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什么是教育?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p><p class="ql-block"> 回首10的教学生涯,唯独教授2-2班的数学教学的几年,带给我的感触最多,对教育的真谛感悟更深刻:和教育有关的任何问题,最好的解决方式是用爱,是鼓励,是更多的关注!</p> 良好习惯促习惯养成 <p class="ql-block"> 那年的春天,班级的微信群里,家长间经常交流的是解决孩子们之间打架的问题,孩子们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会发生矛盾,甚至升级为动手。其中以王少峰同学最为频繁,被班里的孩子戏谑为“打架大王”。在他的带领下,有五六个男生效仿,他们之间只要因为“你把我的铅笔拿走了,没有还我”这样的问题,就要用动手来解决。</p><p class="ql-block"> 难得的是家长都很明事理,也都能相互理解!在微信群里经常交流的是沟通解决问题,教育孩子,很快就烟消云散,一片祥和了。</p> <p class="ql-block"> 要想改善这种状况,必须先从问题最多的孩子着手,然后以点带面,相互影响,从而得到改善。于是,就王少峰的问题,班主任王芳老师多次进行家访,我是经常与王少峰的家长打电话沟通,沟通教育方式,沟通孩子身上的问题。在课堂上,我会借机组织学生辩论“打架是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吗?”,“最好的解决问题方法,你认为有哪些?”等;在教育上,我坚持鼓励的原则,当发现他们有进步时,我会及时表扬并肯定,放大优点,淡化缺点,引导全班学生进行集体鼓励,鼓励他们坚持下去。</p><p class="ql-block"> 家长在不断叮咛,教师在谆谆教导,班级日常氛围越来越和谐。在这和谐气氛的影响下,王少峰不再以打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以沟通来解决问题了;其他孩子们的表现也越来越好,打架的频率在迅速地降低。孩子们眼神也逐渐明亮起来,慢慢地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明辨是非,自我管理能力也在逐步提高!</p><p class="ql-block"> 在二年级上学期,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在班里打架的现象几乎销声匿迹了!</p> 家校合力抓学业提升 <p class="ql-block"> 当我刚刚松了一口气时,令人头疼的问题接踵而至!</p><p class="ql-block"> 2-2班有个叫路晨阳的孩子,因为先天不足,走路不稳,上课经常自顾自的说话、下座位或者上厕所。因为他的身体的原因,所以家长和老师就格外地照顾他。而这种照顾让他有点肆无忌惮了,当他不遵守课堂纪律时,我的提醒都会引起他的叛逆,他会高声说话,或者故意弄出声响,或者躺到地上,甚至发脾气打滚。在这种时候,我如果好言相劝,只会让他更坚定自己的做法。课下,我就他的问题,和其他老师交流,发现他在其他课上也是这样。</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他的行为竟然影响了那几个刚刚有进步的同学。他们把自己旺盛的精力转移到做小动作、说话和传纸条上,课堂作业也不能按时交上来。于是,我冷静下来,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最后的答案是多关注,多鼓励,多帮助!这次问题的重点主要是在学习上,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家校形成合力;要想家校形成合力,就必须和家长进行深入地沟通。</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电话联系,沟通学习问题。我给这几个孩子的家长一一打电话,尤其是与路晨阳的家长联系最为频繁。先沟通孩子在家里的完成作业的情况,再阐述课堂上的表现,就孩子身上的突出问题进行交流,并向家长提出对策和建议。当家长发现老师是在真诚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时,就坦诚交流并达成共识,配合老师做好家庭教育。</p><p class="ql-block"> 其次,利用家长会,进行家校合育。家长会上,我和家长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交流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强调学习态度和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沟通家庭教育,沟通家校合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p><p class="ql-block"> 最后,在课堂上,鼓励式教育要坚持。当发现他们取得一点进步的时候,我就及时在班里进行表扬,并奖励小奖状,强化正确的行为;以平常心对待他们在学习上的错误,摒弃惩罚,多些肯定,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我还发动已经学会的孩子当小老师,给他们解疑答惑,帮助他们逐步跟上集体的步调……</p> 努力中见惊喜变化 <p class="ql-block"> 在不断地努力和期盼中,我终于看到了他们的进步!课余时间,我抽空就和王老师交流这几个孩子的近期的变化情况:路金儒和杨京桥,上课能够坚持专心听课了,甚至还回答问题了,课堂作业能够按时交了,作业的正确率也在提高;王少峰和王泽霖在提醒之后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但是课堂上仍然不能够严格地遵守课堂纪律,需要帮带;路晨阳课堂上端坐听课的时间越来越长了……</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路晨阳的变化,更是让我欣喜。课堂上,他努力地坐端正,努力地认真听课,现在已经能够跟上正常的课堂节奏;课堂上,他能够高举右手,争抢着回答问题了……即使因为走神没有听懂,他也能够在我提示之下,补上漏掉的内容;即使当他不顺心发脾气时,也愿意听进我的建议,重新融入课堂……</p> <p class="ql-block"> 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高举的小手,看到他们认真学习的样子……这时,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新教育倡导构建理想的课堂,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跟随新教育,我们就要放平心态,怀着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的心态,静待花开:虽然会一地鸡毛,但我仍然会微笑前行;虽然要不辞辛劳,但我依然会勇往直前;虽然要无悔付出,但我依然会坚守岗位,坚定信念,做一名好教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