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课堂精准把脉 课堂课后作业融合

名师孵化工作室

主编:黄向亮(领衔人)<br>编委:苏思明(流动成员)、贺永红(流动成员)、名师孵化工作室成员、紫峰中学体育与健康教研组 紫峰中学创办于1996年,因学校座落于民间传称“泉州第一通”历史名人陈紫峰故里,为传承和发扬陈紫峰志存高远、勤奋好学、博学多才、清廉刚正的美德,故取名为“紫峰中学”。 <br> 应旅菲华侨陈妈祝先生意愿,学校于2008年增办高中,2014年3月被确认为福建省三级达标高中,2017年9月升格为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br> 学校现有在校生2885人,54个教学班,教职工217人,在编教职工177人,研究生学历15人,本科以上学历达100%。<br> 学校坚持“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秉承“严、勤、惜、守”的校训,遵循“办强初中、发展高中、特色办学”的办学思路,勠力齐心,锐意进取,高考成绩呈现超二追一的态势,“一动一静一创新(篮球、美术、科技创新)”的特色办学成效显著,一跃成为晋江市二级达标高中的翘楚,是“泉州市家长学校示范校“、“泉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泉州市安全发展学校”、“泉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示范校”、“泉州市文明学校”、“福建省体育传统项目(篮球)特色校”、“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 在社会各界享有良好的口碑。<br>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如今,紫峰中正扬帆击浪,朝着创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推进《基于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实践与反思》的课题研究,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由于紫峰中学教学工作的需要,原定4月1日举行的活动改为2021年3月30日举办晋江市高中体育与健康黄向亮名师孵化工作室市级活动,本次活动名师孵化工作室成员、课题组成员及紫峰中学体育组成员近三十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工作室领衔人暨课题组负责人黄向亮主持、流动成员及课题组成员颜依莎老师记录。<br> 活动内容主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设计融合”,由紫峰中学苏思明老师(流动成员)、王振兴老师、林成建老师、和贺永红老师(流动成员)执教,都体现出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的精神,对新教材的的课程吃透,演绎自己的精彩。教学环节设计各有千秋,教学方法各具风采,也彰显了各自鲜明的教学个性,为活动研讨及课题研讨提供了课例和范本。<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第一环节 课堂教学展示</b></font></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苏思明老师执教水平五(高一年)《足球:脚内侧踢球》</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 苏老师采用启发式指导,结合游戏、比赛法,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运用无球练习、击固定球练、2人一组相互传接球、4人一球抢断球游戏、运球接力比赛等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整堂课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全面符合学生实际,重点突出,教学效果良好。体现出了“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落实,也印证“至善体育 至善课堂”教学主张的理念和观点。 听课者教师给于苏老师的评价:教学态度真诚、热情、和蔼,教学语言到位,能合理运用讲解、提示、激励等语言,合理分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既有利于教师调控课堂,又有利于学生锻炼和学习,教学目标基本达成,学生练习练有所得、学有所获。 <font color="#b06fbb">王振兴老师执教水平五(高一年)《篮球:胸前传接球》</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王老师本课采用讲解示范教学法,再结合以往所学技术进行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采用练习法,使学生在多次练习中掌握技术;用演示法,使学生的练习成果得到表现和肯定;还采用了正误对比法、激励表扬法、小组合作、自我展示、师生互动、教师评价、互相评价等等。使整堂课能围绕“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而展开,做到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教学良好。 听课者对王老师的评价:教学基本技能扎实;动作示范标准,教学态度真诚、热情、和蔼,亲和力较强,教学活动有特色,练习方式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突出,容量适当,练习充分,负荷适中,各项练习内容目标具体、适当、分层次,学生活动充分,为目标服务,达到了锻炼身体和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font color="#b06fbb"> 林成建老师执教水平五(高一年)《蹲距式起跑》</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林老师本课能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结合高一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整节课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设计巧妙,具有很强的实效性。课堂中从激发学生的蹲踞式起跑的“退、蹲、跪、移、抬、蹬摆”的学习动机入手,紧扣蹬地摆臂、起动迅速以及控制蹬地后的上体的抬起速度等几个环节上展开教学,重点解决蹬地摆臂无力、重心前移不够、过早抬起上体等问题,课堂中展示着林老师鲜明的个性魅力和扎实基本功,着重以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为出发点,采用比较独特的教学策略解决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达成课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font color="#b06fbb">贺永红老师执教水平五(高一年)《排球:正面双手垫球》</font>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错误动作演示,集中纠错,让学生更清晰动作细节能决定控球能力,更好地把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在实战中的应用。 贺老师在课堂中注重培养了学生的正面双手垫球的技术动作和素质练习,教学目标明确,切合学生的实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各教学环节联系紧密,过渡自然流畅,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得到了优化,创设的教学过程,采用的分层教学和互助学习小组的方式,也启发了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的思考中进行学习与练习,练中思考,学中思维,学中得到提升,贺老师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着、引导着学生在课堂中去充分展示自己的运动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与练习过程中去感受学习排球的乐趣并易于积极主动地获得成功,学生兴致勃勃的学习情绪、跃跃欲试的举止让我深受感动。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 第二环节 课堂诊断研讨</font></b></h1><div> 研讨中,通过执教教师的自我评析、听课教师相互探究等环节,引导教师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延伸(作业)、收获与反思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梳理归纳。授课教师能及时记录并反思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全体与会教师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形成了良好的教研风气。</div> "学无止境、研无止境", 相信通过搭建这样一个互相学习、资源共享、共同进步的交流学习平台,既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学习,激励教师不断地探索,激发了教师互助学习研究的热情,让教师们积累好的经验,同时反思存在的不足,促使团队老师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使团队老师的工作和业务能力逐渐成熟起来,为以后的教育教学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第三环节 课题项目研讨</font></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课堂教学的预案和任务如何细化进行展开讨论</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第四环节:专题讲座</font></b></h1><div> 工作室领衔人黄向亮专题讲座《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从作业设计的基本要素(评价要点)、重要性与可行性、设计理念与思路、设计建议和反思、案例说明等等进行阐述与分析,引导与会老师对体育作业设计有明确的理论基础和具体思路。</div> 讲座后,工作室领衔人黄向亮作总结。教学路漫漫,携手齐向前。一场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工作室与学校之间的互动交流,也进一步发挥了名师工作室在体育教育教学上的引领辐射作用。我们会继续共研,共享,抱团成长;同心,同行,共筑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