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巴彦木仁!

津泉

<p class="ql-block">  1🔺在乌兰布和沙漠边缘、黄河岸边,有一个小小苏木(蒙古语,相当于乡镇,下同),叫做“巴彦木仁”。这个苏木名不见经传,更是默默无闻,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我却依然铭记在心,因为这是我从师专毕业后的第一个工作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 涛涛黄河水,漫漫黄沙地,河沙之间,便是巴彦木仁。巴彦木仁,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江河”,我们都习惯地使用旧称“巴音木仁”,用字不同,都是一个意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3🔺巴彦木仁, 地处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境内</span>。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来这里教书,与这里的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光阴似箭,斗转星移,现在他们都长大了。2017年7月,我接到了他们举办毕业40周年庆典的邀请,内心感到十分高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4🔺这次庆典活动,总共安排四天:7月29日,大家齐聚巴彦浩特(阿拉善左旗政府所在地),举行庆典大会,然后参观游览。30日,游览北寺(阿拉善4A级景区)。31日,从巴彦浩特出发,前往巴彦木仁故地重游(途经木仁高勒、巴音树贵)。8月1日,活动结束,返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  (一)上午:毕业庆典 </p><p class="ql-block"> 1🔺巴彦浩特的维也纳国际酒店(阿拉善店)二楼会议厅,“阿左旗巴音木仁学校七七届初高中同学四十周年聚会”就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  2🔺在庆典会场,各位同学三五成群地拉着家常,在前排就坐的几位老师也前后左右地打着招呼,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 3🔺这位同学拿起手机,亮出了同学们的一张张老照片,让老师猜猜“这是谁”?</p> <p class="ql-block">  4🔺我来猜,“这是…,那个谁…”。这个人太熟悉了,就是…,就是想不起名字来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5🔺挠挠头,再想想…,怎么就想不起来了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6🔺9:30,庆典活动正式开始!两位主持人站上主席台,仪表堂堂、落落大方,“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他们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过去、描绘未来,热烈祝贺巴音木仁学校七七届的学子们毕业40周年!</span></p> <p class="ql-block">  7🔺老师首先发言。田校长讲了,赵老师也讲了,我拿起话筒,就是想感谢大家,祝福同学们前程似锦,锦上添花!</p> <p class="ql-block">  8🔺郝凤玲同学代表学生致词。之后,大家自愿登台,或发表演说,或演唱节目,整个会场搞得红红火火!</p> <p class="ql-block">  (二)下午:游览驼城</p><p class="ql-block"> 9🔺阿拉善是<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全国拥有骆驼最多的地区,阿拉善双峰驼驰名中外,素有“驼乡”美称</span>。1984年9月,在巴彦浩特新区转盘矗立的骆驼雕塑,现已成为这座城市的重要地标。2011年9月,骆驼雕塑由过去的“白骆驼”换成“铜骆驼”之后,显得更加地雄伟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12年11月,中国畜牧业协会骆驼分会正式授予阿拉善盟“中国骆驼之乡”称号。</span>2016年7月,骆驼雕塑的底座加高,并写上了蒙汉两种文字的“中国驼乡”,巴彦浩特也自然成为了“驼城”!</p> <p class="ql-block"> 10🔺参观博物馆。阿拉善博物馆,于1997年5月在阿拉善王府(老馆)挂牌成立。为了庆祝建盟30周年,<span style="font-size: 18px;">2009年7月</span>新馆开工,2010年9月完成。新馆分设:历史展厅(阿拉善地区历朝历代文物收藏),民族民俗展厅(阿拉善蒙古族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宗教文化),石刻艺术展厅(贺兰山、曼德拉山岩画),以及自然展厅(从远古至近代的生物化石),全面展示了阿拉善的人文地理和风土人情。</p> <p class="ql-block">   11🔺参观奇石馆。<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大漠奇石文化博物馆”,在一个小小的阿拉善,能够冠以“中国”二字的馆名,非同小可。