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结束了大同周边的游览,继续西行,去寻找长城与黄河握手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清晨,在大同宾馆用早餐后,我们便立刻开车出发。今天的目标是寻古长城杀虎口关。</p><p class="ql-block"> 从大同市区出发,要走109国道,再上S30高速路,孙启庄到右玉县杀虎口村,行程130公里,两个小时即可到达。</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杀虎口</span></p> <p class="ql-block"> 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境内,是晋、蒙两省的交界处,北倚古长城,西临苍头河。</p><p class="ql-block"> 杀虎口两侧高山対峙,地形险峻,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有着开阔的苍头河谷地。所以这里自古就是南北的重要通道。因为地理位置特殊,右玉县内的长城修建较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古长城的雄关要隘。这个<span style="font-size: 18px;">闻名遐迩的一代</span>雄关,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杀虎口关古称参合口。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刺南侵,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自从明朝隆庆五年,蒙汉“互市”以来,化干戈为玉帛,杀胡堡、得胜堡、新平堡(天镇)马市重新开放。 1925年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进驻“杀胡口”,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促进中原地区与塞外的贸易,正式改名为“杀虎口”。</p> <p class="ql-block"> 两千多年来,虽然“杀虎口”战火绵延不断,但清朝以后这里成了“走西口”的必经之路。“走西口”中的西口即是杀虎口。所以早年就有“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的说法。</p><p class="ql-block"> 杀虎口是历史上的重要税卡,是中原与蒙古、新疆、俄国贸易的重要关口,明清时期,杀虎口还成为晋商的补给地和主通道。</p><p class="ql-block"> 作为古代的军事要塞和边贸重镇,杀虎口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p> <p class="ql-block"> 我们对杀虎口,可说是慕名而寻,今日一见,并未失望。这里有修缮比较规范的杀虎口景区:笔直的公路,宽敞的停车场,建有县博物馆、游客中心、卫生院等配套设施均在附近。</p><p class="ql-block"> 首先看到的是公路一端的杀虎口长城城楼。由于疫情原因,另者季节已到旅游淡季,几乎没有游客。我们径直走向城楼,并登了上城墙。看得出城楼和城墙,应该是近些年按原规制重新修建的,只是重修城墙的长度也就在一、二公里左右。</p> <p class="ql-block"> 走在城墙上,放眼远眺四周,才实际感悟到难怪当年的杀虎口关,能拒敌于关门之外,确有地势!确有气势!</p><p class="ql-block"> 城墙外可看到<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有大片的收割完庄稼的黄土地,有成片的树林或树苗,有忙碌的农民劳作在打谷场上,还有</span>往来在公路上的各种车辆,……。走到城墙尽头,是一个方形垛子平台,站在这里朝着城墙延伸方向看去,发现古城墙的遗迹,那是随时都有可能倒塌的,用黄土垒垛起来的较高土墙,城墙遗迹上没有砖的痕迹。右手侧远处似有旧城墎、城堡。</p> <p class="ql-block"> 平台外的城墙遗迹。</p> <p class="ql-block"> 这是拍照的杀虎口简介,很有保存价值。</p> <p class="ql-block"> 右玉县博物馆就建在这里,馆前广场上立有康熙皇帝1697年(康熙三十五年)的西征铜雕像。