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 莎 行

如风

微风起的季节,吹面不寒,杨柳依依;微雨飞的日子,沾衣欲湿,润物无声。我心里盼望着,与子偕行,总能柳暗花明,云淡风轻。 二十日的永川云雾山之行,始于一场不期而遇的春雨。下车伊始,我们正向当地村民打听道路时,面颊上隐隐感觉有零星的雨点零落,抬眼望去,山间飘来几片乌云,雨也渐渐淅淅沥沥地密了起来,滴滴答答地,不是落在地上,而是滴在心头,让人不禁为今天徒步担心起来。<div> 原车返回?心有不甘;就地等待雨停?可天空灰蒙蒙的,不知啥时才能放晴。大家一合计:烟雨中登云雾山,更别致,也更有情趣,走吧。<br><div><br></div></div> 一路走,还要一路唱:<div>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毛主席领导革命队伍,披荆斩棘奔向前方。......”</div><div> 越往前走,山路越发狭窄蜿蜒,行进的步伐渐渐慢了下来,姑娘们昂扬的进行曲也换成了舒缓的抒情调:</div><div>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赤脚走在窄窄的田埂上,听着脚步噼啪噼啪响......”</div> 进山的路本就陌生,还岔道甚多,一路鲜有人家,连问路都找不到人。很快,一条三岔路就让我们彷徨难定:左边一条向上的石阶,通往一个整洁的农家小院,院门紧闭,阒无一人,右边一条砂石路连接一个废弃的养鸡场。只有中间树木掩映的一条及其狭窄的白线往山上延伸,可这算路吗?落叶满径,荒草及腰,荆棘遍布,即使勉强算路,估计也弃置多年,罕有人迹了。<div> 继续前进,还是回头另辟蹊径?征求大家的意见,在团友们的鼓励下,如风匹马当先,带着大家向着未知的路途前进了。我们深知,我们心中有明确的方向,只要朝着那个方向前进,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div><div> 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走在越发崎岖的小路上,拍照的收起了手机,唱歌的屏住了呼吸,大家都小心翼翼心无旁骛地往前挪动脚步。路旁盛开的野花,嗡嗡的蜂蝶,还有一直天空盘旋的一只悠隼,都不能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太窄处,我们就手攀灌木,侧着身子贴壁而过;丛莽遮道处,我们就用登山杖拨开杂草寻路而行。更多的地方,我们则秉着“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的原则,在地势稍平处踩出一条路来。</div> “小心路滑!”“当心别抓着刺!”“加油,曙光就在前面!”大家相互提醒着,鼓励着,扶持着,转过一山梁,终于见到了光明的坦途。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站在山巅,我们是不是也有“登云雾山而小永川”之概呢。 雨后的山间,空气清新,弥漫着野花青草的芬芳,草木润泽,满眼新绿。山鸟在林间吱喳,微风在发梢吹拂,走在软绵绵的砂石路上,舒适、惬意。 行行重行行,山重水复,峰回路转,沿路盛开的野花,芊芊莽莽,妖妖娆娆,姹紫嫣红,装点在翠绿的山间,如翠玉盘里盛放的粒粒明珠,又如碧空里的点点明星。姑娘们采下几朵最漂亮的,或捧在手里,或插在发间,后放在鼻子边深嗅。一路的风光旖旎,一路的笑语欢声。 高山之上,云雾深处,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层层茶园,满山茶树一垄垄,一行行,青翠欲滴,茶香四溢。春雨之后,树梢冒出嫩绿的新芽,三三两两采茶女穿上春装,头戴花巾,身背背篓,手提提篮,在茶园里忙碌着,一片片嫩芽在她们手里散发出迷人的光芒。<div> 一番攀谈,从她们口里我们得知,此山因为遍植桃、李、杏、梨、枇杷、樱桃,春天百花盛开,秋季硕果累累,所以名叫“花果山”,又因山高林密,空气湿润,常年云雾缭绕,当地人也称它“云雾山”。这里人烟稀少,清泉甘冽,没有污染,是优质茗茶“永川秀芽”的原产地,</div> 姑娘们纷纷加入采茶的队伍,一边劳作,一边欢歌:<div> </div><div> 采茶姐妹上茶山,一层白云一层天,<br><br> 满山茶树亲手种,辛苦换得茶满园。<br><br> 春天采茶抽茶芽,快趁时光掐细茶。<br><br> 风吹茶树香千里,盖过园中茉莉花<br></div> 山顶有一家茶厂,职工食堂可以搭伙,农家蔬菜,土鸡土鸭,自制腊肉,简单而可口。饭后老板带我参观了他们刚制成的一种上品新茶:黄金芽,一芽一叶,金黄润泽,汤色明黄,加之产量稀少,贵如黄金,因而得名。<div> 告别茶厂主人,我们踏上返家的行程。“上山容易下山难”,所言非虚。陡峭湿滑的山路,路面布满活动的砂砾,稍不小心,臀部就会和路面来个亲密的接触。亏得是雨后路面柔软,即使摔倒,也不会受伤,却给疲倦的游人带来阵阵欢笑。</div> 人们总是形容山如黛眉,那么水就是明眸,如果没有水,再美的山也会缺少灵性。雨后的云雾山,淙淙的溪流,清澈的池塘,晶莹的雨珠,都给我们别致的韵味,我们在细雨中出发,行不多久就云开雨霁,享受了水趣,而未受大雨淋漓之苦,真乃此行独得之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