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奇理县增头寨“祖基”遗址

错问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祖基”与上寨的视觉关系</p> <p class="ql-block">  近年,随着增头寨“祖基”遗址的发现与神秘,越来越多的专业机构、文化研究爱好者慕名而来,也几次与它擦肩而过。</p> <p class="ql-block">  “祖基”位于上寨东南约2至5公里范围的树林中,当地人对它也无明确的解释,说数量有三四十座的、七八十座的、一百多座的都有。但比较认同的是,“祖基”这个汉语写法,是羌语的音译。“基”,是“房”、“房屋”的意思;“祖”,是“土”、“泥土”的意思。也就是说,“祖基”是“土房”、“土房子”、“土房屋”的意思。这种解释源于当地年长者对晚辈的口述历史,说“祖基”所在的地方,原来是土地肥沃,适宜种植青稞、荞麦、油麦之类的农作物。换句话说,就是当时的农耕时代,为守护庄稼而修建的相对矮小的“土房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塌方的山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同行者</p> <p class="ql-block">  那“祖基”是什么样呢?怀着一颗猎奇的心理,早点眼见为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祖基”侧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祖基”正面</p> <p class="ql-block">  奇了!原来是隐蔽在树林里的石头房子。也怪,或房顶,或墙角,长有大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祖基”房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长的大树</p> <p class="ql-block">  另一种说法是“祖”的发音,相似于龙溪(现汶川县境内的羌区)一带“桌”的发音,含“水”的意思,即“祖基”就是“逐水草而居”修建的居住场所。此处,也有水源地,通俗称“海子”,现在叫“干海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干海子”</p> <p class="ql-block">  第三种解释是说这些以“石块”、“石板”为主要材料的石构房屋,是与汉代文献记载的“依山而居,垒石为室”的羌族建筑技艺有关系。</p> <p class="ql-block">  这些奇特的石头房子到底是什么呢?一行人对其中的四座“祖基”进行了室外、室内、周围环境的观察。总体来讲,相似度高,差异较小。主要特征:</p><p class="ql-block"> 1、单室,室内面积10平方左右。</p><p class="ql-block"> 2、取材为石,未见木。</p><p class="ql-block"> 3、有门矮小,进内下沉。门外有“锁”孔,外开内不开。</p><p class="ql-block"> 4、室内可站立,石材伸臂盖顶。墙体有采光孔,有方龛。未见早期生活痕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进内下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锁”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采光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石材伸臂盖顶</p> <p class="ql-block">  综合材料、形制等因素,这样独特而神奇的石构建筑引起了随行人的兴趣,大胆提出了“石棚建筑”、“半地穴式石棚建筑”的称谓。什么是“石棚”,学者们看法不尽相同,有的说是古人类居住的洞穴;有的说是世石坟墓,意义如同埃及的金字塔;有的说是一种宗教祭祀建筑物;有的说是古代氏族举行各种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放松一下,看看风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祖基”附近的水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寨</p> <p class="ql-block">  说了半天,最核心的,最最关键的,最最最敏感的——断代话题,还得从“祖基”是先有“树”,还是先有“房”说起。</p> <p class="ql-block">  先看看古老的村落,有的就不一一说明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下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上寨</p> <p class="ql-block">  综合分析慎重提出“上限为秦汉战国,下限为明代”的设想。主要依据:一是“祖基”的建造工艺相对于现存的老房屋较差,可能是早期构建。二是从人类迁徙的规律来看,居住场所一般“由高到低”。三是与当地人称为“窑人坟”的石棺葬形制有时空上延续的关联。</p> <p class="ql-block">  徒步在山路上,穿行于松树林下灌木丛中,时有小雨飘落,但谜团一个接一个。</p><p class="ql-block"> 增头寨的“祖基”是不是独有?眼前这样数量多的以聚落形式出现的“祖基”,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这里也有很多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当然,风景还不错。减轻一点奔波的疲惫,来一点云开雾散的惊艳。</p> <p class="ql-block">  正如三星堆没有发现文字之前,不好说一二三一样,“祖基”的功能,也只好想一点说一点,就让它永远充满神秘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看护庄稼的临时劳作场所;上山打猎采药的休息场所;寨子传染病人的隔离场所;扣押有罪之人的监舍场所;躲避战争伤害的避难场所;古代先民捕猎豹子的场所;羌戈大战中戈基人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静下来想想,我们是在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古代人的遗存,用现代人的思维去揣摩古代人的精神,这,本身就是一件很累很累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不管怎样,“祖基”遗存是客观事实,它涉及到世居的先民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如神山的灵现,庇佑着这方水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