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天街小雨人文茶馆计划做一款小众的熟普作品,茶料选用定点茶园“半坡云雾”连续三年积存的毛料,确保对熟普的品质控制从毛料开始。为此,几经周折找到了杜琼芝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难得巧合的是,2020年11月9日毛料入厂下堆,11月11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文公布了“国茶工匠·人物推选—制茶大师”候选人,杜琼芝老师名列普洱茶类七位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为了向杜老师学习,我多次厚着脸皮不请自到,甚至来来回回熟悉了从景洪到勐海再到茶厂的班车线路。2021年3月21日,我与版纳作协主席罗云志一起再次登门拜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对于自己这款熟普,我非常期盼,茶未出生,就先给它取好了名字,叫做“妙喜”。前些日曾到湖州寻访茶圣陆羽,礼拜栖贤寺。陆羽与皎然是“缁素忘年之交”,栖贤寺的前身就是皎然所在的妙喜寺,与《茶经》写作缘源颇深。我爱陆羽,也爱皎然,便取了“妙喜”这个茶名。急切切先请杜老师试泡已于2021年1月8日起堆的熟料,第一泡品甜,第二泡品香,第三泡品味,杜老师娴熟的泡茶手法体现了一种长期的职业素养。要知道以前在勐海茶厂收茶,她一天要品尝大几百个茶样,三口就要准确定性,这是真功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杜琼芝是布朗族,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茶叶土族。1978年10月6日,刚刚十八岁的她便考入云南四大国有普洱茶厂之一的勐海茶厂。1986年升任制茶车间副主任,1999年到总经理办公室任副主任,专门负责技术、工艺、质量,32个初制所、32个采购站都要管,后来又任南糯山分厂厂长,因此,她熟知各种经典茶品的拼配工艺。2004年勐海茶厂改制后,她出来独闯,于2005年创立了鹏程茶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妙喜”一直泡了20泡,先是糯香,后是樟香、兰香,汤色透亮,醇净优雅,无任何杂质,令人愉悦。杜老师说:“泡茶一定要泡到尾水”。针对熟茶流传的各种说法,我特意向杜琼芝老师进行了请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杜老师讲,熟茶什么时候都可以制作,无需讲究特定的时间,关键是控制水,其次是温度。发茶既需要水,又怕水。如果最后收水把控不好,就会出现堆味,酸味也是水多的问题。做熟茶经验很重要,要凭手感、凭眼睛、凭嘴巴去把控。如果技术好,掌握住湿度、温度,跟着气候情况走,一年四季随时都可以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针对熟茶工艺流程,杜老师作了扼要介绍。首先是压水(翻水),茶料级别越低,圧水越多,一般不超过23%。然后翻堆、均匀,堆高一米左右。每七天洒一次水,然后解块,共四次,这个过程二十八天。之后每五天翻一次堆,翻三次,这又是十五天。之后开沟,开沟后每三天翻一次,进行收水。</span><b style="font-size: 20px;">收水非常关键,含水量决定熟茶的品质。</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国家起堆标准是12%,鹏程茶厂的内控标准是10%,甚至更低。水份控制得好,香气就好,茶料呈现为猪肝色,在后期存放中不会发生霉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她特别强调,起堆后,一定要再放三到四个月,再进行分筛压饼。这样做下来,怎么也要半年时间。好茶需要慢慢等,每个工艺环节都要到位,没有时间作保证,茶品质量就会受影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曾品饮过鹏程茶厂贮存的不少茶品,在湿度较大的版纳地区存茶,能夠把控好香气和汤感的协调性,实属不易,而鹏程茶厂的茶品令我惊讶。对此,杜老师讲,</span><b style="font-size: 20px;">存茶和养小孩子一样,要用心。你好,它就好,你不好,它也不好。</b><span style="font-size: 20px;">好茶如果存放不好,也是垃圾。存茶的关键是不能受潮,尽量避光,另外要定期翻仓。熟茶存好了,就会有杏仁香,很美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针对一些人对熟茶的偏见和误解,杜老师说,市场上的茶品参差不齐,有的是制作工艺的问题,有的是存放的问题,并非熟茶本身的问题。熟茶有益健康,无需怀疑,我的两个小孙子生下来就喝,甚至在妈妈肚子里就喝,很少感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杜琼芝老师随和、直爽、朴实,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她有啥说啥,从不藏着掖着。每次来拜访,我都收获很大。她是州人大代表,曾获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经常做公益事业。这份善良从她温和的笑容中透露出来,如同普洱茶深远的陈韵,令人难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样的人做普洱茶,真是福德!</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