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这是我的生日纪念钞。我是共和国同龄人。人民币伴随着我成长而变化。对人民币的认知也是从简单的换取物质到没有它就无法生活重要性。人民币是我一生不可分离的伴侣。童年、少年从家长那里要钱买东西、支付学习费用。16岁以后就自己挣钱应付生活了。人民币经手的次数多了,看到它一阶段又一阶段的变化。生活到现在经历五个版面的人民币。出于对人民币版面欣赏,我开始人民币的收集,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把人民币二版到五版几乎都收齐了。就用美篇作收藏册。想起它就翻出来欣赏一下。也是一种生活乐趣。</h3> <h3>第一套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由新成立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印制发行的唯一法定货币。<br>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分散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亟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替代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为此,1948年12月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当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同志为该套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第一套人民币从一元至伍万元共发行有12个不同面额称为“十二珍品”,同时具有62种不同版别印钞所用纸质有国产专用印钞纸、进口钞票纸、特制棉纸及道林纸。印刷技术采用有胶印、单双面凹版印刷和石印。台湾陈正统先生在《人民币版式收集探索(六)》一文中谈到第一套人民币中发现少量的拾元券“工人和农民”图案英文水印券;壹仟元“塘江大桥”图案星水印券;壹万元“军舰”图案星水印券和壹万元“双马耕地”图案星水印券。为此笔者仔细鉴赏了所集一套人民币又发现在两种伍万元券中也有相同规则的水印,此种水印并非印钞前专门设计的,而是采用了具有水印的特种印钞纸。这就打破了原来对一套人民币提出“在防伪性能上除了一些特定的暗记外,均无水印”的说法。由此可见第一套人民币纸币由于它诞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陆续发行至全国各地,故其印制所用纸质、技术和印刷厂都是较第二、三、四套人民币复杂得多。这就使得第一套人民币纸币具有更深广的研究、鉴赏天地。</h3> <h3>为了改变第一套人民币面额过大等不足,提高印制质量,进一步健全我国货币制度,1955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命令,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自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收回第一套人民币。把"中国人民银行"行名排列改为由左至右顺序。第二套人民币和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br>1955年3月1日公布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共10种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1957年12月1日又发行10元1种。中国首次将人民币三元、五元和十元3枚纸币交给苏联设计和制作。这就是俗称"苏三币"北京、上海、天津和西安四个厂分别承担其他面值券印制。同时,为便于流通,国务院发布命令,自1957年12月1日起发行1分、2分、5分三种硬币,与纸分币等值流通后来,对1元纸币和5元纸币的图案、花纹又分别进行了调整和更换颜色,于1961年3月25日和1962年4月20日分别发行了黑色1元券和棕色5元券,使第二套人民币的版别分别由开始公布的11种增加到16种。1964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收回三种人民币票券的通告》,决定从1964年4月15日开始限期收回苏联代印的1953年版的3元、5元和10元纸币,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h3> <h3>二套人民币1953年版纸分币,在50年代印刷时,采用三个罗马数字加七个阿拉伯数字的形式来编排冠号。<br>到了80年代初,由于我国出现短期铝材和稀有金属供应紧张,所以限制了铝分币的生产数量。为了满足流通领域对1、2、5分币的需求,国家重新启用1953年版纸分币的印版,开始再版发行纸分币。这种再版纸分币的印刷数量非常大,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也因为纸分币币值很低,对防伪措施的需求不高,所以再版纸分币就取消了号码,只在票面上印刷罗马冠字来区分生产批次。这样,第二套人民币1953年版纸分币就出现了原版有号码券和再版无号码券两种。<br>这三枚是十多年前100元买的。现在市场价是1800元。</h3> <h3>一角劵1955年3月1日发行,1967年12月15日开始只收不付。正面图案是拖拉机。有空心五角星水印和无水印两种钞纸。现在市场价700元。<br>貮角劵1955年3月1日发行,1971年11月开始只收不付。正面火车图案。同一角券一样钞纸。现在市场价1800元。<br>伍角券1955年3月1日发行,1999年1月1日停用。正面小丰滿水电站图案。同上一样钞纸。现在市场价有水印600元,无水印260元。</h3> <h3>红一元券1955年3月1日发行,1969年10月20日停用。正面天安门图案,天安门上设计有8个宫灯。空心五角星水印钞纸。现在市场价3300元。<br>由于红一元使用中褪色严重,改印黑色一元,去掉天安门上8个宫灯,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两条标语。1961年3月25日发行,1973年8月15日停用。空心五角星水印钞纸。现在市场价1880元。</h3> <h3>第三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62年4月15开始发行的。与第二套人民币比价相等,并在市场上与之混合流通。这套人民币与第二套人民币相比,取消了3元纸币,增加了1角、2角、5角和1元四种金属币纸中“中国人民银行”六字是由马文蔚先生所书写。票面上两方印章分别为“行长之章”和“副行长章”。纸币背面印有用汉语拼音、蒙古文、维吾尔文、藏文、壮文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第三套人民币1962年4月20日发行枣红色1角纸币起,到2000年7月1日停止流通,前后历时38年。<br>1960年4月20日发行的人民币共有两种面额,其中1956年版棕色5元券是第二套人民币的最后一个券种,而1960年版枣红色1角券则是第三套人民币开始发行的标志。1964年4月15日,深绿色2元券和墨绿色2角券同时发行。由于1962年版1角券背面颜色和1962年版2角券背面颜色近似,不易辨认,1967年12月15日调整了1962年版1角券背面颜色,重新发行了162年版1角券,将其背面颜色由深棕、浅绿改为酱紫、桔黄。1974年1月5日,发行1972年版5角券,这是第三套人民币的最后一个年版号。经过12年时间,共发行7种面额、8种原版、9种票券。如果按冠号、印制工艺和钞纸的不同至少可细分为三十余种。</h3> <h3>外汇券,全称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俗称“外汇兑换券”、“外汇券”,是中国银行发行的,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流通、特定场合使用,面额与人民币等值的人民币凭证,并不是法定货币。