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1937年冬的南京抗日保卫战,虽经中国军民浴血奋战,但终因中日之间军事实力太过悬殊,以中国惨败而结束。周斓将军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情况下就任南京抗日司令部参谋长的,经此一役,让将军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提高国民的素质增强国家的实力,才能赢得以后的胜利,也就此萌发了教育兴国的强烈愿望。周斓将军的曾祖父周正月为清朝太学生,祖父周安福和父亲周邦炎虽无功名在身,但也饱读了一肚子古书。受到家学的影响,他也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崇尚诗书传家,抗战以前他已在家乡会同其兄周嶷创办了汝旺小学,但族学档次不高,规模有限,不能吸收更多的青年来深造。当时家乡祁阳能够供青年深造的学校极少(注:其时祁东还属于祁阳县管辖),抗战的爆发,促使他决心创办一所更大规模的学校,来为国为家乡培育人才。</b></p> <p class="ql-block"><b>在周斓将军不辞辛劳地上下奔波和精心组织下,不久就成立了学校基金会和董事会,学校基金由在祁阳的周氏三大支共认每年乐捐租谷一千二百石;周氏十二小支共认每年乐捐租谷六百石;另由自己家乐捐肖家村每年租谷二百石和族人周荣昌乐捐叶塘冲每年租谷八十石,共计约二千石之多,均作为校产。学校所建的校址,周斓将军看中了洪桥镇北面屏障鼎山娘娘庙后山这块风水宝地,此处群山环绕,风景优雅,以此处为主体,正好坐北朝南,西边的石门口,东边的冬至口,正若左右两翼,各自绵延起伏;后山的桃子园向后延伸纵横交错,径连岐山南岳;对面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大鹏,站立此地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不愧为钟灵毓秀之地。此处本为刘必远公之遗产,经过双方友好协商,该地折合认作每年租谷一百石,由刘姓乐捐,亦作为学校恒产。学校其它经费开支,则都由校长周斓捐款并筹办。至于校名,经过周斓校长多日的酝酿,取名达孝中学,“达孝”两字,源于《中庸》十九章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一语,旨在培养学生像武王、周公等大德古圣那样,有渊博学识且注重品德修为,成为振兴中华的中坚力量。</b></p><p class="ql-block"><b>周斓校长考虑到筹建鼎山校舍还需要不少的时间,而学生学习培养人才的工作则迫在眉睫时不我待,于是与大家商量,一致决定暂借大营市周和公祠作为临时校舍,先行招生开学,待鼎山校舍建成后再行迁移。1941年8月,湖南达孝中学正式成立,周斓将军本人出任校长,周焕、周聆琴出任副校长,湖南省教育厅推荐的洪亨衢为教务主任,主持学校日常工作。周斓校长不惜重金不惜折节,聘请雷声溢、周大荒、张锡侯、李镇球、罗树美、曹炎、杨开英等名重当时的教师来校任教。其中曹炎是本县步云桥镇人,与江泽民总书记是上海交大的同学,后参加祁邵衡边区游击纵队任政治部主任,解放前夕英勇就义。杨开英系杨开慧烈士的堂妹。</b></p> <p class="ql-block"><b>周斓校长在创办达孝中学之初,即提出“严、敬、朴、诚”四字作为本校的校训,归纳起来就是“严于律己、敬业重德、艰苦朴素、诚实守信”四句话,并要求全体师生遵照执行,自己则身体力行,带头遵守。他极为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他偏重以儒家文化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等来教育学生。</b></p><p class="ql-block"><b>同时他还十分推崇北京大学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兼容并蓄”的教育理念,反对学生读死书,主张学以致用。在他的影响下,达孝中学除了开办一定的文化课外,还广泛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如演讲、诗歌朗诵、讲故事、体育赛事等等,周斓校长有时候还亲自与师生们进行野炊郊游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师生的业余生活,而且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友谊,师生之间感情十分融洽。他非常注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开办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室,也开办了劳动课和军训课,定期安排学生们进行劳动和军训。1943年春,达孝中学大营市四个初中班正式迁入鼎山新校区,同时扩招两个初中班和一个高中班,这样一所初高中俱备的高级中学巍然屹立于鼎山南麓。当时学校两边有百多亩的荒坡,就成为达孝师生们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的场所,周斓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将左边的山坡建成果圃园和蔬菜园,将右边的山坡开辟成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农场,劳动课的开设,不仅让学生们巩固了所学的书本知识,而且开拓了视野,掌握了生产农艺技术,开启了理论和实践互相结合的好学风;学校还定期开办军训课程,他当时开办军训课的目的,旨在为抗日救国培育全面性的人才,所以虽是学生军训,但大都按照部队标准进行训练,统一由学校训导处对学生们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管理 ,训练科目包括步兵操典、射击训练、劈刺训练、筑垒教范、体操教范等等,直至军训后期,师生们还要进行实弹训练。