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花语是温柔、漂亮、欢乐之意,也象征着离家很久的游子思念家乡、相离愁之意。<div>尚仁的两棵海棠树枝繁叶茂,花团锦簇,象征学校生机勃勃,象征老师智慧生发,象征孩子生动活泼。学校资深老师说,这几年海棠树开的越发好看,是学校的形象代表。</div> 既然海棠树在学校里有这么高的影响力,何不利用她好好进行研究呢?学校校长室、教导处进行多次讨论,决定在三到六年级中围绕海棠树进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全体语文老师带领孩子们观察不同时期的海棠,根据语文学习内容拓展活动项目。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溯源·知来历</h3> 我们咨询了曾在尚仁中学就读的门卫马师傅、村民薛大伯以及同行钱老师,都反映应该是在八十年代种植,但具体情况不了解;也请教了塘头桥村委陈书记,陈书记是尚仁教育事业的后盾,他记得大概是1987年,因为当时还年轻,具体细节不清楚;最终我们电话联系了时任尚仁中学校长的吴新山先生,吴校长说这两棵海棠树的确种植于1987年,学校创始人薛福基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大会(1987年8月31日)之际,与“尚仁中学旅沪校友碑”一起竖立在在校园内,由当时的总务主任一手操办,当时种植海棠树的原因是让校园多一些绿色,多一些花香。他还讲到校园中间的香樟树种植于1961年,两棵盘槐种植于70年代。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探究·习方法</h3> 在俞红英教导的组织下,三到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在第二周的学科教研活动进行专题讨论:每个年级研究什么?怎么入手?怎么利于学生操作?用什么方式呈现研究成果?学生从过程中可以有什么收获?<div><br></div> 根据各年级语文学习知识不同,确定三年级利用植物的描写学习,可仔细观察海棠的枝、叶、花,观察花的生长过程;四年级学习诗歌单元,可以仿照写一写,感受诗歌创作的乐趣;五年级学习人物心理活动,可以在观察的时候感受欣赏花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六年级可以综合利用,洒脱地表达。一、二年级的语文老师觉得,可以选些关于海棠的小知识、小短文或者古诗词让孩子们读一读,感受中国文化的美好。全体语文老师觉得,通过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花的美、语言美,更要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爱学校、爱生活的美好愿景。<div><br></div> 于是,海棠树下,多了孩子们的欢笑,多了孩子们探讨。 六年级同学的观察点有点高,高高的走廊挡不住他们热切的愿望,垫个凳子照样可以观察。 分享·学生的收获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赞海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1)班 陈慧之</div>春天,百花盛开,公园里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在晴朗的阳光下,处处透着春的气息。<br>在春姑娘的召唤下,我们校园里的两株海棠花也苏醒了。只见花蕾红艳,似胭脂点点。远远望去,像一片紫云,令人不由眼前一亮,给雨天阴冷的校园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成了我校园里最喜爱的一道风景。<br>大概过了一周,花骨朵全部绽放,紫云变成了一团团红云。如果你第一次来我们校园,我相信,你一定会被这两株海棠的美震撼住的。那一片红绿相间,把树枝装扮得明艳动人。春天的海棠,美在花,更美在叶。片片嫩绿似镶嵌在其中的翡翠,不知是这绿装点了花的娇艳,还是这花衬托了绿的俏皮。走近看,花瓣两面的颜色竟然不一样。背面是鲜艳的粉色,正面反倒是淡雅的似有若无的浅粉,一部分渐变成白色,洗去了鲜粉的俗气,海棠树变得纯洁动人,又不失娇艳明媚。<br>海棠真美,它的美是赞不完的,就像我们校园里的小朋友们,各有各的美,也是赞不完的。我爱海棠,更爱我的校园。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棠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1)薛宇浩</div>听—家乡那棵红枣树,伴着我曾住过的老屋……<br>我的家乡没有红枣树,但是我可爱的校园有两棵海棠树。海棠树高大挺拔,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一树粉白,漂亮极了!去教室的路上要经过这两棵海棠树,每每总是让我驻足,一眼两眼看不够……<br>海棠树的花真多真美呀!瞧,有的才刚刚鼓出一个小小的苞,有的才展开三两片花瓣,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像一个个粉红的小脸蛋。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挨挨挤挤,密密层层,好像在亲密地说着悄悄话。海棠花的花瓣粉白相间,好像是粗心的小画家洒落的几滴粉汁,晕染在雪地里。金黄金黄的花蕊嵌在中间,煞是明亮。嫩绿嫩绿的叶子悄悄地伸展开,好像在小心地托起花瓣,可爱极了!