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间:2021年3月25日</p><p class="ql-block">地点:景德镇第五中学</p><p class="ql-block">执教教师:匡乐</p> <p class="ql-block">自是一年春好处,明媚的春光又一次迎来全市公开课之月。3月25日,景德镇市教研所语文教研组中心专家以及各校一线语文教师赶到景德镇五中参加”课堂开放月“活动。“寻道语文名师工作室”为景德镇市一线语文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自我简介</b></p><p class="ql-block"> 匡乐,景德镇五中语文教师,中教高级。全省首届“优秀语文教师”、全省首届“十佳”优秀语文教师、江西省首届骨干老师。2011年2014年分别赴江西师大、云南师范大学接受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成绩优秀。荣获两届江西省远程教育“优秀辅导员”称号。第三届“全国百佳语文教师”,2013年担任省级学科带头人至今。</p> <p class="ql-block">教学设计</p><p class="ql-block">一、教学目的:</p><p class="ql-block">1、了解修改对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2、学会鉴赏作文,快速辨析一篇作文的优劣得失。</p><p class="ql-block">3、学习为作文修改润色,提高写作水平。</p><p class="ql-block">二、教学重点:</p><p class="ql-block">1、阅读学生习作,引导学生如何审视一篇作文的优劣得失。</p><p class="ql-block">2、结合名家名篇名句进行鉴赏,巩固描写植物、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相结合的写作方法。</p><p class="ql-block">3、学习对作文进行修改润色的方法。</p><p class="ql-block">三、教学难点:</p><p class="ql-block">1、引导学生发现习作中的问题,即学习发现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2、指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润色,即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3、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p><p class="ql-block">四、教学过程:</p><p class="ql-block">(一)导语</p><p class="ql-block">作文学习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从分值而言,占据了近半壁江山。好作文需要反复修改,引用名言和名人修改文章的故事体现修改的重要性,再引入今天的课题。(多媒体出示)</p><p class="ql-block">(二)为原文修改润色</p><p class="ql-block">1、让大家阅读学生习作进行修改,围绕三个问题“哪里要改?为什么改?怎么改?”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小组长汇总后发言,教师点评,教给学生相应的写作手法。</p><p class="ql-block">学生发现并修改的问题有:</p><p class="ql-block">第1段:语言啰嗦,改成“我买了一盆绿萝,放在阳光充足的房间,并给它浇水施肥。”</p><p class="ql-block">第2段“我为人较为内向,给我带来了很多烦恼。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发呆,我怎样才能改变我的内向?”修改原因:缺乏具体时间的交代,并增加了烦恼的具体事件,即具体描绘。</p><p class="ql-block">第2段对绿萝的描写:“像一颗颗眼睛(改:像一双双)看着忙碌的世界。”对绿萝的描写较少,学生通过想象、联想、拟人、比喻等手法增加对它情态的描写。</p><p class="ql-block">第4段对蔫了的绿萝只有一句记叙,没有进行必要的描写,缺乏生动形象之感,不能给读者深刻的印象。此处学生进行了润色,即具体描绘。</p><p class="ql-block">2、教师对学生的修改进行肯定、点评,并结合朱自清《春》中对春花的描写和宗璞《紫藤萝瀑布》对紫藤萝生动的描绘方法,再次学习描写植物的方法,巩固写作方法,同时复习课文。</p><p class="ql-block">3、继续引导学生修改原文。</p><p class="ql-block">第7段结尾匆忙,只一句“我学会了敞开心扉”,学生进行润色,展开具体叙述,教师肯定、整合、点评;再结合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段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的写法进行复习指导。