细说原因,这与阿拉善的“奇石闻名天下”并摘得全国第一个</span>“中国观赏石之城”桂冠(2008年7月颁发)不无关系。这幢建筑,明清风格、蒙元元素、恢宏大气,内设阿拉善展厅(以葡萄玛瑙为主的当地展石)、综合展厅(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展石)、宝玉石展厅(阿拉善玉的雕刻展品),还有设在地下一层的奇石就业(交易)市场,是赏石爱好者的“石之胜地”。</p> <p class="ql-block">  12🔺参观骆驼馆。在“中国大漠奇石文化博物馆”的东侧,就是“阿拉善骆驼文化博物馆”,2015年7月开工建设、同年9月建成,是世界上除沙特阿拉伯外的第二座骆驼文化主题博物馆。该馆集骆驼的起源、文化、产业、自然保护为一体,设七个展区。对阿拉善人而言,<span style="font-size: 18px;">“宽厚、友善、坚韧、负重”的骆驼,不仅是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他们的文化之源、精神力量,以及情感寄托。</span></p> <p class="ql-block">  13🔺参观定远营。定远营古城,为4A级景区。外城墙上,设有四道城门:南门是正门,城门上镌刻着“定远营”三个大字;中间有“吉祥门”、“如意门”;最东边是“贺兰门”。另外,在城内还有一道“百胜门”,就是过去的老东门。雄伟高大的城墙,默默地守护着古城。当人们踏上城墙,就感到这城墙犹如一道古今时空的分割线:看城内,安民定塔、延福寺,阿拉善王府、古建筑,还有仿古的旅店、商店,以及城墙里的奇石城,处处古色古香;望城外,远眺高楼林立,近看马路绕城,人来车往,好一派现代风光。一内一外,古今两重天。孰不知,这小小定远营,就是巴彦浩特的前身。早在清雍正八年(1730年),这里建城并取名定远营;1952年11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这里才改为巴彦浩特。巴彦浩特,正是从昨天的定远营一步步走过来的!</p> <p class="ql-block"> 14🔺这是大家就餐的地方--旭晨清真酒店。巴彦木仁,是一个回族聚居的地区,这里的学生也大多是回族学生。另外,巴彦木仁还有一支奇特的蒙古人,他们讲蒙语、用蒙文,穿蒙古服、住蒙古包,过的是蒙古游牧生活,但他们不信喇嘛教,而是信仰伊斯兰教,人们都称他们为“蒙古回回”。所以,羊背子、烤全羊,既符合回族习俗,又具有蒙古族特色,是蒙回兼容的绝佳食品。</p> <p class="ql-block">  15🔺“巴音木仁学校七七届初高中同学四十周年聚会”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游览北寺。北寺,<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位于阿拉善左旗木仁高勒境内,距离巴彦浩特25公里。</span>清嘉庆九年(1804年)始建,两年后竣工,嘉庆皇帝赐名“福因寺”。7月30日这一天,学生们都开着自己的车,组成车队,一起向北寺进发。</p> <p class="ql-block">  2🔺北寺,地处贺兰山西麓,群山环绕、绿树成荫,美景多多,但尽在山中。来北寺游玩,一路都是上坡,一定要攒足力气!</p> <p class="ql-block">  3🔺(1)大雄宝殿,供奉着未来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等多尊佛像,是福因寺大型法会和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2)阿拉善殿,是十八罗汉之一的格宁达摩之化身,每年正月初三都在这里举行盛大供奉活动。</p> <p class="ql-block">  4🔺(1)照壁画,讲述了释迦牟尼当年在菩提树下坐禅悟道,到得道,普度众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2)释迦牟尼的八大灵塔,象征释迦牟尼诞生、得道、降魔等八大历程的纪念碑,也叫八大功绩塔。</p><p class="ql-block"> (3)五方文殊菩萨,也称为智慧菩萨,手持的智慧剑就是其标志之一。据说礼拜文殊菩萨,可以获得大智慧、大悟性。人们来此礼拜,一般都是为了孩子,以保子孙学有所成、金榜题名。</p> <p class="ql-block">  5🔺仿古长廊<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北寺最早的标志性建筑,</span>雕梁画栋,一副清幽,掩映于山林之中。在长廊的拐弯处,有一条崎岖的上山小路,我们每次来此都要拾阶而上。登上山顶,向西望去,远处的腾格里沙漠,一片漫漫黄沙;再回头看这巍峨的贺兰山,草木繁茂、松柏长青。看到这里,不禁令人感叹勤劳智慧的阿拉善人,是他们几十年的植树种草、飞播造林,才阻止了黄沙爬上贺兰山,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保住了青山绿地!</p> <p class="ql-block">  6🔺<span style="font-size: 18px;">福因寺,是求学、求财的主要佛教圣地。这是因为:</span></p><p class="ql-block"> (1)拜谒了阿旺丹德尔,再登状元峰,就可沾上阿旺丹德尔的才气,为家中的学子增加灵气,以求金榜题名、考出好成绩!</p> <p class="ql-block">  7🔺(2)财神庙,<span style="font-size: 18px;">供奉着那木斯来佛(财神爷)。在鼎盛时期,这里香客云集、香火不断,但于“文革”时期被毁。