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孩子:</p><p> 刚刚读了一封家书,是革命烈士陈潭秋写给湖北老家哥哥的。</p><p>他在信中写到:我始终是萍踪浪迹、行止不定的人,几年来为生活南北奔驰,今天不知明天在哪里,这样的生活,小孩子终成大累,所以决心将两个孩子送托外家抚养去了。 </p> <p> 百十个字,纸短情长。自己看到了他作为父亲的无奈,也看到了他身为革命者的坚毅。</p><p>陈潭秋是“五四”运动带头人,和董必武共同创立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曾经协助周恩来同志工作。1943年,被军阀秘密杀害。可以说,他是中国共产党创业团队中最早的骨干成员之一。</p> <p> 看一看他的革命生涯,读一读他的红色家书,妈妈感触不少。想起这样一句话“我想去远方,可远方太远;我想伏地生活,但心有不安。我在迷雾中穿行,我不知道我会成为什么人,但我知道我不能成为什么人,我只是要拒绝庸常。”陈潭秋,出身书香之家,曾在武汉高等师范英语部学习;毛泽东,湖南师范学校毕业;邓小平,其父毕业于成都政法学校,他本人后来去了法国勤工俭学。这些伟人家里条件不差,但无一例外,都放弃了安逸的生活,义无反顾地扛起“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赤旗。在妈妈看来,仅从个人角度讲,他们投身革命的自身动力,首先在于“拒绝庸常”,把灵魂解放出来,然后,才有了“德先生”“赛先生”的追求,才有了天下为公、美美与共的理想,才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这些看不见的信仰支撑下、鼓舞下,在初心和使命的召唤下,30年后,一个新中国站起来了,70年后,一个新中国富起来了,90年后,一个新中国强起来了。</p> <p> 这些人这些事这封信,让我更多地想到了我们,想到了自己应该带着你,把你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p><p> </p> <p> <b>一个爱学习的人。</b>我常对你说,我们是一个普通家庭,好好学习才是你“走出去、看世界”的希望,好好学习才有可能为你将来的生活提供一个最优解。你已经步入高中,尽管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仍然是现行条件下进步的最优途径。妈妈希望你能吃点苦、受点累,努力学习,考取一流的学校,选择喜欢的专业,给自己多一点选择的机会。</p> <p> <b> 一个有价值的人。</b>网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小鸡问妈妈,可否不下蛋,带我出去玩?鸡妈妈说:“不行,我要工作。”小鸡很疑惑,又问妈妈,“你不是下了很多蛋吗?”鸡妈妈意味深长地说:“一天一个蛋,菜刀靠边站;一月不下蛋,高压锅里见”。一个人在单位里、在社会上之所以能立足,是因为他在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比如爸爸妈妈,在教书育人;比如医生,能救死扶伤;比如武警官兵,在保家卫国。因此说,让自己有价值才是我们该为之奋斗的目标。</p> <p> <b>一个有底线的人。</b>有一天,当你真正步入社会的时候,你会发现“金钱”被不少人奉为圭臬,作为人生的终极理想。作家歌德也说了,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妈妈想借此告诉你的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不是我们自己的,决不伸手。任何时候洁身自爱、不贪不占,任何时候要守住清廉的底线。</p> <p> <b> 一个正能量的人。</b>我们经常说净化朋友圈,那是因为我们的朋友是谁,我们自己可能就是谁。社会是个大染缸,有形形色色的人,不能简单地说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大家和谐共生就好。但是孩子,你毕竟小,妈妈还是希望你能与勤学上进、充满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所谓“蓬生麻中、不扶则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p> <p> <b> 一个有温情的人。</b>信中提到的陈潭秋,是大无畏的革命者,是不怕死的勇士,也是一个活生生、恋家人、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人。爸爸妈妈年近四十,有一天你长大成人了,不管在哪里,不管有多忙,都要常回家看看。吃一口妈妈腌的咸菜、蒸的馒头,和我们说说话,聊聊天也是很幸福的事。“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别欢离合。”此生,我们不留遗憾。</p><p> 这些是妈妈的愿望,也是对你的期待和祝福,希望遂愿吧。</p><p> 爱你的妈妈 </p><p> 2021年3月1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