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驾有礼 话三国

三姨娘

<p class="ql-block">【别驾有礼 话三国】别驾是汉朝实行的一种军政官职,又名“从吏史”为地方州刺史的佐史,相当于现在的纪检委秘书长,官职尊贵且职务高于所辖地方行政要员。别驾顾名思义“另乘坐一驾车”随刺史一同外出巡查地方工作。</p><p class="ql-block">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被曹操追得无处安身之际,窃获益州使者别驾张松回蜀复命的消息,为获取张松的信任和归顺,先后两次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别驾宴】……;从此开启刘备与诸葛亮在隆中对所策划的三分天下建国兴汉之伟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别驾有礼 话三国】据野史记载关羽接到迎接别驾张松命令之后,亲自出寨十里在官道上等候,夹道欢迎张松进入中军大帐。大摆宴席三天,军中所有官员轮流陪酒庆贺张松的到来,名曰【别驾贺宴】,每日宴会未时开始直至亥时结束,每宴菜谱共由18道川菜6道巴蜀小吃组成,每菜上桌前必有一舞或一曲演奏助兴,每日餐食都不重复,尽显对别驾张松的尊重和仰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别驾有礼 话三国】凭什么用这么高的规格接待一个名不经传的地方官员呢?</p><p class="ql-block"> 张松蜀郡人,在益州(当今巴蜀及部分云南地区)是家喻户晓的旷世奇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有“神童”的美誉,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巴蜀网红”。张松相貌粗俗到什么地步呢?据民间传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别驾有礼 话三国】据民间传说——</p><p class="ql-block"> 额头尖宽目炬似灯笼,</p><p class="ql-block"> 堰鼻露齿俗称地包天。</p><p class="ql-block"> 身形五尺矮胖跛脚腿,</p><p class="ql-block"> 张口粗桑似铜鼓轰鸣。</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别驾有礼 话三国】张松一生 放浪豪气酒量过人,遍览天下史书遗迹,恃才傲骨胸有鸿鹄,有读书过目不忘的过人本事。后世传说白天看到他如见凶神天棒,晚上看他如碰孤魂野鬼。不甘埋没的张松一心想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暗地寻求天下英雄投靠,怎奈以貌取人的曹操一看见他就倒吸一口凉气,我是遇见无常恶鬼了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别驾有礼 话三国】听杨主簿说益州牧刘璋派使者来相府述职,没想到这个主长的丑陋就不说了,说起话来趾高气扬夹枪带棒,他那是来向我曹操述职求归顺的,动不动就拿我的过去开涮,明夸暗讽你以为你是谁啊?</p><p class="ql-block">你猜这个主是怎么说的——</p><p class="ql-block">后面我们接着再继续唠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别驾有礼 话张松】张松是叛徒吗?网上沸沸扬扬,几乎一边倒张松就是一个有知识的“大叛徒”。如果你能穿越到那个时代,你是一个智商情商都很高,有理想有抱负的一方大员你还认为张松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叛徒吗?你还认为张松因为背叛主人全家被处斩大快人心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别驾有礼 话张松】现在来谈公元前2500年的中国上古文明大家都有一个比较全面而统一的认知和评判,这里我只想谈谈我的感知,尽管局限性很大全当话唠一下。公元前2500年里有史可证的史书典籍和传说遗迹等史料都在记录和传承———顺应天、地、人的自然规律是大学问大智慧,效法天地以获取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由此我觉得张松不是叛徒,他的死是为他个人的价值观和志向去赌去付出生命是值得的,可以说士为知己者死用在他身上再恰当不过了。当然换作我是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我没有那个胆不说更不敢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别驾有礼 话张松】有人会问他张松是益州牧刘璋的手下,他凭什么要投敌卖国?这是一个好问题。请问客官刘璋的地盘是谁的国?再往大的问一下东汉末年汉献帝还在,又没有改朝换代他张松叛什么人的国?说张松投敌我觉得情有可原,有人又会说你这是黑白不分,为张松开脱罪责。众所周知公元前200年秦灭建汉在中国的大地上有几年不发生战争?从西汉到东汉后面200年是不是战争不断民不聊生?