康熙皇帝西征归来在杀虎口停留。可见,当年清王朝非常看重杀虎口等边关要塞。博物馆工作人员热情欢迎我们进馆参观,馆内陈列虽简单,但很有信息量,参观者可大致了解右玉县的历史和现状。让人高兴的是,在这里得知了杀虎口内现存着一个真正的古堡村,近在咫尺,可以随时参观。</p> <p class="ql-block"> 顺着热心人指引的路,我们在杀虎口大道东边,穿过石板和水泥铺设的窄路,找到了杀虎口古堡。由于堡内整修,外来车辆只能停在堡墙外。</p> <p class="ql-block"> 古堡外没有看到什么村民,我们停车的功夫,一个较大年龄的老汉走过来,操着浓重的口音热心地告诉我们:中央电视台准备在这里拍电视剧,现在正在维修古堡,车辆不让进去,人可以随便参观,不收钱。</p><p class="ql-block"> 这是杀虎口古堡原来的西大门,两侧的土墙就是古堡的堡墙。</p> <p class="ql-block"> 古堡如今已成重点古文物了,我拍下了朔州市政府2011年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识《杀虎堡堡址》。这是大好事,政府对古堡已有了保护动作。</p> <p class="ql-block"> 走进古堡,和进入得胜堡的感觉相似。古堡的整体轮廓还在,堡内街道宽敞,民居排列齐整有序,街道两旁的房屋、院落虽然破旧,但几乎没有坍塌。街道地面上舖着砖石,虽然残破坑洼,但看起来仍是原装的古砖道。</p> <p class="ql-block"> 古堡的南北两座堡门基本完整,只是堡门两旁部分城墙的包砖已经大部分剥落了,但里面的黄土坯墙仍然坚固。我们从西门进入,沿南北街道先向南行,走出了南堡门。</p> <p class="ql-block"> 一条砖舖道路一直通向堡外,沿路下行,看到了一座石头拱桥,带着满满的沧桑感,桥头立有一块牌子,通过牌子上的简介,我们才知道这座桥叫“广义桥”,这就是当年人们走西口的起点,过了此桥,就是真正的出了西口。这座桥、这个古堡就是历史!就是见证!</p> <p class="ql-block"> 看看这通向口外的满地砖、石,虽然被岁月碾压的没有了棱角,却还依然齐整排列不失功能,还继续任凭人们踩踏着前行!</p> <p class="ql-block"> 石头拱桥的侧面。</p> <p class="ql-block"> 广义桥的宣传牌。</p> <p class="ql-block"> 让古人一步一回头的广义桥。</p> <p class="ql-block"> 杀虎口堡南门外大道。</p> <p class="ql-block"> 杀虎口堡的南堡门。</p> <p class="ql-block"> 看完了“广义桥”,又进入了南门,通过南北大街向北走,来到北堡门外,抬头望去,看到了刚刚爬上过的杀虎口长城旧址。</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实地游览,令人感叹!多少年前,历朝历代,大汉民族为保住家园,修筑边关,镇守疆土;晋人、晋商背井离乡,从这里踏上漫漫求生路,发展商贸,富国利家。</p> <p class="ql-block"> 这是杀虎口古堡北门。</p><p class="ql-block"> “走西口”承载着晋商商帮的光荣与梦想,成长与艰辛,也铭写了山西人出西口移民谋生的血泪悲情。杀虎口是明清山西历史的缩影,是中国近代金融贸易兴衰的实证。</p><p class="ql-block"> 结束了杀虎口的游览,我们立即驱车前往内蒙清水河县,计划今晚在那里住宿。清水河县属于内蒙呼和浩特市,距离此地有180多公里,好在一路高速和国道,晚上六点半就到达了县城,并入住飞翔国际大酒店,只可惜天已经黑了,站在窗前已看不见穿城而过的清水河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老牛湾(内蒙侧)</span></p> <p class="ql-block"> 早上6:30起床,在酒店吃过早饭,即刻出发。天没有大亮,清水河县的清水河,只得下次再见!</p><p class="ql-block"> 从清水河县城去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预计一个多小时,要走209国道,最少55公里。209国道修的不错,但它是山道,沿着山峦沟壑跑,忽上忽下,左右盘旋,急性子的老吴专心开车,速度不慢,车技不错,一个多小时就到达了景区。