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紫禁城》之十

暖风

<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故宫是以紫禁城为主体的中国明清皇家宫廷建筑群,沿用近5世纪(1416—1911 年)。北京故宫的宫廷园林和宫殿建筑群(其近1万间房间里的宫廷用具和艺术品),构成了中国文明在明、清时期的珍贵见证。</p> <p class="ql-block">  故宫的建造气势恢宏,用料考究,富丽堂皇,在建筑格局上布局规整,外宫的三大殿既承载了厚重的历史,又散发着它独特的现代光辉。如今它们不仅仅是一处旅游景点,更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  永和宫是内延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永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为永和宫。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重修,乾隆三十年(1765年)亦有修缮,光绪十六年(1890年)再次修葺。明代为嫔妃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康熙帝恭仁皇后久居此宫。其后,道光帝静贵妃,减丰帝丽贵人、玫贵人等先后在此居住。光绪大婚后为瑾妃居所。</p> <p class="ql-block">  延禧宫内廷东六宫之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长寿宫,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为延祺宫,清代改名为延禧宫。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明清两朝均为妃嫔所居。清道光帝之恬嫔、成贵人曾在此居住。延禧宫原与东六宫其他五宫格局相同,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延禧宫起火,烧毁正殿、后殿及东西配殿等建筑共25间,仅余宫门。宣统元年(1909年)在延禧宫原址修建一座三层西洋式建筑—一灵沼轩(又名水晶宫)。该殿所有构架均为铁铸,因国库空虚,直至宣统三年(1911年)冬尚未完工,后被迫停建。1917年张勋策动溥仪复辟时,延禧宫北部被直系部队飞机投弹炸毁。1931年,故宫博物院将其改建为文物库房。</p> <p class="ql-block">  御花园,位于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大内最北部,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全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p><p class="ql-block"> 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坐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p> <p class="ql-block">万春亭藻井</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古代建筑多为木构,防火为造屋之必须。井中有水,水能克火,富有想象力的古人便把“井”搬上了屋顶,连水中的莲花、水藻,都一荣俱荣长上了屋顶,瑰丽绮美,称之藻井。</p> <p class="ql-block">  养性斋位于御花园西南隅,明代所建,初名“乐志斋”,清代改今名。斋为两层楼阁式,坐西面东平面呈“凹”字形,前出月台一座。黄琉璃瓦转角庑殿顶,上层出回廊,下层东立面明间开门,次间及南北转角三间均为支摘窗。建筑原为七间,清乾隆十九年(1754)于楼两端向前接出三间,改建为转角楼;嘉庆、道光两朝均有修缮。清嘉庆、道光两帝时幸于此,逊帝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曾在此居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