2005年,在善男信女的捐助下,这里进行了重建,并举行了盛大开光仪式,使之再次成为北寺的一大盛景。</span></p> <p class="ql-block">  8🔺这次的北寺一游,组织得好,吃的好、玩的好,各方面都想得非常周道,大家特别高兴!当然,我也有了新的收获:就是通过北寺的 那个导游讲解,使我对每个景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知晓了一些历史和典故,不象过去那种走马观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7月31日,是个远行的日子。一早,我们就从巴彦浩特出发了,驶上乌(达)巴(彦浩特)公路,前往巴彦木仁!</p> <p class="ql-block">  (一)木仁高勒</p><p class="ql-block"> 2🔺在乌巴公路上行驶不久,就进入了木仁高勒的地界。你看这公路两侧,就是木仁高勒苏木的旧址。所谓“旧址”,就是说这里已经不再是“苏木”了!为什么呢,听我道来…</p> <p class="ql-block">  3🔺说起木仁高勒,东边贺兰山,西边腾格里沙漠,距离巴彦浩特23公里,是当年阿拉善左旗的一个很红火的苏木。但是,随着后来的人口和牲畜的增加,以及过度的放牧和采伐,贺兰山的生态环境日益退化,腾格里沙漠也日益逼近。为此,2006年该苏木撤销了(划归到巴彦浩特镇管辖),政府各类机构随之退出,周边的农牧民也陆续外迁,退耕退牧、还林还草,以使这里的自然<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生态得以休养生息!</span></p> <p class="ql-block">  4🔺这里的牲畜走了,人也走了,多年的努力换来了“绿地青山”,但也变得“冷清”了。大家都在担心,这里的“经济”还能恢复吗?现在,他们开始转变发展观念了,变过去一、二产业为现在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让自然、人文资源变为经济资源。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句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p> <p class="ql-block">  5🔺木仁高勒,利用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努力打造旅游品牌,建设美丽新乡村:(1)设立了木仁高勒旅游驿站,发展农家乐、牧家游,帮促农牧民增收致富;(2)建立了阿旺丹德尔纪念馆,通过阿旺丹德尔学术研究成果、文学艺术作品,佛教经卷、法器等展示,让游客品味独特的阿拉善藏传佛教文化;(3)扩建了木仁高勒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共产国际代表奥希洛夫、图门巴依尔,解放军战士吴金江、佟全等革命先烈。每年清明,各界群众都到此祭奠,缅怀先烈,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p> <p class="ql-block">  6🔺(二)巴音树贵</p><p class="ql-block"> 我们驶过木仁高勒,继续前行。大约9:40时,抵达了乌海市乌达区(地图“标注1”)境内。按照过去的行程前往巴音木仁,必须两跨黄河:(1)在乌达过黄河大桥,从黄河西岸到东岸,上G110(北京-银川)国道;(2)再沿国道北上,途经乌海,到达碱柜;(3)乘坐渡船,再过黄河,返回黄河西岸,即是巴音木仁(地图“标注3”)!</p> <p class="ql-block">  7🔺有人会问:乌达、巴彦木仁,同在黄河西岸,为什么不直接走,还要过河去东岸绕行呢?原因是:黄河西岸全被乌兰布和沙漠覆盖,根本没有路,只能绕行!不过,<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在有了好消息:黄河西岸新建了一条磴乌(磴口-乌达)穿沙公路。走这条路,不用绕河,直接就可抵达,又快、又好,又方便!但是,这条路经常被风沙侵袭,必须常有人巡视清扫,才能有效防止被风沙掩埋!</span></p> <p class="ql-block">  8🔺我们顺利地驶入了磴乌公路。这时,师傅停下车,来到了路边,指着前方告诉我们,那就是巴音树贵(地图“标注2”)。我们不禁惊叹,“这就是巴音树贵?…,过去的影子怎么一点都没有呀”?记得1971年初,巴音树贵农林场刚刚组建时,这里还只是从事一些简单的农业生产劳动;之后,改为巴音树贵治沙站,其主业也随之转为沿河的植树造林、防沙治沙;再后来,治沙站改制,变成了<span style="font-size: 18px;">现在的乌兰素海嘎查(蒙古语,相当于村),并新建了“红柳佳苑”移民新村,整体划归</span>巴彦木仁苏木管辖。现在的变化太大了,根本就认不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  9🔺巴音树贵,东靠黄河西靠沙,当地的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每年,<span style="font-size: 18px;">乌兰布和沙漠不断东移,近一亿吨流沙入河;黄河持续西淘,大片的林田土地被冲入河中,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生产生活以及内蒙古周边和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阿拉善盟为此决定成立乌兰布和沙产业示范区,全面启动黄河西岸乌兰布和沙漠的综合治理工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10🔺在黄河西岸出现的这片绿色区域,正是2013年阿拉善盟建立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2014年升级为自治区级示范区,2016年又创建为自治区级生态沙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盟级到自治区级,从示范区再到开发区,通过沙产业、特色农牧业、沙漠旅游业等多业开发,努力实现“沙漠增绿、企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重庆交大副校长易志坚带领的科研团队,在这里推广并实施的“沙变土”项目,使得“沙漠变绿洲”的前景一片光明!