这个景区虽然也有老牛湾的名字,但它并不是闻名一方的老牛湾和老牛湾堡,那个景点是在山西偏关县的万家寨镇,与清水河县的这个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只有一沟之隔,夸张一点儿说是“对面能讲话,相逢得半年”。可见这条杨家湾沟并不宽,可一沟却分开了两省,成就了两个“老牛湾”。不过,清水河老牛湾这边是观察偏关老牛湾堡的好地方,能看到偏关老牛湾和老牛湾堡的全景,运气好还能拍到日出黄河倒影。正是这个原因,我们才决定先到内蒙这边来。由于季节原因,景区内基本没有了游客,景区大门敞开着,也没有值班人员,农家乐也基本都关门歇业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车直接停在了景区门口。这里就是:内蒙古清水河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p> <p class="ql-block"> 旅游淡季,景区内几乎没有游客,沿着指示牌,来到了黄河岸边,隔着杨家川沟从内蒙侧观看对面的山西偏关老牛湾堡。</p><p class="ql-block"> 神牛广场上有一大石牛雕像,老吴站在“黄河第一湾”大石头前留了影。</p> <p class="ql-block"> 公园标识及黄河流径石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老牛湾位于晋陕大峡谷入口,这里是长城、黄河并行的典型地段的起点,也是人们常说的“九曲黄河与万里长城握手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老牛湾三面环水,一面连山,呈牛头形状。河谷两岸壁立万仞,河道中碧水静淌,河岸上长城耸立,村子里石窑遍布。这里 不仅是长城、黄河握手的地方,也是人文历史与自然遗迹完美融合之处。</span></p> <p class="ql-block"> 图片中可以看到老牛湾险峻的地形,它坐落在黄河与杨家川沟的夹角,并且位于这个夹角顶尖的陡峭的大石崖顶。其地形之险峻,位置之厄塞,大有居高临下,威震千里之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老牛湾村有两个,分别位于内蒙古和山西,中间有一道深沟相隔。我们现在所处即是内蒙古一侧的老牛湾景区(全称是内蒙古清水河老牛湾国家地质公园)。这里是摄影家们公认的拍摄山西偏关老牛湾的最佳位置。</span></p> <p class="ql-block"> 今天遇上了好天气,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神奇的老牛湾景色,一览无余。向右看,天水一色,恰似黄河之水天上来;向左看,水面上快艇如鱼儿飞跃;望正面黄河陡岸,刀劈似的岩石立面像一幅幅画卷。黄河,中国人民的母亲河,美哉!壮哉!</p> <p class="ql-block"> 幸运今天的能见度,远距离拍照对岸山西偏关县老牛湾景区,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山西偏关县老牛湾古村全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斗转星移,岁月流转,滚滚黄河蜿蜒而过,在此亲见了千百年来为世人称赞的壮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为了给后面的景点节约时间,两个小时后,离开了内蒙老牛湾地质公园,继续在209国道上奔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中午时分我们路过一个小镇,就在一家路边餐馆小憩并吃午饭,饭间听老板娘说,有个准格尔黄河大峡谷景区就在附近。听到这个信息,我们都觉得既然来了,就不能错过,于是临时决定过去看看,免得留下遗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3)准格尔黄河大峡谷</span></p> <p class="ql-block"> 有导航带领,半个小时后到达了准格尔黄河大峡谷景区门口。这也是政府投资正在建设中的景点。季节原因,几乎没有游客,但工作人员还在认真值守,我们是享受免票待遇的,但车只能停在景区大门外的停车场,然后乘坐景区通勤车进入,俩人花80元可以往返,其实,这辆车来回都是我们老两口的专车,我们就可坐在车上轻松的欣赏黄河大峡谷的风景了。</p> <p class="ql-block"> 景点确实在建设中,主要是自然风光,在建的一些设施,应该是提供给年轻人或带孩子们游戏、娱乐、健身、探险之用。我们在黄河岸边行走,看风光,观山景,视野非常开阔。