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西太行

我是阳光

<p class="ql-block">文 我是阳光</p><p class="ql-block">图 我是阳光、也么哥、冰儿等 </p><p class="ql-block">2021年3月26日至28日徒步西太行</p><p class="ql-block">前言 </p><p class="ql-block"> 太行山从南至北延绵800里,它以其独特的卡斯特山貌而著称。抗战时期,八路军以太行山为依托浴血奋战,赶走了侵略者,给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墨的一笔,也给后人留下了祥和的家园。</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全国各地驴友踏上这片曾经硝烟弥漫的土地,感受着无数先辈们的英勇顽强的作战精神气息,欣赏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驴友中也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南有张家界,北有太行山”,这也许是吸引不少驴友踏上这片土地的缘由吧!</p><p class="ql-block"> 扎兄是全国各地驴友中的一员,他去过许多地方,却对太行情有独钟,三上太行也不能满足他的猎奇。</p> <p class="ql-block">3月26日(阴有小雨)</p><p class="ql-block">新乡一林州(太行大峡谷、龙床口瀑布、爬眉)全程约10公里。</p><p class="ql-block"> 清晨,经过一夜的列车颠簸,我们一行49人在扎兄的带领下到达新乡。吃过早餐后在地导安排下我们怀着兴奋期待的心情坐上大巴车向林州驶去。好事多磨,大巴车中途抛锚,地导临派两台中巴车将我们送到林州。</p><p class="ql-block"> 中午13点到达林州,我们在大峡谷一家农庄吃面条。这里面条细腻、滑嫩且富有弹性,加上独到的蛋花、西红柿、土豆特码子,使面条更具独特风味,队友们如饿狼扑食几大盆面条一扫而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太行大峡谷风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东麓的林州市,南北长50千米,东西宽1.25千米。</p><p class="ql-block"> 14点我们向着大峡谷向龙床口瀑布走去…</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峡谷底部,满是灌木丛林的小路。初春的三月,遍地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鲜花, 使冰冷的山谷焕发出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朵朵银杏花,在干枯的灌木丛中是那样的洁白,是高耸入云的山崖细心呵护着她,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纯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红色的花开的那样的鲜艳,是迎春花,是太行孕育着新的生命,是迎接远方客人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长长的队伍在灌木丛林中行走,尤如蜿蜒的彩带,红的绿的黄的白的在鲜花的衬托下异彩纷呈,使山谷焕发出新的生机。</p> <p class="ql-block">龙床口瀑布</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攀爬我们来到了第一个景点,龙床口瀑布。</p><p class="ql-block"> 映入眼前的是约80米高悬崖壁上飞流直下的瀑布。水流在空气中雾化成乳色,水雾慢慢离开瀑布,在空中飘散,慢慢飘落在我的脸庞,带走了身上的汗水,一股清凉的感觉,遍布全身。</p> <p class="ql-block">  龙床口瀑布和往年相比小多了,站在瀑布前,仰望高耸的峭壁,一股水流从峭壁夹缝中流下,仿佛颗颗玉珠从天而降。</p> <p class="ql-block">  瀑布底层是一片洁白的雪地,是瀑布浅起的水花凝结的。雪地边是清澈水滩,我已分不清是山的倒影,是洁白的雪地,还是飞流直下的瀑布?</p><p class="ql-block"> 欣赏完瀑布,我们继续向爬眉崖行走。</p> <p class="ql-block">爬眉</p><p class="ql-block"> 古人游历名川大山者,或不得志者,遭贬谪者,或逃避现实者,求仙问道者。