那个时代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知识分子一心想干一番大事的人肯定不止他一个,只是很多人没有这样机会没有实力罢了,贴标签批判别驾张松有失偏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别驾有礼 话张松】如果益州牧刘焉刘璋父子勤政爱民,为东汉末年复兴汉室拨乱反正的话,我认同那个时代的张松的确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叛徒;当然从当下的历史评判观出发,能不通过战争实现政权更迭少死人而导致改朝换代无疑是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别驾张松不但没错还值得表扬。其次我们也不能用当下职场的道德观去评判和推断张松人品和行为,比如推断出他是为了找一个自己认同的老板而背信弃义出卖老板的结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别驾有礼 话张松】简单的对比都是伤害。客官你们说呢?我的观点是:历史就是历史不可能从来,人见人智可以参考和借鉴,张松是不是叛徒的评判已经不重要了。</p> <p class="ql-block">【张松献图 话三国】史传东汉末年,益州牧刘璋部下张松官拜别驾司职,卖主求荣私自将绘制的西蜀山川地图及民生军情献给刘备。事实上张松献图真的是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吗?那么真正促使张松献图的罪魁祸首又是谁呢?请听我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张松献图 话三国】话说公元184年中原大地黄巾起义四起,东汉朝政先有宦官干政民不聊生,皇帝大权旁落已无力管辖地方军阀势力;后有外戚权臣把持朝政后宫祸起萧墙,前后十多年汉灵帝虽有重整山河治理朝纲之愿,怎奈朝野上下暗流涌动只能趋势求全。面对外有黄巾造反之祸,内有党宦权利之争已是水火不相容,此时皇室宗亲刘焉上书灵帝修改中央与地方官吏的管辖制度,即将汉朝历代的监察刺史制度更改为州牧制度,通过中央外派或直接任命州牧官员直接接管地方郡县军政大权,并节制太守和县令各级官员以期督促各地方政府全力镇压黄巾起义军。原来的三级国家官吏管理体制变成了四级国家官吏管理制度,长期的战乱更因为有了这个制度,加速了全国各地军阀势力做大做强,名正言顺的招兵买马自立草头王,从而正式宣告东汉中央政权名存实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张松献图 话三国】那么出这个馊主意的人就是大家熟悉的西蜀郡【益州牧】刘焉,公元190年汉灵帝刘宏驾崩前他主动申请去西蜀,名为天子镇守西域边陲,实为保全自我躲避朝廷党宦之争,顺势做了第一任益州牧雄霸一方,公元194年死后由他的儿子刘璋接续他的职位管理西蜀。</p><p class="ql-block"> 只可惜身为皇室贵胄的刘氏父子不思兴国利民之仁政,以匡扶汉室为己任,反而强取豪夺压制地方异己势力,令蜀地有志之士及益州本土名门旺族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客官!你可知当时的西蜀疆域有多大吗?那可是一大块肥肉啊,益州地势险峻,沃野千里,民殷国富,按今天的地理划分包含四川盆地,重庆、云南北部等地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张松献图 话三国】张松其人: 蜀郡人,</p><p class="ql-block">额头尖宽目炬似恶人,</p><p class="ql-block">鼻堰齿露俗称地包天,</p><p class="ql-block">身材矮小还不满五尺,</p><p class="ql-block">声音洪亮如铜钟轰鸣。</p><p class="ql-block">可谓人未到声先到,形象丑陋还一瘸一拐,天生恃才狂傲且过目不忘。后世传说白天看到他如见凶神恶煞,晚上看他如碰孤魂野鬼。难怪曹操听杨修说他看了一遍《孟德新书》就能倒背如流,就立马叫人将自己写的这本兵书尽数焚毁;后见面听他无端讥讽自己历来所犯过错更是厌恶至极,本想杀他泄愤又怕毁了自己一世爱才美誉,在谋士们的劝解下随后将他棒打羞辱出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张松献图 话三国】别驾张松满以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名士无不争相投靠,以求施展才华开创一世英名。本想献图曹操成就其霸业,结果曹操硬是没有看上他的才智和能力,以貌取人又无礼贤下士之礼遇。如今落得如此下场悲愤交加,曾经夸下海口请兵曹操助力攻打汉中张鲁的他无法回去向老板刘璋交差,只好寻思另投他人来保驾益州的平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张松献图 话三国】自春秋战国以来,深知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之道,密探间谍各显神通。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刘皇叔和军师诸葛亮派出密探获知别驾张松出使许昌面见曹操受辱而归,在其回蜀的归途中先差赵云到襄阳迎候接驾,又嘱托关羽在秦楚古道现今湖北荆门境内军营内盛情款待张松,并安排明医医治好张松顽疾。紧跟着刘备又亲率文武百官出城迎接,连续三天按照蜀人口味安排美食佳肴名曰“别驾宴”以此表示对张松的尊敬。