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其全书将近500篇,它们或接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全书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数量最多,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 《聊斋志异》中的妖狐女鬼们</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志”是记述,“异”是奇异的故事。所以,“聊斋志异”即指在聊斋中记述奇异的故事。在这些奇异的故事中,又以女鬼的故事见长。</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全书共约490余篇,虽然主要采用了狐精和鬼怪,神鬼故事,但也有不少直接取材于现实的题材,这其中正面描写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形象的篇幅占了绝大的比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近些年来,聊斋志异改编的电视剧数不胜数,这里有多少温柔的女鬼呢?美丽的聂小倩、温柔的阿宝还有善良的婴宁和可爱的辛十四娘。她们的爱情是人鬼殊途,这些女鬼,死后经常是魂飞魄散无处可去,只能躲在某个宅子里火某座井下。尽管她们是四处漂泊的女鬼,但她们从没害过人。她们与人类有了感情,就会全心全意的付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电视系列剧《聊斋》中的女鬼的境遇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理想追求和一定人格,她们都是向往美好和光明,在那阴暗充满痛苦的鬼蜮中对美与善进行不懈的追求,她们中有的或由于无知或被妖物胁迫,干了一些坏事,有损人害己的行为,一旦觉醒,立即改恶从善,走向新生。她们重亲情,努力返归人世的行为和结局蕴涵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尚人伦、重人世、以人为贵的文化理念。富有才学的女鬼形象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寄托体,这恐怕也为他身后的伟大作家曹雪芹探索女性全新形象开启了先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以下的一个拼图中分别是电视系列剧中美貌女鬼聂小倩、知恩图报的女鬼连城、温柔的女鬼阿宝、花精香玉、善良的女鬼婴宁、可爱的女鬼辛十四娘、公孙九娘、鲤鱼精白秋练、狐精小翠。它们救人于水火之中,救人于危难之中。</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聊斋志异》中出现的女鬼多是美丽动人的妙龄少女。虽然刚开始会做些坏事,但最后总能被善良的书生所打动,决心与恶鬼断绝关系,渴望能够返归人世。这里最有代表性的应该是聂小倩。聂小倩首先是一个女鬼,而且是误入鬼门。一开始受老妖的指使,杀害了无数可怜人。后来她遇到书生宁采臣,本来也想杀害他,却在与他的接触中,逐渐被他的光明磊落、正直高尚的人品所感化。于是她不仅将老妖设毒计害人的真相告诉了他,还帮他脱离了陷阱。宁采臣也感念小倩的救命之恩,把她带回家中,后来还娶她做鬼妻。小倩从此就与恶鬼断绝来往,像人一样生儿育女,与宁采臣过起了美满的生活。</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黑暗的封建社会里, 聂小倩这一典型形象只是社会遗弃的一个弱小的妇女形象,聂小倩这样的女鬼是封建社会妇女的代言人。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妇女受压迫、受抛弃,在强大的黑暗势力下,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压迫下,聂小倩代表着一批具有反抗,抗争、争取自由、建立美好家庭、实现美好愿望的青年妇女的心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迫害的妇女对邪恶势力的反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聊斋志异”中的女鬼还有连城等很多女鬼,她们性格刚毅有强烈的正义感,都是很善良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善良贤惠型的如《新郎》中的鬼新娘,《巧娘我》中的女鬼巧娘,《吕无病》中的吕无病,这些女鬼都是善良贤惠型的,她们忠于自己的丈夫或爱人,能够用一颗善良的心面对生活。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多才多艺型的如:《林四娘》中遭难而死的宫女林四娘,擅长作诗吟咏;《连琐》中擅长吟诗作赋谈琵琶的女子;《晚霞》中能歌善舞的晚霞,他们擅长琴棋书画,通常有超出常人的才华,又与书生相爱,因而形象更为生动鲜明。</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然电视系列剧《聊斋》中也不是所有的女鬼都是本性善良的。比如《画皮》中的女鬼,她因为生前受尽欺凌,悲愤而死,化为厉鬼后便披上美丽的人皮,报复人类,被演员演的活灵活现,这是一个既招人可怜又令人可恨的女鬼。</span></p> <p> <span style="font-size: 20px;">《聊斋》中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有力地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封建社会伦理观念和因果报应的宿命论思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独特思想风貌和艺术风貌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多数小说是通过幻想的形式谈狐说鬼的。但内容却深深的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曲折的反映了作者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思想愿望,熔铸进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的感受和认识,作者是寄托了他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深沉和孤愤。因此我们看作品不能只是看奇艺有趣的故事,而应该深入的去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爱和恨,悲愤和喜悦,以及产生这些思想感情的现实生活和深刻的历史内容。</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电视系列剧《聊斋》片头曲的歌词“鬼也不是鬼,怪也不是怪,牛鬼蛇神倒比正人君子更可爱。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几分庄严,几分诙谐,几分玩笑,几分那个感慨。此中滋味,谁能解开,谁能解开。”道出了《聊斋》是以鬼神之事反映当时社会的百态的,我们观众应该通过看电视剧从中收到启发,受到教育。</span></p> <p>z</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字参考网络信息编纂)</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七律 观《聊斋》有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蒲公有志未能申,弄墨武文现世尘。</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怪鬼妖狐都有爱,话情事理在传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叙说世上多灾难,书尽诡诈具是真。</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恩爱悲欢都是戏,入情入理劝来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