</p><p class="ql-block">4、小结写作方法。(多媒体展示)</p><p class="ql-block">5、归纳学生习作的优点,进行肯定。</p><p class="ql-block">(三)学习分析老师的升格文,思考:哪些地方改了?为什么改?</p><p class="ql-block">1、学生阅读圈点、修改,师生共议:第2段开头做了较大的改动、增添。原因:小区同龄孩子的欢笑和“我”内向害羞,缺乏友谊而产生的烦恼,形成鲜明对比; 绿萝的繁茂与“我“的孤独形成反衬,为心生厌恨,将门窗关闭,以致将它遗忘做铺垫。此处教师强调三种写作手法:对比、反衬、铺垫。</p><p class="ql-block">第6段加上了“我”改变内向,敞开心扉与周围人主动交往的内容以及敞开心扉后的美好感受,突出了主题:抒发了自己在绿萝和母亲及自己的感悟下,学会敞开心扉的快乐之情,并由此懂得现给予温暖,才能获得善意和美好。</p><p class="ql-block">学生找出第7段加上了对天气和绿萝的描写,师生共议修改原因:再现了绿萝重现生机的模样,情景交融,表达了“我”在绿萝和母亲的启发下,告别内向,敞开心扉的愉快心情,突出主旨。最后一句的作用:深化主旨,作者由这件小事,感悟到只要对世界投之善意,必将得到温暖这一人生道理。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p><p class="ql-block">2、小结本文所出现的写作方法(多媒体显示)</p><p class="ql-block">(四)请同学总结本堂课的收获,并针对中考作文,归纳总结短时间内快速写好作文的方法,给予学生回答鼓励肯定。出示板书。</p><p class="ql-block">(五)总结</p><p class="ql-block">写好作文的根本在于:广阅读、常积累、多思考、勤练习。</p><p class="ql-block">(六)布置作文。《_____,我学会了_____》</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 20px;"> 阳光下,我学会了敞开心扉(原文)</b></p><p class="ql-block"> ①我家有两层楼,一楼是客厅及父母的卧室,二楼是我的书房及一间空荡荡的无人住的房间。我买了一盆绿萝,我本想放在书房,可光线不足,我把它放在那间阳光充足无人住的房间,我还需要给它定期浇水、施肥。</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②我为人较为内向,给我带来了很多烦恼。我静静地坐在书桌前发呆,我怎样才能改变我的内向?我走到二楼,打开窗户,沐浴在阳光下,天高云阔的风景,让我心中的阴霾消散了些,低头,望见了我的绿萝。从土壤中抽出几根新芽,翠绿的芽苞,像一颗颗眼睛看着忙碌的世界。我沐浴在阳光下,看着绿萝,心中的烦恼烟消云散……我看着窗外的风景,天有不测风云,太阳隐没在云层间,下起了雨,雨珠飞入窗户,轻打在我的脸上,我关上了窗。</span></p><p class="ql-block"> ③此后,由于学习、繁忙,我也忘了要去观赏绿萝。</p><p class="ql-block"> ④一两个星期后,我正坐在书房刷题,“洋洋!过来一下!”母亲的呼唤把我从题海中拉了回来。我走到二楼,推门进入那间空荡荡的房间。母亲站在绿萝旁,示意我过去。阳光照在绿萝上,却不在显以往的风姿。“这花怎么蔫了?”我疑惑地看着母亲。“这要问你怎么把窗户关上了?”母亲一边说,一边打开窗户。</p><p class="ql-block"> ⑤“你把门窗都关上了,将它封闭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得不到新鲜的空气,当然会蔫了。”说完,母亲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p><p class="ql-block"> ⑥我沐浴在阳光下,陷入沉思,我与它没什么本质的不同,它长期生存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便枯萎了,我由于自己的内向,不爱与外界沟通,也会像它一样枯萎。我需要改变,改变内向,成为一个外向、自信的人。</p><p class="ql-block"> ⑦我沐浴在阳光下,外向、自信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阳光下,我学会了敞开心扉!</p>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 22px;"> 阳光下,我学会了敞开心扉(升格文)</b></p><p class="ql-block"> ①我是个性格内向的男孩,不爱说话,朋友很少。妈妈为了给我一个陪伴,送了我一盆绿萝。我把它放在阳光充足的二楼,定期给它浇水、施肥。</p><p class="ql-block"> ②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春色好得叫人嫉妒,小区内同龄孩子们的笑声透过窗口传到我的耳朵,我既羡慕又无奈:我渴望友情,却因为自己的内向害羞,担心遭到拒绝不敢主动与大家交往。我只能坐在阳台望着那盆绿萝发呆,翠绿的叶片,像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张望这个多彩的世界;它柔韧的茎伸展着,似乎想要给所有人展示它的美好。