</p><p class="ql-block"> 如今,登山者不分男女老幼是累并快乐着的一项运动,尤其是现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人们想通过登山来放慢脚步,放松心情,舒缓一下身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小时左右的攀登,到达爬眉崖处,爬眉崖—顾名思义,是悬崖峭壁上有条石缝,人通过不能直立行走,必须依次爬行才能通过。</p><p class="ql-block"> 此处共有上下两嶦石缝,远眺似山的两道眉毛,莫不为大自然的神奇而叹服。</p> <p class="ql-block">  第一道爬眉崖高约40米,石缝最窄处不足50厘米,最高处仅60厘米,只能匍匐前行,旁边就是悬崖,可想而知其险要。</p><p class="ql-block"> 由于人多,路险,地导反复强调爬眉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然后他领头我们随后逐个葡葡前进并顺利通过了第一道爬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岩壁继续向上攀爬,然后绕到第一道爬眉上方反方向。</p><p class="ql-block"> 这是第二嶦爬眉崖,崖高约80米,转弯处有一小瀑布,水甘甜醇厚。大家在这儿略作调整,休息片刻,地导再次强调爬眉安全注意事项。为了缓解大家紧张情绪地导同时让高呼:“爬眉,我们来了”。我们的口号是:“逐梦太行,挑战自我”。继续挑战二嶦爬眉崖。</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历险挑战,安全经过两嶦爬眉崖。</p><p class="ql-block"> 眺远望去,峡谷底不知什么时候聚集起一团白雾并慢慢向上蒸腾,不一会这乳白色的雾弥漫着整个峡谷之间,并在峡谷中间萦绕,山谷间只留下层层山峦的顶端,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人间仙界。就像名画家笔下的山水画,笔墨有轻有重,墨汁在宣纸上慢慢向四周渗透。正如唐朝诗人杜牧所描述的《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月27日(天气晴)</p><p class="ql-block">山西壶关(猫嵝天桥-英姑峡)全程约20公里</p><p class="ql-block"> 猫路,传说当年杨六郎兵败壶关到此,前有悬崖,后有追兵,无路可逃,忽见有被惊野猫蹿行崖壁,杨六郎遂跟着猫行路线攀越悬崖逃过追兵,此路因而得名。所谓猫路就是在悬崖上盘旋而上的一条台阶路,是过去桥上通往鹅屋的必经之路,久而久之便走出的很窄的羊肠小道。79年鹅屋人民公社和桥上人民公社同时发起修路,上下齐头并进,把原来的羊肠小道修成了可以挑担子行走的台阶路。</p> <p class="ql-block">  猫路陡峭但并不艰险,紧邻悬崖但并不可怕,有挑战性,有欣赏点,尤其是可以远眺壮观的天生桥。</p> <p class="ql-block">攀登上猫路即是山区,机耕路观光路很是方便,鹅屋乡便不远了。</p><p class="ql-block"> 为了减轻队友的疲劳趁着大家休息的时候,领队国哥说了句:大家跳个舞吧!建哥播放出有节奏的音乐,随即大家跟着节奏跳起了欢快的舞蹈。</p> <p class="ql-block">  在猫路远眺天生桥很是壮观。 </p><p class="ql-block"> 从谷底攀爬到山顶,净高约700米,山上开满了淡红色的山桃花,将整个灰色山峦增添了几分色彩。</p><p class="ql-block"> 经过3个多小时的攀爬,我们来到海拔1300米的山顶,这里是一条观光柏油盘山公路,此时已是中午1点多,我们在附近农家餐馆吃面,休息片刻沿着公路向天生桥走去。</p> <p class="ql-block">  天生桥 </p><p class="ql-block"> 鹅屋天生桥宽约5米,厚6米,跨度50米,高150米,号称北方最大天生桥。其桥洞呈标准的圆拱形,宛若天工。站在桥上,俯视桥下,不由得两股颤颤,心内抓紧,急于逃离。 </p> <p class="ql-block">拍此片也甚是不易,爬过荆棘丛来到悬崖边,手心冒汗心脏高悬,坐在悬崖边一动不敢动。 </p><p class="ql-block"> 欣赏完天生桥后,我们沿着山路向万佛寺走去。</p> <p class="ql-block">万佛寺</p><p class="ql-block"> 万佛寺,是至今保存上千年历史的没有主持的小庙。这个小庙建在孤零零高耸的山尖上,颇有点小盆景的感觉。小庙外一个小犄角上还有一个小佛龛,俯视着山下芸芸众生。