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城学区大峪中学研学旅行 把课堂搬出学校,走出象牙塔,不囿于书本,不桎于课堂。我们借助研学旅行的契机,扬起“三项文化进校园”的大帆,一同走出校门,奔赴自然、去拥抱乡土乡情,畅游文化历史,深入乡土民俗,感怀经济社会发展,以愉快的心境,通过以游兼学、学游相济的方式,开阔视野、增智启慧、涵养德行,促进学习和成长的第二次飞跃!<br><div> 2021年3月31日早上大峪中学部分师生整装待发前往南响堂寺,中国磁州窑历史博物馆,磁州窑富田遗址进行参观。</div>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这次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玩与参观,而是一次拥抱历史、品味人文的文化出行。</p> 第一站:南响堂石窟:<div> 响堂山石窟分布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鼓山上。响堂山洞窟深邃,山上的石头石质坚实细腻,对之拂袖就能发出铿锵之声,故而得名“响堂山”。</div> 响堂山石窟、佛像其雕艺承前启后,是我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从大同云冈到洛阳龙门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研究我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及书法艺术的重要宝库之一。 中国的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已闻名遐迩,而集整整一个朝代的精髓,代表皇家意志将佛教石窟艺术与帝王形象及陵寝相结合的中国第五大石窟——响堂山石窟则不为人所知晓,湮没在历史的长河和现代的尘埃中。作为家乡的艺术瑰宝,学生们一定会宣传和发扬文化传统。 第二站:中国磁州窑历史博物馆-感受黑与白的艺术魅力<div> “作为家乡的传统文化遗产,磁州窑诞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规模最大、年代最为久远、流传时间最长的民窑......"通过讲解学生们对于磁州窑的发展历史以及古代陶瓷的制作工艺和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div> 在这里,学生们参观了各式各样的磁州窑作品,在参观的过程中被造型优美、做工精湛的瓷器所吸引。 第三站:中国磁州窑富田遗址<div> 磁州窑是中国北方一个巨大的民窑体系,是中国民窑的杰出代表,具有极为鲜明的民窑特色;它传播广泛,影响深远,蜚声中外,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有重要地位。<br></div> 师生们认真听老者讲述当地磁州窑的制作和成型过程。 触摸历史的记忆,时代的苍桑感使我们更对磁州窑产生一种久违的眷恋与心灵的洗涤,这种苍桑感使我们内心自发的要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最后,师生们共同体验水土融合的制作工艺,感受磁州窑的千年魅力。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史铺就在馒头窑的每一块笼盔中,坐落在响堂山的每一片石板上,沉积在博物馆的每一个瓷器里,等待着你去抚摸,去丈量,去寻觅。感受历史,品味文化,不亲历,不知道家乡的辉煌过往,不懂得华夏的博大精深。<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