对岸山丘沟沟壑壑、皱皱褶褶,好生开眼!</p> <p class="ql-block"> 好景不可阅尽,下午3点多,适时转移了阵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离开大峡谷景区后,在山道上又行驶了30多公里,用了一个多小时,从内蒙进入山西,从准格尔进入了偏关县,从横跨黄河峡谷上的一座桥到了万家寨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4)乾坤湾</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乾坤湾村隶属于山西省偏关县万家寨镇。乾坤湾景区位于万家寨镇东北3公里。</p><p class="ql-block"> 万家寨因陡峭河谷中的一座孤峰古寨而得名。村寨原为扼守通往黄河的石栈道而建,地势险峻,南、北、西三面悬崖,东边筑围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气势。万家寨还因在黄河干流上建立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而闻名。</p><p class="ql-block"> 到达偏关县境,走上的这座桥就是万家寨黄河公路大桥,桥长246.8米,1994年4月竣工通车。我们到达万家寨水利工程重地,未允进入,只得直接前往乾坤湾景区。还好,在太阳落山前赶到了乾坤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黄河古道上有多个乾坤湾,但是黄河入晋第一湾却是山西偏关的乾坤湾。乾坤湾在辛庄窝村,为了弘扬黄河文化,发展地方经济,这里修建了乾坤湾景区,并修建了一批配套建筑。</p><p class="ql-block"> 此处是景区大门、太极八卦浮雕,上书大字:黄河入晋第一湾。</p> <p class="ql-block"> 矗立在景区内黄河岸边的乾塔。</p> <p class="ql-block"> 看到一篇文字谈乾坤湾:乾坤湾因形似太极,故名。她天造地设,暗合天地自然之理,十分独特。凡目睹此湾地理地貌的游人和文化学者,无不震撼:黄河向南奔涌而来,虽遇高山险阻,却没有暴跳如雷,惊涛拍岸,而是欲进先退,智慧转身,迂回向北,从容向南。</p><p class="ql-block"> 很是美妙的描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为了较完整的表现乾坤湾,我在此放了三张乾坤湾不同区段的照片。环境和个人水平所限,不如所愿。</p><p class="ql-block"> 所谓乾坤湾,是指黄河的形态。黄河在这里的转弯处,形成了类似太极的图案,像个横着的巨大S状。</p><p class="ql-block"> 参观中发现,这里的黄河水不黄,且不浑浊。什么原因?乃是上世纪90年代,国家投资修建了万家寨水利枢纽,黄河流速减慢,河水经沉淀得以澄清且变得清澈。看着蓝绿色的黄河水,温柔的流淌在褶皱枯干的黄色丘陵上,不禁让人心生恬静的美。</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到壶口瀑布去看黄河的奔腾、咆哮、倾泻、壮观的话,那么在乾坤湾,却能享受黄河的平缓、沉静、弯转和秀美。180度的长湾曲线,将黄河母亲的婀娜体态勾勒展现,着实令人兴奋。</p> <p class="ql-block"> 乾坤湾手机拍照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 乾坤湾上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这是景区内的一座雕塑景观,叫“神牛犁河”,高4.3米,长7.5米,宽2.6米,“神牛犁河”演绎了一个太上老君帮助人间治理黄河,根除水患的美丽传说。</p> <p class="ql-block"> 看,这是夕阳西下时的景区景色。</p><p class="ql-block"> 游览了景区后,天色渐晚,我们穿过景区的黄河景观大道,行车50分钟,到达预订的住宿地,老牛湾村“鸿运来农庄”。</p> <p class="ql-block"> (5)老牛湾村</p> <p class="ql-block"> 山西偏关县万家寨镇的老牛湾村,正是我们寻找的目的地,到达了,踏实了!吃晚饭前,不失时机又赶到黄河岸边,并在村内环视一周,就想看一眼山西的老牛湾。</p><p class="ql-block"> 从村子去往黄河岸边,走的是乡间小道,乡亲们过的是纯粹的田园生活,如今已完全摆脱了贫困,正在奔小康的路上,让人羡慕。