</b></p> <p class="ql-block"><b>周斓校长虽贵为军中上将和省主席,但对聘请来的老师们却礼敬有加,并要求学生们一定要尊师重教,恪守“严师出高徒”的圣贤古训,无论是上课、自习、作业以及礼仪皆有明细的规章制度,所有学生无论贫富贵贱亲疏,均宜遵守,否则严惩不贷。1942年下学期,其本族源山大屋族绅周赞臣之子弟周生柏、周生任两人,因考试英语成绩太差反而诬赖老师评分不公,纠集一些学生拉扯任课老师胡乱吵闹,致使老师的眼镜被撞坏,吓得老师躲到教导主任洪亨衢的房间里不敢出来。此事被周斓校长知悉后,当即开除周生柏、周生任两人学籍,勒令他们立即离校,另派副官唐冬持其亲笔信交给其族亲周赞臣,令其在家严格管教子弟,此事一出,学校教学环境从此井然有序,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很少有学生再敢触犯校纪校规了。</b></p><p class="ql-block"><b>周斓校长对待学生虽像严父般管教,但更像慈母般温暖。为了让学生们吃好,他经常考察学生食堂,改善学生膳食,为了加强食堂管理,他实行了学生自己管理食堂的办法,学校专门成立了学生膳食管理会,由学生们自己直接选举五至九人组成,任期半年,可连选连任一次,每班设立一位膳食委员,经常与膳食会进行联系沟通,反映学生对伙食的意见,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伙食账目做到日清月结,账目公开,张榜公布,这样以来,学生们的伙食得到了有效保证,保护了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对于那些生活贫困的学生,周斓校长则一律规定减免学费,以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有的学生从本校毕业后因家境贫寒而无法继续升学,他或为他们介绍工作或资助他们继续就学,他爱生如子,真正做到了春风化雨般的温暖。</b></p> <p class="ql-block"><b>无论在何种艰难境地下,周斓校长仍坚持办学,发展壮大,矢志不渝。1944年9月,日寇侵犯祁阳,周斓校长将学校迁至江华县码头铺继续办学,1945年8月日寇宣布投降后,他又立即将学校迁回至鼎山,在一片废瓦断垣的鼎山上举行了开学典礼,他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其大意是:</b></p><p class="ql-block"><b>八年抗战是不堪回首的,今天所谓的胜利虽然是可歌可泣的。但不知别人如何看待,我就感到痛心疾首,我们自己没有本事将日本帝国主义赶出国门,侥幸地靠别人的力量才免于亡国的危险,这叫胜利?对这种胜利如果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这次虽然没有亡国,而亡国的危机依然四伏。祁阳沦陷一年,我们有些学生当上亡国奴,大部分学生则做了难民,两种生活,都是痛苦不堪难以言状的,陷在敌人的铁蹄下,有许多惨状是耳不忍闻的,吃尽了苦头,受尽了侮辱。如果我们被目前这种胜利骗住了,那是很危险的。一个日本人暂时被赶走了,还有其他的“日本人”要来的。要知道国际上的“日本人”很多,靠别人的力量来打终究是不行的,唯一的办法是我们必须自强自立!历史上有个越王勾践是自强自立的榜样,挨了打不自暴自弃,自己卧薪尝胆,终于得以报仇雪耻。希望今天我们在场的青年学生们要始终记住这当亡国奴,当难民的惨痛经历,以越王勾残卧薪尝胆的精神来读书,,来当科学家;来搞发明创造;来救祖国,来报仇雪恨 ,打倒国际上所有的帝国主义,那才是真正的胜利。胜利是自己赢来的,那才堂堂正正,才真正扬眉吐气。</b></p><p class="ql-block"><b>这番振耳发馈的话语,感人肺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四方学子感其为人,云集达孝。达孝学校复学后,高中扩至5个班,初中扩至6个班,学生共有520多人,教职工近40人。自抗战胜利后,周斓校长主动辞掉了军政职务,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至湖南和平解放前夕,达孝中学发展到初中10个班,高中6个班,学生近800余人。1949年,湖南和平起义解放,周斓将军兼校长也是首倡重要人物,位居起义人员第九位。1949年10月,人民解放军与白崇禧蒋系部队激战于祁阳(注:现祁东地区),发动了著名的衡宝战役,祁阳全境得以解放,自此以后,人民政府就接管了达孝中学。1952年4月,祁东从祁阳析出,达孝中学更名为祁东中学。1955年学校更名为祁东一中。2004年8月祁东一中晋升为湖南省重点中学、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达孝中学自成立之日起,一直到现在的祁东一中,为国为家乡培养了数以十万计的人才,原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署长龙新民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周斓将军在就任达孝中学校长近十年的时间里,达孝中学毕业学生参加革命者也比比皆是,国内外名家学士更为数众多,真正实现了他教育救国教育兴乡的伟大理想和抱负。</b></p><p class="ql-block"><b>祁阳解放后,周斓校长则赴长沙任湖南省参事室参议,1952年周斓将军因病离世。纵观将军前期戎马半生,后期则走向教育兴国的道路,并矢志不渝。其一生跌宕起伏,但都在为国为民操劳,其造福桑梓的善举功齐日月,也必将彪炳史册代代传颂。祁东一中曾是笔者的母校,缅怀将军伟绩,我抚今思昔欣作一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将军已去,惟留正气存桑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 白鹤频来,喜看鼎山焕丽颜</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现在的祁东一中外貌</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