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

<p class="ql-block">  为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计、多媒体现代化技术使用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我校开展了五年级数学“备磨研”做评课范式研究观摩活动”,老师们感触颇多,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采用单元内有序选课——组内成员带资料共同备课——组内集体说课、议课、完善课例——做课展示——评课与反馈系列开展。在组长的带领下,全组教师团结协作、共同准备、共同设计,共同为本组的公开课出谋划策,充分显现了团队合作的魅力。</p> 课堂研磨 助力成长 <p class="ql-block">  一种思想与另一种思想交换可以形成两种思想。共同备课环节,每组确定一位主备人,就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等,先形成备课初案,然后与同组老师进行讨论、修改、补充、指导,最后形成教学设计定案。莫校长带领全体数学老师对四节数学课进行了共同备课、反复研磨、不断交流的研学活动,过程中每位教师都积极参与,各抒已见。</p> <p class="ql-block">  推敲打磨、精心备课,老师们发挥团队精神,对四位老师的课进行了反复诊断,推敲打磨,博采众长,四位老师的课精进不少,此时磨课不仅成了老师间学习的舞台,而且是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天地。</p> 践行提升 精彩纷呈 <p class="ql-block">  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勇于创新,借助多媒体的有效指引,运用多种方式突破重难点。课堂上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情高昂,打破以前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在下面如坐针毡的局面。课堂成了老师业务提升的阵地,课堂成了师生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  为我们带来第一堂课的是罗晓老师,她执教的是五年级数学下册的长方体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听了罗老师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我认为本节课第一大亮点:课件直观具体,惟妙惟俏,起到了辅助教学的作用;第二大亮点:教学思路清晰;第三大亮点:本课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再好的课堂也不能面面俱到,首先听完这节课之后我觉得在展示长方体棱的认识的环节上停留的时间太久了影响了整体课的时间把握,其次我觉得如果在整节课上完后知识总结时加入易错点的强调效果可能会更好。以上是我个人不成熟的意见,还望各位评委和老师批评指正。</p> <p class="ql-block">  第二堂课是赵梅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数学下册的正方体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赵梅老师的课:多媒体教学是当今课堂教学的热点之一,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否则它就是一个花架子。在认识正方体的特征时,赵老师用多媒体演示,通过大屏幕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直观的去发现正方体的6个面完全相同,12条棱长度相等,同时向学生传递了“比一比”这样一种探究方式。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时,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把一个具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慢慢变成正方体,让学生通过演示发现当长方体的长、宽、高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体,使学生体会到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可谓是一举两得。  </p> <p class="ql-block">  由脱瑞雯老师带给我们的第三堂课是五年级数学下册的长方体的面积。</p> <p class="ql-block">  范敏老师说,脱老师执教的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注重了三维目标的培养,尤其对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做到了重、难点突出,有的放矢,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知识。</p> <p class="ql-block">  为我们呈现的第四堂课是尤华华老师带给我们的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体积及体积单位。</p> <p class="ql-block">  尤老师先通过学生都能理解的故事乌鸦喝水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感受物体都是要占用空间的。这样导入设计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求知的欲望,而且使抽象的体积概容易理解。</p><p class="ql-block"> 然后通过动手实验,用身边的实物对比,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物体占用空间的大小叫做该物体的体积,不同大小的物体占用的空间大小也不同,使体积的概念明朗化,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完成了本节课第一个教学重难点。</p><p class="ql-block"><br></p> 交流反思 总结提升 <p class="ql-block">  听课中反思,评课中成长。课堂教学展示之后的即时点评不仅使教师发现自身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便于及时调整和改进,更激发了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慕校长,莫校长,袁主任,范主任深入一线,亲临课堂,参与点评课,与老师亲切沟通交流。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中,老师们理性的分析,深入的反思,务实的探讨,这节课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哪些问题尚待解决,为何需要改进,应如何改进,大家共有的困惑及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哪些地方应当进一步求同或存异,让每个教师都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观摩课是一种学习,是一种研讨,是我们对教学质量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听课老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调课按时参与,虚心学习借鉴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优点,在学习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教研都是一次提升,每一次交流都是一次成长,每一次研讨都让我们有了新的起点。没有永远的博学,只有永远的学习;没有永远的聪明,只有永远的思考;没有永远的智者,只有永远的学者。让我们一起且研且提高。</p>

老师

长方体

正方体

课堂教学

教学

学生

教师

课堂

五年级

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