在黄昏的荒野中留下开心一刻。</p> <p class="ql-block"> 这是老牛湾村民自己的舞台,村内还有不少健身设施。</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老牛湾村的第一顿晚餐,吃上了正宗的味道鲜美的黄河大鲤鱼!</p><p class="ql-block"> 鸿运来农庄是一个敞开的大院子,有客房20多间,一对中年夫妇自己做老板,自己当厨师和服务员。前些年在外辛苦,将三个孩子供出去,全部在鄂尔多斯安家就业。现在两口子选择回老家,过上了踏实的自给自足的好日子。男主人朴实厚道,女主人勤快热情,和游客相处,很让人亲近。男主人主动邀我们明早去看老牛湾的黄河日出,令人兴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了解老牛湾的历史沿革中,发现有多种说法,现摘抄一段高人的介绍,这段关于黄河、长城、老牛湾 的文字,说清楚了原委曲直,可让人信服。</p><p class="ql-block"> 九曲黄河十八弯,神牛开河到偏关,明灯一亮受惊吓,转身犁出个老牛湾。</p><p class="ql-block"> 万里长城自山海关起步,翻千山越万岭在偏关终于和滔滔南流的黄河第一次见面了。长城、黄河可谓中华大地上的两大奇观,一个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所造就之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巨龙;一个是大自然神功奇力所造就之九曲连环、浊浪滚滚的玉带。从偏关继续往西,直到甘肃兰州,长城和黄河最后分别,这期间,他们曾四度握手相逢,并且在很多地段结伴而行,相互辉映。长城和黄河在中华大地上,穿高山、越大漠,冲破一切险阻始终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 长城和黄河相交的地方叫老牛湾,位于山西省的偏关县境内。这里在明朝时是一座屯兵的城堡,为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所建。在老牛湾堡紧临黄河的山崖上,有一座至今仍保存很好的砖砌空心敌楼。此楼雄踞崖上,俯视黄河,是偏关著名的风景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长城到老牛湾之后,虽抵黄河岸边了,但并未跨黄河西去,而是顺黄河的东岸南下,经万家寨、关河口至河曲县,然后才越黄河进入保德县境内逶迤西去。</p><p class="ql-block"> 老牛湾,因长城与黄河在这里第一次握手而闻名天下。</p> <p class="ql-block"> 清晨六点,天还没有放亮,游客们被房东唤醒,大家赶紧起来前往黄河边,观看老牛湾日出。</p><p class="ql-block"> 站在黄河峭壁悬崖边,我们亲身亲历着母亲河岸边的天空由暗变亮,大地由红变白;亲眼见证太阳冉冉升起,阳光缓缓的洒向远山近景,照亮了老牛湾古堡和牛头以及静逸的黄河流水。</p><p class="ql-block"> 一直到8点钟,山川河流都被阳光覆盖,我们才依依不舍的挪动着被初冬凌晨的寒冷冻僵了的双腿,放下一直举着并冻僵了的端着手机的双手。</p> <p class="ql-block"> 我选了同样位置,不同时间拍的四张相片,用以表达太阳光带给老牛湾的景象变化。</p><p class="ql-block"> 上面一张是7点11分拍照,天边微微泛红,山川河流暗淡无光。</p><p class="ql-block"> 这一张拍于7点20分,仅过了9分钟,河岸的峭壁就亮了一半。</p> <p class="ql-block"> 第三张拍于16分钟之后,7点36分。水面泛了片片红光并出现了河岸的倒影。</p> <p class="ql-block"> 这一张拍于10分钟之后的7点46分,远景老牛湾的牛头、近景小松树的枝头被阳光照亮,这时天已大亮。</p> <p class="ql-block"> 老乡们说,老牛湾村的清晨,在这里每天都是人声鼎沸,是游客最忙碌的时间段。特别是摄影人扛着长枪短炮,不断的变换机位,抢占最佳地点。我家的老吴也是如此,近两个小时的拍照,山上坡下的忙碌,这么大年龄的人,还总出现在冒险位置,有点让人担心。</p><p class="ql-block"> 看!这个近乎坍塌的墩堡顶上的人影,就是被我抢拍到的老吴。</p> <p class="ql-block"> 大清早的挨饿受冻,却让我们兴奋不已,庆幸亲见老牛湾的日出全过程,让人深感不虚此行。