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安眠药 | 输注一次安睡一年,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有望解决慢性失眠

美友282023545

<p class="ql-block">调查数据显示,超过3亿中国人遭受失眠困扰,成年人失眠发生率更高达38.2%。中国成人的每日平均睡眠时间为6.5小时,远未达到7-8小时的建议睡眠时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失眠症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连贯,中途醒来后无法继续入睡,易造成患者疲劳,情绪紊乱,生理节奏错乱等危害,严重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上述症状持续超过6个月称为慢性失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睡眠需求因年龄而异(婴幼儿需要超过10小时,老年人6-8小时)。一般而言,儿童和青少年入睡时间超过20分钟,中老年人超过30分钟,即出现临床意义的睡眠障碍,失眠为其中最常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研究表明,<b>长期睡眠障碍还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中风、抑郁症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影响正常免疫功能,甚至导致免疫系统崩盘</b>。如何“整治”失眠也成为现代人关注的焦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近期,发表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的一项临床观察成果显示,<b>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长期改善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项临床观察由浙江大学医学院和浙江武警总队医院的医生们共同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浙江武警总队医院的医生挑选了<b>经过中医药物、认知行为等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的39位慢性失眠患者</b>进行临床观察研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中19位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的移植,另外20位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相似的对照组患者则服用安眠药物。<b>这些患者均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下降,总睡眠时间不到6小时。</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研究人员为移植组输注了<b>30ML</b>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除少部分患者输注后当天晚上出现兴奋、睡眠不良的症状,2到3天后自然缓解外,没有其他任何不良反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对照组患者则按照体重连续服用一个月的安眠药物阿普唑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后,研究人员临床观察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段时间的睡眠质量评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发现,移植组患者经一次细胞移植治疗后,<b>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可持续12个月,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治疗后1个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睡眠改善作用同口服药物相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治疗2个月后,移植组的睡眠质量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治疗3个月后,移植组的生活质量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观察结果表明<b>,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治疗慢性失眠1个月起效,且一次治疗作用可持续达1年之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流行病学资料显示,<b>我国10人中就有1人患有失眠症</b>,对慢性失眠更是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目前临床上针对慢性失眠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与非药物治疗方法。传统镇静催眠药物治疗失眠症虽然疗效好、见效快,但长期服用会出现很多副作用且使患者的日间功能发生障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非药物治疗慢性失眠往往治疗繁琐,耗时漫长,而且疗效不定,患者又很难坚持,因此,探索新的疗法成为各国医生努力的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脐带是连接胎儿与母亲的纽带,几乎存在于所有哺乳动物的母体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过脐带,营养物质与氧气得以输送到胎儿体内。胎儿降生后,脐带通常被父母们当作废弃物丢掉。很多人还不知道在脐动脉和脐静脉周围还存在一层被誉为“华通氏胶”的凝胶状物质,<b>其中含有丰富的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生物资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央视报道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告别抖动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未来展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帕金森病从被发现以来,其相关研究已经走过了近200年的历程。通过近30年的研究证实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是可行的。从胚胎干细胞到诱导多能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科学家们正在尝试多种途径来提高帕金森患者的生活质量<b>,随着干细胞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优化,为实现治疗帕金森病提供了希望。</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25日,知名老戏骨张少华的家人通过微博发文称,张少华于2021年3月23日上午11时10分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5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3年,全球首个干细胞药物Prochymal™(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完成了治疗中、重度COP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研究,相关结论发表在《Chest.》杂志上。共有62名COPD患者参与了这项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的2期临床试验,他们被随机分配到Prochymal™ 组和对照组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研究人员向Prochymal™ 组的患者静脉输注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每月1次,共4次。治疗组没有出现回输毒性、死亡或者严重的副作用事件,这显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非常安全,病人接受程度很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随访期间,显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显著降低COPD病人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显著改善病人系统性炎症的病症。<b>研究初步证实,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重度COPD是安全的,这为后续的细胞治疗提供了研究基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视频案例:干细胞治疗慢阻肺<b>☟</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8年,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报道了利用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的观察结果。入组病人8例,通过支气管镜对肺纤维化病灶部位灌洗并单次注入间充质干细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位患者均能够耐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随访观察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6例患者自述气促、咳嗽等症状有所好转,CT肺密度下降,<b>说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安全,耐受性好;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肺纤维化密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19年8月7日,聊城市人民医院启动了已经完成备案的</b>《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COPD引起的肺动脉高压》<b>临床研究项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临床实验表明:间充质干细胞能够释放各种因子,来抵抗和抑制炎症反应,并能再生新的细胞、组织,来有效修复肺部损伤,恢复肺部功能。</p><p class="ql-block">实际上除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外,干细胞在各种肺部疾病治疗上都有效,比如,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间质性疾病,甚至肺纤维化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综上所述:</b>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干细胞疗法能让肺损伤、炎症显著减少,细菌清除得到改进,不仅可以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还可以使人体的整体机能得到恢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精准医疗引领健康未来想知道更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月25日,知名老戏骨张少华的家人通过微博发文称,张少华于2021年3月23日上午11时10分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5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3年,全球首个干细胞药物Prochymal™(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完成了治疗中、重度COP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研究,相关结论发表在《Chest.》杂志上。共有62名COPD患者参与了这项随机、对照、双盲、多中心的2期临床试验,他们被随机分配到Prochymal™ 组和对照组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研究人员向Prochymal™ 组的患者静脉输注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每月1次,共4次。治疗组没有出现回输毒性、死亡或者严重的副作用事件,这显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非常安全,病人接受程度很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随访期间,显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显著降低COPD病人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显著改善病人系统性炎症的病症。<b>研究初步证实,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重度COPD是安全的,这为后续的细胞治疗提供了研究基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视频案例:干细胞治疗慢阻肺<b>☟</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8年,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报道了利用间充质干细胞(UC-MSC)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的观察结果。入组病人8例,通过支气管镜对肺纤维化病灶部位灌洗并单次注入间充质干细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位患者均能够耐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随访观察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6例患者自述气促、咳嗽等症状有所好转,CT肺密度下降,<b>说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安全,耐受性好;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肺纤维化密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19年8月7日,聊城市人民医院启动了已经完成备案的</b>《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治疗COPD引起的肺动脉高压》<b>临床研究项目。</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临床实验表明:间充质干细胞能够释放各种因子,来抵抗和抑制炎症反应,并能再生新的细胞、组织,来有效修复肺部损伤,恢复肺部功能。</p><p class="ql-block">实际上除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外,干细胞在各种肺部疾病治疗上都有效,比如,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间质性疾病,甚至肺纤维化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综上所述:</b>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干细胞疗法能让肺损伤、炎症显著减少,细菌清除得到改进,不仅可以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还可以使人体的整体机能得到恢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精准医疗引领健康未来想知道更多,扫码关注公众号3月25日,知名老戏骨张少华的家人通过微博发文称,张少华于2021年3月23日上午11时10分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5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分化潜能,可向多个方向分化,在骨、软骨、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肝、内皮和心肌等组织工程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130种既往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效果很小的疾病,都有望通过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治疗。</b>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所表现出来的良好效果,无疑为失眠症开辟出一条全新的治疗道路。</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