分为1979年和1988年二个版本,外汇兑换券自1980年4月1日开始流通。1995年1月1日停止流通并开始回收。中国银行收兑外汇兑换券的日期是到1996年6月30日止。1996年7月1日及以后丧失价值。<br>外汇券也是"特权货币”<br>1980年4月1日,中国开始发行外汇券。1995年1月1日,外汇券最终退出市场。在这15年间,中国实行了非常独特的双货币制度——人民币和外汇券同时在市场上流通。<br>在改革开放初期,来华访问的外国人、归国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日益增多,而中国的市场供应还非常紧张,国内居民的日常用品(如粮油、肉、布等)还实行定量供应。为满足来华的外国人及归侨的需要,中国兴建了一批宾馆和商店。然而,当时国内是禁止外币流通的。为了便于他们在这些场所购买物品和支付费用,同时又使他们区别于国内居民,国务院于1980年4月1日授权中国银行发行外汇兑换券。外籍人士须将所持外币在中国银行或指定的外汇代兑点兑换成外汇券,并在指定范围内与人民币等值使用。离开中国大陆时,他们可以选择将外汇券换回硬通货或留着以备下次来华时使用。很多外国人当时都管外汇券叫“旅游货币”。<br>外汇券的收藏价值主要在于:<br>1、外汇券是我国改革开放这一非凡历史时期的记录和见证,是珍贵的一段历史的反映。<br>2、外汇券纸质优良,印制精美,“中国银行”潇洒秀美的几个字又出自书法大家郭沫若之手,图案表现的都是祖国的美丽河山。</h3> <h3>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思想、风格和印制工艺上都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主景图案集中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主题思想。在设计风格上,这套人民币保持和发扬了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特点,主币背面图景取材于中国名胜古迹、名山大周、面纹饰全部采用富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图案。在印制工艺上,主景全部采用了大幅人物头像水印,雕刻工艺复杂;钞票纸分别采用了满版水印和固定人像水印,它不仅表现出线条图景,而且表现出明暗层次工艺技术很高,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印钞工艺技术水平和钞票防伪能力。这是筹划设计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从1967年1月总行提出设计第四套人民币的设想,到1985年5月定案,历时18年,这期间经历了曲曲折折,排除了各种极左干扰,最终避免了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上的灾难<br>第四套人民币的发行,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新中国拥有7种文字的纸币诞生了。第三套人民币发行时只使用了6种文字,即:汉文、维吾尔文、藏文、蒙文、壮文及汉语拼音。第四套人民币新增加的文字就是盲文。这在1元以上面额得到了较多的表现。盲文在中国货币上的第一次使用,表明中国政府重视社会残障人的权利,是中国政府人文主义关怀的一个明显的举措。应当说,这也是中国在钞券设计生产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之一。第四套人民币是1987年4月27日开始陆续发行的,主币有1元、2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六种,辅币有1角、2角和5角三种,主辅币共九种。为适应反假人民币工作需要,1992年8月20日,又发行了改版后的1990年版50、100元券,增加了安全线与无色荧光油墨印刷等新技术。</h3> <h3>央行发布公告称,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9年8月30日起发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0元、20元、10元、1元纸币和1元、5角、1角硬币。面额与其他人民币等值流通;<br>2005年8月3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主图案与1999版保持一致,但变光数字、面额水印位置调整,增加凹印手感线、防复印标记、背面面额数字加后缀"YUAN"等。<br>第五套人民币共8种面额:100元、50元、20、10元、5元、1元、5角、1角。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中低面额主币实际起大量承担找零角色的状况,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第五套人民币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方式。1999年10月1日,首先发行了100元纸币;2000年10月16日发行了20元纸币、1元和1角硬币;2001年月1日,发行了50元、10元纸币;2002年11月18日,发行了5元纸币、5角硬币;2004年7月30日,发行了1元纸币。为提高第五套人民币的印刷工艺和防伪技术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8月31日行了第五套人民币2005年版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纸币.第五套人民币在整体设计、印制质量、综合防伪技术等方面基本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h3> <h3>央行发布公告称,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9年8月30日起发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0元、20元、10元、1元纸币和1元、5角、1角硬币。面额与其他人民币等值流通;<br>2005年8月3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发行200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主图案与1999版保持一致,但变光数字、面额水印位置调整,增加凹印手感线、防复印标记、背面面额数字加后缀"YUAN"等。<br>第五套人民币共8种面额:100元、50元、20、10元、5元、1元、5角、1角。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中低面额主币实际起大量承担找零角色的状况,增加了20元面额,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第五套人民币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方式。1999年10月1日,首先发行了100元纸币;2000年10月16日发行了20元纸币、1元和1角硬币;2001年月1日,发行了50元、10元纸币;2002年11月18日,发行了5元纸币、5角硬币;2004年7月30日,发行了1元纸币。为提高第五套人民币的印刷工艺和防伪技术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8月31日行了第五套人民币2005年版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纸币.第五套人民币在整体设计、印制质量、综合防伪技术等方面基本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