</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万佛寺修整片刻,沿着山路向英姑峡走去。</p><p class="ql-block"> 绕过弯曲的山路,眼前是一片乱石,山的拐角处是用石头垒成的半成品房屋,可能是生活诸多不便而放弃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继续沿着山路向前行走,英姑峡到了,俯视下去颇有张家界的感觉,可惜面积太小了。</p><p class="ql-block"> 传说在峡谷住着一对夫妻,丈夫征兵到前线打仗,妻子为他送行,嘱咐他早日归来。从此英姑每天站在家门口守候,早日盼望丈夫归来,可她不知丈夫已经战死沙场。站在前屋的英姑头发渐渐的变白了,天长日久,英姑化身雕像矗立在山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英姑思念丈夫,将此处取名为英姑峡。</p> <p class="ql-block">欣赏完英姑侠的美景之后,我们沿着山路石阶下行。</p><p class="ql-block"> 下午五点半到达山底结束了一天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3月28日(天气雾霾)</p><p class="ql-block">攀爬壶关十八罗汉峰</p><p class="ql-block"> 攀爬山西壶关十八罗汉峰,全程6公里左右,拔高300米。 这里是刚被发现的天下奇观,隐藏在深山里的“十八罗汉”。典型的岩溶(喀斯特)地貌,层峦叠嶂,奇峰耸立,有张家界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早上八点半我们从住宿上车,约行程三公里处到达目的地,这里就是我们的攀爬地点。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沿着18罗汉山底向上攀爬,经过一段简单的跋涉,也算是热身活动,很快就来到了18罗汉峰下,真正的攀爬才正式开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来到18罗汉脚底,展现眼前的是一排排高耸石柱并列着直冲云天,犹如高大威猛18罗汉,守护着一方平安。如果不是在地导的带领下,一般人是上不去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地导先是攀岩上去将绳索扔下,然后女队友逐个向上攀爬。</p> <p class="ql-block"> 爬上第一个罗汉峰,放眼望去,18罗汉峰并不是太长,300多米高的封峰顶如犬牙交错高高低低忽宽忽窄,给初次登高者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但只要克服心理压力就能顺利完成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山顶上的风时小时大,我们只能猫着腰,小心翼翼的向前行走,有的是高低不平的岩石,有的是几米高的崖壁,我们时而沿着钢丝绳向下攀岩,时而沿着钢丝绳向上攀爬,导游也不停的提醒队友,踩急脚下石头,抓好岩石。</p> <p class="ql-block">站在悬崖顶上,远处的悬崖绝壁环抱其中,仿佛自己像一只雄鹰,在空中翱翔。又仿佛所有的困难都踩在脚下,自己战胜了一切。</p><p class="ql-block"> “无限风光在险峰”当你站在18罗汉崖顶上时才能感受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在队伍最后的是一对夫妻,可能妻子胆小吧,丈夫一直陪伴在她身边,领队扎兄一直守候在他们身边,为他们保驾护航。</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攀爬,我们48人终于安全翻过18罗汉峰,沿着山路向山脚走去。</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p><p class="ql-block"> 在三天的行程中我们这个团队在扎兄的带领下表现出团结、互助、友爱的团队精神,没有出现掉队、单独行动以及受伤队员。无论是行程、吃住等方方面面没有一位队友怨言。</p><p class="ql-block"> 三天的登山活动中有徒步观光景点、有惊险刺激爬眉、攀岩,是旅游、徒步登山、观光美景、攀岩为一体的一项户外活动。真正体验了有险有惊,但安全的一次攀爬活动。</p><p class="ql-block"> 在此衷心感谢扎兄能带领我们体验了很经典的线路,同时期待下一次的“圆梦北太行”</p><p class="ql-block">最后祝愿各队友:身体安康,心情愉快,万事如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