我看着这盆绿萝不禁心生烦闷:明明只是一盆植物,它却能如此无忧无虑享受春光,可我只能呆在房间里无人陪伴……我在人际交往上的失败让我迁怒于它,生气地关上门窗不再管它。</p><p class="ql-block"> ③此后,学习繁忙,阳台上的绿萝更是被我忘在脑后……</p><p class="ql-block"> ④“洋洋!过来一下!”母亲的呼唤把我从题海中拉了回来,“你看,绿萝蔫了!”我疑惑地查看那盆绿萝,阳光还是那么好,可是那原本生机勃勃的它现在却枝叶瘦小叶片泛黄,无力的耷拉着,像个犯了错的孩子。母亲感觉到了我的疑惑,解释道:“你把门窗都关上了,将它封闭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得不到新鲜的空气,当然会蔫了。”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我眼。 </p><p class="ql-block"> ⑤我听闻,陷入沉思,其实我与它一样,它长期生存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便枯萎了。我若任由自己的内向,不与外界沟通,也会像它一样枯萎。我看着它病恹恹的样子下定决心,我要改变自己!</p><p class="ql-block"> ⑥从此我看到在聊天的同学也尝试着加入他们的话题,看到老师会主动地向他们打招呼,看到小区里的孩子们会向他们投去友好的微笑,买完早点对笑容可掬的老板说一句“谢谢”……慢慢的我在和大家的交往中,获得了很多的朋友,也同时获得了阳光自信。原来打开心扉并没有我想的那么困难,曾经那个胆小怯懦的我已经和我挥手告别了。</p><p class="ql-block"> ⑦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坐在桌前,看向窗前的绿萝。阳光透过它的缝隙,零零散散地洒在桌面上,肥厚的叶片折射着柔和的金光,仿佛在与我诉说 这世间的美好。我报之以微笑,心下了然,原来想要得到世界的温暖,先得学会敞开心扉,给予善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教学反思</span></p><p class="ql-block"> 作文教学不仅要训练学生会写文章,还要训练学生会改文章。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这既体现了语文的实践性和自主性,又有助于培养学生鉴赏文章优劣的能力,可有效地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写作的修改润色》专题训练。</p><p class="ql-block">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作者自己真实思想表达。学生的作文单纯地让老师改,是老师代替学生思考,“教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给学生鉴赏作文和评判作文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化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对学生的帮助更为有效。</p><p class="ql-block"> 我班学生进入初三阶段,平时也经常上作文讲评和修改课。这节课系统地将作文中应该避免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引导同学对学生习作进行集体修改。这篇作文的得失比较明显,优点是:1、抓住了“阳光下”的背景进行设置。2、主题积极向上,反映了勇于改变自我,敞开心扉、乐观阳光的人生态度。3、对母亲的描写恰到好处。4、采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中心。但出现的问题也比较普遍,如语言不够精炼;对写作对象“绿萝”缺乏必要的描写刻画;对“我学会了”的心理变化过程、学会后的具体表现和所获得的效果缺乏叙述和描写;结尾仍停留在事件本身,没有深化,立意不够高。究其原因:审题不够仔细、缺乏必要的写作方法,这也是很多同学作文中常见的问题。我对此文进行了修改升格,让学生加以比较,以便对作文的写作技巧有更深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整堂课我抓住“改”这一主线进行教学,讲、练、评、议相结合,把课内名家名篇名句嵌入教学过程,将写作手法的知识与写作实践结合,实现了教学目标,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这堂课有待提高的地方是:因为现场修改,所以时间有些紧促,导致升格文有些同学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并修改,如果能让学生课前预习修改原文,课堂再进行交流,升格文学习的时间会更为充足。</p><p class="ql-block"> 写好作文不是一日之功,需要千锤百炼,只有不断地练习、反复的修改,才有可能达到更好的水平。我希望这堂课能让学生学习写作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并举一反三,融会贯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