通过开发区的建立,真正</span>走出了一条“以小流域治理带动大面积生态恢复的路子”,达到了“绿色锁边,抵住沙龙”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三)巴彦木仁</p><p class="ql-block"> 11🔺我们的车队再出发。大约11点半,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巴彦木仁。同学们生于斯、长于斯,对巴彦木仁这块土地有着深厚的故乡情结。</p> <p class="ql-block">  12🔺我离开巴音木仁也有几十年了,但时常思念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今天来到这里,在巴音木仁的老街上漫步,看到街边的老供销社、老信用社、老公社…,处处都感觉是那样的亲切!</p> <p class="ql-block">  13🔺这时,来到了“老磴口盐务所”。提起“老磴口”,就得说说“驼盐古道”。这是一条从吉兰泰盐场到老磴口,全程贯穿乌兰布和沙漠,专供运盐驼队行走的沙漠之路。老磴口(就是现在的巴彦木仁),<span style="font-size: 18px;">早在清末、民国时期,这里</span>就是重要的水陆码头。每年都有近万峰骆驼从吉兰泰盐场驮盐至此,然后装车上船,运往各地!现今,“老磴口盐务所”、“盐仓”这些当年的建筑,仍然保留在巴音木仁的大地上。由此而知,当年的老磴口是多么的兴盛!</p> <p class="ql-block">  14 🔺在“老磴口盐务所”内设的“博物馆”里,还讲述了巴音木仁的历史:早在1757年,清朝在这里设衙驻司;1815年设立磴口总管公署;1926年设磴口县。直到全国解放,磴口县政府迁移至三盛公,才有了“新磴口”,巴音木仁也自然变成了“老磴口”!1958年,巴音木仁成立人民公社,1982年更名巴彦木仁公社,1983年又改为巴彦木仁苏木。</p> <p class="ql-block">  15🔺黄河浮桥。在没有磴乌公路时,要去巴彦木仁,只能坐船过河。但是,黄河河面宽、水流急,坐船总是感觉不安全。2001年8月15日,这里新建了黄河浮桥,并建立了纪念碑。浮桥,就是一座浮在水面上的桥,它以船为桥墩,船上再铺铁板,专供行人车辆来通行。浮桥有了,人们再过河就不用坐船了!可是,到了冬季封河,这座浮桥还要收起来;等到春天开河了,再重新把桥架起来。所以,大家还是盼望着这里能够有一座真正的桥!</p> <p class="ql-block">  16🔺十个全覆盖。2014年初,内蒙古党委政府决定用3年时间,投资600亿元,在全区农村牧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巴彦木仁苏木多渠道筹集资金,采取PPP模式引进大企业,将“十个全覆盖”工程整体打包,积极推进危房改造、街巷硬化、安全饮水、卫生院、民族学校、“大漠小镇”旅游、公共服务等项目,使苏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我们这次来到巴彦木仁新村, 看到了整齐的住房,柏油的马路,沿街的店铺,还有崭新的巴彦木仁民族学校,真的是今非昔比了!</p> <p class="ql-block">  17🔺沙漠游玩。在巴彦木仁,乌兰布和沙漠就近在咫尺。这天,我们爬上乌兰布和的沙山,围坐一起,谈天说地。休息片刻,我们又向那更高的沙山爬去,…。站在沙山的高峰,我们向周边的队友频频挥手。我坐上红色的滑沙板,被身后的同伴猛力一推,唰~,就如同坐上了过山车,随着那一声长长的尖叫,瞬间就滑入了谷底,那叫一个“刺激”!</p> <p class="ql-block">  18🔺晚餐时刻。在沙河湾(雷家滩),有一个特别大的彩钢房。在这个房子里,最前方是一个表演舞台,中间摆有七、八张大圆餐桌,再后面是一张乒乓球台。大家先是轮番上阵,乒乒乓乓、大显身手。之后,晩宴开始,大家围桌而坐,举杯祝愿,共享美味大餐。此时,音乐响起,巴彦木仁民间艺术团登台献艺。艺术团从演员到团长,都是当地村民。尤其是海忠团长,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名为“海高手”。为了艺术团的发展,他出钱出力、东奔西走,真是一个好团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愉快的旅行结束了,大家互相挥手告别。我感谢同学们,邀我故地重游;我感谢同学们,与我同行、友情共叙;我还感谢同学们,沿途拍摄美图美景,为我留下了这么多的美好记忆!各位同学,有你们真好!和你们在一起,自己也感觉年轻!同学们,再见!巴彦木仁,再见!祝愿巴彦木仁的明天更美好!(完)</p><p class="ql-block">(本美篇的部分图片来自朋友及网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