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戏曲精要问戏解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什么是反串演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文/涂少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戏曲表演艺术区别人物角色的类别是由行当来加以区分,生旦净丑为四大行当,演员在行话中称是串演,例如问“您在戏里串演什么活儿呢?”串演即是扮演。戏曲行当男性演员是旦行,固定称谓乾旦;女性演员是生行称谓坤生,是不能称他们是反串演员,他们是有自己的专属行当。例如说“串纲活儿”,这是说:不是演员自己的本工活儿,或是救急应场临时替补行当上有反串串演,叫“串纲活儿”,戏曲行业内是没有“反串演员”这个名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只有一种情况是要挂牌号召广为告知的,那就是大年前的“封箱戏”,赈灾义演名角聚演,争取票房最大的收入叫“大反串”。不是行当中多个有影响的名角儿聚集反串演出,也称不上是大反串。反串演出还有一种是在一出戏里面,在自己所属行当外串演其它行当例如《穆柯寨辕门斩子》前演“穆桂英”后演“杨延昭”,《凤仪亭白门楼》前演“貂蝉”后演“吕布”称是“一赶二”,这是行当反串。演员自己演自己的行当这不是“反串”?反演自己行当外的角色才是反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戏曲“反串”这一名词如同“场面”“出彩”“大打出手”“亮相”等渐渐融入社会用语中,独独“反串”这一名词被误读误解,混淆了反串的实质词义。首先是恶出在娱乐圈和各大电视媒体,一些“半吊子”写手,把非行当属性的男性歌手装扮女性称是反串演员,这是十分谬误的。从另一个角度定而论,这是男性以“乱真”为目的的行为表现,他和行当演员反串角色毫无干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有一桩“公案”,李玉刚古装演唱一首“歌曲”自诩是“梅派”遭到梅葆玖死磕,葆玖对李玉刚不予承认,根本原因是:戏曲表演艺术初始没有女性演员,旦行都是有男性演员扮演,称为乾旦。这不是反串是旦行,这是人真假戏的表演艺术,是演员艺术本体特征是“真假虚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李玉刚歌舞与戏曲表演艺术没有关系,他不是戏曲艺术的旦行,这是葆玖的心结所在。可以理解,有下列几个硬性否定指标:一、不是戏曲剧种的旦行,二、舞台表现不是旦行行当的“四功四法”,三、和“梅派”代表的戏曲没有毛钱的干系,有此“三不是”可以断定不是反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倒是可以比较的是:泰国人妖追求唯真,而不是反串。李玉刚这类追求“就是”乃至惟妙惟肖也同样不是反串。至于装扮女身唱上一支歌,跳上一段舞,有多少艺术含量是另外回事,充其量说也只是“行为艺术”,戏曲行当之间跨行扮演才是反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总结一句,什么是反串的定义?演员本行专工之外,能够跨行扮演角色人物称之为:演员反串,没有“反串演员”之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