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碑林区实验小学党支部积极开展了各项党史学习教育。3月31日,学校党支部邀请侯金平老师为党员教师做了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是——谈谈毛泽东同志的《反对本本主义》。</p> <p class="ql-block"> 《反对本本主义》(原名《调查工作》)是毛泽东在1930年为纠正当时中国共产党内部所出现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重要篇章,那时的“教条主义”被称作“本本主义”。这篇文章后来不幸遗失,直到1961年初才失而复得,是毛泽东非常钟爱的一篇文章,是奠定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基础的一篇极为重要的文章。</p> <p class="ql-block"> 失而复得的经历、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哲理,值得我们用心回味。</p> 历史背景 <p class="ql-block">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红四军党内教条主义思想逐渐占据统治地位,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倾向一度比较盛行,致使许多正确的主张无法得到有效执行,党内团结也受到了极大破坏。随着中央的九月来信,历时两年多的红四军党内分歧和斗争基本结束。毛泽东吸取党内分歧和斗争的深刻教训,准确把握住了教条主义的根源,以调查研究为出发点和基础,总结了那个时期的经验。</p> 主要内容 <p class="ql-block"> 《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从调查研究切入,讲的是调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文章通过七个部分阐述了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而解决中国问题的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p> <p class="ql-block"> 开篇阐明调查的重要性,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鲜明立论,指出要“注重调查,反对瞎说”,言简意赅,却直指问题中心。</p><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论述调查的目的,提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第三部分至第七部分论述调查的方法,其中第三部分从反对本本主义出发,指出本本主义存在的社会基础、危害及解决办法。</p><p class="ql-block"> 第四部分阐述了离开实际调查产生的危害,认为其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p><p class="ql-block"> 第五部分从当时的社会形势出发,提出如何开展社会经济调查,指出其目的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制定正确的斗争策略。</p><p class="ql-block"> 第六部分提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p><p class="ql-block"> 第七部分提出调查的技术方法。</p> <p class="ql-block"> 《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包含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雏形,提出了我们党的“思想路线”问题,而且在于阐述了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问题。刘少奇同志曾经这样说过:《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提得非常尖锐:调查研究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必须坚持的”。</p> 致敬伟人 <p class="ql-block"> 《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人正确看待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把握中国实际的科学思想路线,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p><p class="ql-block">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毛泽东无疑是一座高山仰止的丰碑。他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飞跃,创立并不断发展完善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面对如此伟人,侯老师忍不住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其远见卓识、韬韬的智慧与谋略,值得我们不断传颂。</p> 现实启示 <p class="ql-block"> 虽然这篇文章已经发表91年了,但是重温《反对本本主义》,对我们在新时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进一步做好我们的各方面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p> <p class="ql-block"> 主题讲座时间有限,但是党史学习教育没有终点,并将会贯穿于2021年全年。学校党员教师会继续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统筹兼顾,保证工作学习两不误,沉下心来学,联系实际学,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出坚强党性,学出信仰担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撰稿:杜晓轩 审核:缪明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责编:杜晓轩 核发:张 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