<br>一阵微风佛来,海棠花簌簌落了一地,我难过极了,好想把它们拾起来再粘回去,妈妈走过来笑着说:“落了的海棠花会化作春泥,来年护着新的海棠花开放”。我听了开心地笑了。<br> 四(1)班同学的小报 四(1)班同学的小报 四(2)班同学的诗配画 四(2)班同学的诗配画 四(2)班同学的诗配画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爱学校的海棠树</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尚仁 五2 郭清鸽</div>我们学校有高大挺拔的香樟树,香飘十里的桂花树,硕果累累的石榴树,但我却对我们教室门前的海棠树情有独钟。<br> 海棠树有两层教学楼那么高,他在20厘米左右的时候就会分成两个杈,仿佛是“连理树”一样。它的树干微微有些倾斜,手摸上去一点儿也不平整。不小心还会被刮伤,它的树干上还有一些小洞,那是因为他们的树干被雪压断了以后,又长了一段时间就有了一些小洞,虽然它的树干不那么漂亮。但是他的花却是我们学校开的最漂亮的。<br> 春天的时候,他就是我们学校的“红人”,在嫩绿的绿叶中露出樱桃般大小颜色的海棠花开了,花儿们挨挨挤挤的,好像在说什么小秘密似的,们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了淡黄色的花蕊,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的,马上就要破裂似的。远远望去,犹如一把撑开的大花伞,那婀娜的花姿,那沁人肺腑的清香真使人赏心悦目。来到海棠树下,拾起一朵随风飘落的海棠花定睛细看。只见五片粉中透白的海棠花将那淡黄色的花蕊裹在了它们的中间,它的树枝向上伸长,远远望去就像喷花的飞泉,这时,一阵风吹来,满树的海棠花就像一只只蝴蝶一般飞落下来。飘的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我站在海棠树下,真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br> 说起海棠花,还有一段小故事呢。薛福基出生在塘头桥村,他长大以后开了面粉厂还有橡胶厂,他挣了钱后,没有完全塞进自己的腰包。他把钱捐出来,在自己的家乡建造了一所学校, 并给学校取名为——尚仁,意思就是崇尚仁义。<br> 我喜欢我们学校的海棠花,长大了要做一个心怀感恩的人。<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海 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1) 宋一可</div>冬天悄悄过去,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了,她拂着衣袖轻轻一挥,我们学校一进校门就能看到的两棵海棠花被她唤醒了,慢慢地咧开了粉红的小嘴,向人们报告着春已到来的讯息。<br>海棠花花姿潇洒,花色艳丽,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之称,素有“国艳”之美誉,海棠花的花语是游子思乡、离愁别绪。<br>远远地看那两棵海棠树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儿空隙,阳光下就好似两座喷花的飞泉,给烂漫的春天增添了几分色彩。<br>走到树下仰望,海棠花的花是粉红色的,一簇一簇,花瓣是心形的,形状特别像扑克牌里的红桃图标,加了一个把儿,再变成粉红色,异常美丽。这满树的繁花中有的含苞待放,鲜红可爱,像一位小姑娘娇滴滴的不肯露面。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有的海棠则大胆地展开心形的花瓣和金黄色的蕊,那蕊漂亮极了,和阳光一般温暖,亭亭玉立如繁星点点,使花儿更加夺目。也有早先悄悄开过的,如今已是花瓣凋落花蕊挺立枝头。这整棵海棠犹如一个四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绿色的叶子加上粉红的花瓣,简直是美丽绝配。<br>望着这两棵娇艳无比的海棠,我想起了老师对我们讲的学校的历史:1894年10月19日出生于塘头桥的薛福基,14岁就到上海昌盛商号当学徒,后赴日本当店员,25岁被委任经理,并被推举为大阪中华总商会会长。1928年,薛福基回到上海,创办了大中华橡胶厂,生产“双钱”牌胶鞋。1932年,发展为橡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我国首家汽车轮胎生产企业1934年,薛福基捐资十万银元,在家乡塘头桥购置18亩土地,创办了“尚仁初级商科职业学校”,学校以薛氏江阴始迁祖尚仁公命名,成为我国乡村最早的职业学校之一。学校建有楼房两幢,平房四十二间,除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外,还有图书馆、实习室、体育场等教学设施设备,薛福基先生亲自担任校董会主席。<br>海棠花开春意浓,思念故土情难寻!薛福基先生背井离乡、经商致富后不忘家乡人民,创立了咱尚仁学校,这两棵海棠是他思念故乡的寄托,也是我们后人对他的纪念吧!<b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分享·老师的参与</p> 青阳实验小学尚仁校区,虽然地处农村,新市民子女占比大,孩子们探究事物的手法很稚嫩,方法不成熟,展示成果也还不丰富。但是只要我们有这样的意识,不断创造机会,给予帮助,一定会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校园,成长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