离开黄河岸边,跑回农家乐驻地,快速吃过早饭,准备去老牛湾古堡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 (6)老牛湾古堡</p> <p class="ql-block"> 匆忙吃过早饭,就又奔向黄河边,下坡向右,走向古堡。</p><p class="ql-block"> 山西老牛湾与内蒙老牛湾仅有一河之隔,据说这条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支流两侧都是悬崖峭壁,大峡谷由此而生。峡谷悬崖之上是一片古村落,即是老牛湾古堡。</p> <p class="ql-block"> 这是老牛湾古村落的大门。由此通行,方能进入古堡。<span style="font-size: 18px;">门口竖有简介牌,介绍如下:老牛湾古村三面环河,四围峡谷峭壁。村中民居因地就势,错落有致,村中有窑洞式院落60余座,房屋200余间,其建筑材料,生活器物就地取材,皆为石质。有石板街、石板屋、石窑、石炕、石碾、石磨、石臼、石锁等。其中炕板、炕桌、灶台、地板等也取材于此地绵羊石,旅游界将老牛湾古村誉为“石头民俗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 这是老牛湾古堡的城门原址。对古堡也有介绍:老牛湾堡建于明朝成化三年(1467年),崇祯九年(1636年)包砖加固,古堡坐落在紧靠黄河大峡谷的悬崖峭壁上,是明代长城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堡平面呈长方形,坐北向南,周长120丈,堡内原有建筑大部已毁,现存照壁、真武庙、关帝庙、观音庙及旗杆基座等,城门外有碑刻一座,记录重修时的信息,其上从右至左镌刻有镇守此堡的文官、武将等官职及姓名。老牛湾堡在明代是偏关防御的前哨,明史记载,老牛湾“夏守边而冬守河即为宼卫”。位置险要,易守难攻,曾有着重要的军事防御作用。</p> <p class="ql-block"> 这是城墙上被保护起来的石刻古堡名迹。</p> <p class="ql-block"> 老牛湾古村是名符其实的石头博物馆。村里基本是窑洞式的房屋和院落,沧桑的窑洞群高低错落,随地形而建,能勾勒出古时老牛湾人的生活状况。</p><p class="ql-block"> 现今村内几乎看不到村民,却有众多的少男少女,三五成群,拿着画板在这里写生。看来今日老牛湾已成了美术家的培训基地。</p> <p class="ql-block"> 黄河岸边的古堡上分布的石窑民居。</p> <p class="ql-block"> 在古堡的北侧,屹立悬崖之上有一座望河楼,有着400多年的历史,但保存十分完整。望河楼四面无门,上端只有一个不大的“窗户”,令人猜想,古时守关的将士们如何进出此楼?站在望河楼前放眼望对岸,能看到一段蜿蜒的长城。</p> <p class="ql-block"> 为了回答怎么上楼的问题,围着城堡转了一圈,看到了文字介绍,原来望河楼也叫老牛湾墩,它是个砖石空心城堡,是整个古堡中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被称为“天下第一墩”,南门额上有块匾,刻楷书“老牛湾墩”四个大字。楼墩高12米,墩内有供士兵上下的绳梯和通道,墩上设堞口,用来瞭望黄河对面的敌情,并可以点燃狼烟,向东、南两边长城传递军情。如今,这座保存完好的墩台已成为老牛湾景区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由此,可以确认这里就是长城与黄河握手之地。此张照片上,能看到河对岸上的长城及城楼,那就是我们昨天去过的内蒙老牛湾景区。</p> <p class="ql-block"> 在墩台前望远方,山河无恙!可见三面环河的古堡独有的历史功勋。</p> <p class="ql-block"> 古堡上修建了“黄河入晋第一湾”的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站在古堡上拍照的黄河岸边全景。</p> <p class="ql-block"> 在老牛湾古堡内尽情游览,登高爬梯,上房顶,攀土墙,几乎转遍了古堡内的所有角落。两个多小时后,顺石舖大道走出了老牛湾古堡的大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离开古堡,回到住宿地,吃了最后一顿老牛湾的农家饭,告别农家乐,向偏关县城进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