不谈国事,高逼格的接待搞得张松诚惶诚恐,感动得不要不要的。三天后刘皇叔又在十里长亭再次大设“别驾宴”为张松饯行,离别之时为其牵马坠蹬方才说出心里话“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望先生日后为备效力”。张松深感遇上明公贤主,盟誓追随刘备立匡扶汉室之志,内助谋取西川,北图汉中,直捣许昌的宏图伟业。随即献上自己凭记忆画好且标注军机秘密的蜀郡山川地理图,为成就刘备建立蜀国霸业立下头功。</p><p class="ql-block"> 张松献图的故事评价众说纷纭,一代蜀中奇才浪子及其家人最终为刘备舍身成仁,可谓士为知己者死,也可谓是为了西蜀黎民百姓寻求贤达明主而英勇就义的。</p><p class="ql-block"> 请问客官你怎么看?</p> <p class="ql-block">【张松献图 话三国】张松献图的故事评价众说纷纭,一代蜀中奇才浪子及其家人最终为刘备舍身成仁,可谓士为知己者死,也可谓是为了西蜀黎民百姓寻求贤达明主而英勇就义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别驾有礼 戏说三国】传说东汉末年中原大地黄巾军起义四起,四方军阀割据年年战乱,民不聊生国将不国。时值三国初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征剿和收服近三十万青州黄巾军名声鹊起,高举匡扶汉室大旗号令天下,继剿灭割据北方最大的袁术袁绍军阀后,又进军西北平叛西凉军马超收复西凉,为魏政权平定中原大后方以及南下征讨第二大军事集团东吴孙权奠定夯实的基础。公元212年恢复争霸天下元气的曹操为离间吴蜀联盟,南下一举攻下荆州三郡斩杀关羽,自此斩断自赤壁之战吴蜀联盟根基,无险可守的刘备无奈西进汉中,力求与西蜀刘璋合力抵御“名为汉相,实为汉賊”的曹操征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别驾有礼 戏说三国】身为汉室皇亲国戚后裔的刘备一生命运多舛,前半辈子先后委身于地方各大军阀势力以期建功立业直达汉庭;先有武将”关张结义”盟誓振兴汉室,后有文臣卧龙诸葛亮谋划三分天下之志,几经周折通过攀附曹操势力,获得面见已成傀儡的汉献帝从而获取皇帝钦定的汉室正统身份"刘皇叔"之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别驾有礼 戏说三国】为开创蜀汉政权谋得一席之地,刘备为对抗曹操围追堵截不得不东征西伐颠沛流离,山穷水尽几近全军覆没。恰巧获悉西蜀郡守刘璋派遣手下别驾张松出使曹魏大营,面见曹操欲商讨归降事宜,谁知事与愿违有诗为证——</p><p class="ql-block">阿满不识术,棒打羞张松。</p><p class="ql-block">皇叔别驾宴,笑分西蜀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别驾有礼 戏说三国】落魄回蜀的张松半路上受到退守荆门的刘备及上下群臣隆重的接驾宴请,离别时刘备依依不舍出城十里长亭再设【别驾宴】饯行,一向恃才傲物自命不凡的别驾张松非常感动,凭自己特异的记忆功能将有关西蜀地理行程、山川关隘、府库钱粮等秘密尽书图中,【张松献图】为刘备最后三分天下,里应外合夺取蜀郡立下汗马功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国大事件列表】</p><p class="ql-block">公元(184年)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汉王朝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p><p class="ql-block">公元(189年)皇室外戚势力与宫廷宦官势力火拼同归于尽,凉州军阀董卓乘势进入洛阳,废少帝刘辩另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独霸朝纲。</p><p class="ql-block">公元(196年)曹操奉立东行的汉献帝于许昌,借由朝庭名义来征讨各地诸侯,先后破袁术、灭吕布、降张绣、逐刘备,在军阀混战中称雄一方。</p><p class="ql-block">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大败袁绍,平定河北和收抚边塞夷狄,统一中原北方。</p><p class="ql-block">公元(208年)在兵败赤壁之战后,曹操为确保南下征讨东吴和刘备以解后顾之忧,借西凉军阀马超反叛之际,先后消灭关西十一部地方武装平定西北,从此为魏政权改朝换代奠定基础。</p><p class="ql-block">公元(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加封为魏公,几年后曹操再次南下夺取荆州多郡,大有攻吴伐蜀之势。</p><p class="ql-block">公元(220年)曹丕取代汉献帝称帝中原,与东吴孙权和西蜀刘备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p><p class="ql-block">公元(263年)蜀后主刘禅降魏灭国</p><p class="ql-block">公元(280年)司马懿后裔灭魏改晋后,西晋消灭吴国,相隔60年后三国归晋一统天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