,8月份最高达22.3℃,平均为16℃;水的下层温度较低,平均水温为9.5℃,最低为6℃。秋季因湖区多风而发生湖水搅动,使水温分层温度现象基本消失,冬季湖面结冰,湖水温度出现逆温层现象,1月份,冰下湖水上层温度-0.9℃,底层水温3.3℃。春季解冻后,湖水表层水温又开始上升,逐渐又恢复到夏、季的水温。 冰情 青海湖因含水量有无机盐类,湖水冻结的温度比0℃稍低。每年从11月中旬开始,湖区气温下降到0℃以下,到翌年1月份气温为最低,全湖形成稳定的冰盖,封冰期年平均为108~116天,最短为76天,最长138天。冰厚度一般为40厘米,最大冰厚90厘米。封冰后,冰面平坦,由于猛烈狂风,往往出现裂缝和沟隙。在冬时来观赏湖光山色,满目皆白,银光闪闪。3月中旬,冰盖破裂,湖面出现浮冰,在风力作用下,形成巨大的冰山飘至岸边,最大冰山体积约10立方米,4月中旬后,湖内冰块完全消融。 鱼雷发射后,在发射台上看到的鱼雷在水下航行的轨迹线,可能你以后的回忆册中能用上,(张洪智发的图) 鸟岛   又名小西山或蛋岛(因鸟蛋遍地故名)。位于布哈河口以北4公里处,岛的东头大,西头窄长,形似蝌蚪,全长1500米,1978年以后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与陆地连在一起。鸟岛坡平缓,地表由沙土、石块覆盖,岛的西南边有几处泉水涌流。主要植物有二裂季陵菜、白藜、冰草、镰形棘豆、西伯利亚蓼、嵩草、早熟禾等。鸟岛是亚洲特有的鸟禽繁殖所,是我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是青海省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地点。每年3~4月,从南方迁徙来的雁、鸭、鹤、鸥等候鸟陆续到青海湖开始营巢;5~6月间鸟蛋遍地,幼鸟成群,热闹非凡,声扬数里,此时岛上有30余种鸟,数量达16.5万余只;7~8月间,秋高气爽,群鸟翱翔蓝天,游弋湖面;9月底开始南迁。为保护鸟类供人观赏,1975年8月建立鸟岛自然保护区,1980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省政府拨款60万元,兴建了暗道、地堡、瞭望台等设施,供游人观赏等,南北均有公路到达鸟岛。 海心山   位于青海湖中心略偏南,距鸟岛约25公里,岛形长,中部宽而两端窄,长2.3公里,宽0.8公里,面积1.14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3266米,由花岗岩、片麻岩组成,岛东缘有一泉眼,可供饮用。南部边缘岩石裸露形成陡崖,东、西、北为平缓滩地。岛上大部分为沙土覆盖,生长着冰草、芨芨草、镰形棘豆、嵩草、披针叶黄花、西伯利亚黄精等,植被覆盖度在50%以上,鸟禽集中在岛崖边及碎石滩地栖息。 满山遍野的馒头花。 沙岛   于湖东北,海晏县境内,曾是湖中最大的岛屿,长约13公里,最宽处约2.8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海拔3252米,是湖中砂垄突出水面受风沙堆积形成。1980年沙岛东北端与陆地相连而成为半岛,并围成33平方公里沙岛湖,表面均由沙砾覆盖,无植被,是鱼鸥栖息繁殖地。 金色的油菜花是那样的温馨漂亮,仿佛就在花海之中。 海西山   又名海西皮,位于布哈河口以北的6公里与鸟岛同处在布哈河冲积滩地的顶端,岛的东北缘有断层陡崖紧靠湖边,陡崖外有一近似圆柱形的岩石屹立于湖中,是鸬鹚的繁殖场所,岛上植被覆盖度在90%以上。 三块石   又名孤插山,位于湖西南,是由7块密集在一起的石灰石、礁石组成,高约17米,面积约0.056平方公里,距鸟岛、海心山20公里。岛上仅在碎石块间隙生长有牛尾蒿等。植被覆盖不到5%。 远看山鹰机械厂,美的用语言不能表达。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牛羊肥来马儿壮。 青海是祖国的一朵花,欢迎到青海来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