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圆浑而简远,依质静而神扬

黎德良

<p class="ql-block"> 因圆浑而简远,依质静而神扬</p><p class="ql-block"> ——论书法的人文性与哲学原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濯堂</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提纲挈领,举纲张目!只有抓住核心,上下兼顾才能把握全局,收放自如。故研究书法离不开它的人文性与哲学性。没有深厚的人文基础与哲学原理的支撑,书法就只会徒有其形,只剩下供人识字的功能,那就与书法沾不到边!</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万物皆法,各有其自然形成的规律和基础。如果其形成的规律与基础产生了变化,那么类别也会随之变化,甚至消亡。如:马与马生马,驴与驴生驴,而马与驴生骡,骡是不能生育的,因为它改变了向前发展的基因,失去了繁殖的本质基础。书法也有其自身的概念与性质,一样要有其生存空间和繁衍发展的基础,就是人文性与哲学性。</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为什么说人文性与哲学性是书法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呢?简单的说,人文性指的是人类的文化环境,是千百年乃至千万年以来逐渐形成的。人类从野性逐渐转变成家性,从野蛮到文明,这个变化的过程就是靠文化的作用力来推动的!书法只是这个文化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千万朵奇葩之一朵,所以说文化性是书法赖以生存的基础。哲学性是指人类对自身以及生活环境的思考,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与总结。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都是在哲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是趋利避害走出困境,走向深远的动力和源泉!所以说哲学原理是书法发展的基础。反之,失去它就不能谈发展!文化主要体现在横向关联的力量,非常丰富;哲学主要体现在纵向通达的力量,非常精炼。二者只是概念上的区分,但在实际上是属于一体的,同时存在,不可分割!概念上的区分是为了认识上的简洁与纯粹,整体上的统一又给认识和区分带来了考验与难度。</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如何认识书法的文化性与哲学性?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洞明世事就是学问,是对点的深入和认识;人情练达就是文章,是深明其义,懂得事物发展的规律,能够不拘常规的变化和活用。认识书法的文化性就是要一点一滴的深入,一点一滴的成就,要培养好做学问的能力;认识书法的哲学性就是要能跳出既成的圈子,看到前景与方向,开辟更广阔的空间,要有思考总结的能力。</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培养做学问的能力。第一是持之以恒,首先要有坐功,打不进就磨,磨不进就化,就是能以时间换空间,找出事物的特征与性质!第二是联,就是旁通,联系相类似的事物加以对比区分,找出相同点与异同点!第三是换,在转换的过程中明白优劣之所在!第四是从类外转,就是融会,融会是丰富的源头,是生命力的基础。学习书法除了强化书法本身的基本功,还要加强对社会风习的理解,对各类文学艺术的理解,尤其体现在对各类事物产生根源和所起作用的理解。</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培养思考总结的能力。思考总结的能力是建立在学问能力基础之上的!不深入则不知本,不旁通则不明理,不转换不通义,不融会不变化。失去钻研能力,总结就是无本之木!总结主要是提纲挈领,抓的是精神要义,为后续提供指导方向。</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总之,文化性与哲学性是有机结合的!就像画螺旋线一样,是在学习与研究的过程中不断积蓄能量,渐渐的添加半径值。半径值变了,弧线的方向就会随之而变,生存与发展就顺理成章了!可以说,哲学性具有理想化本质,文化性具有现实化本质。为什么说哲学性具有理想化本质,文化性具有现实化本质呢?因为哲学是方向化的,方向是理想的;文化是生活化的,生活是现实的。理想与现实都是一种状态!理想是虚拟的状态,现实是实体的状态。</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理想与现实的辨证统一。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越美好,现实越残酷!从个体来说,每一个人都是有理想的,只是理想有大小;每一个人又离不开现实,只是对现实经历感受的多少。越是有大理想的人,越是强调对现实的感受,就是越有理想的人越注重脚下的一步一脚!而越没有理想的人反而会敷衍现实的残酷,不愿意努力去改变。故越有大理想的人所经历的现实生活反而越残酷;越是没有理想的人反而把残酷的现实生活过成很理想的样子。理想与现实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既统一,又矛盾。</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哲学与人文的辨证统一。哲学是人文观,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看法,具有虚和性和空间性!比如月亮本质上不是十分的圆,但人们所看到的月亮却是圆的!月亮本身不圆这是它的本质。本质是不会随人们的意志而改变的,但我们看到的月亮却是圆的,圆的月亮是我们的看法产生的。影响我们看法的不是月亮本身,也不是我们眼睛本身,而是我们与月亮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哲学的概括性,精义性和精神性都具有虚和性和空间性。虚和与空间正是构成完美与理想的重要前提基础。人文为实,哲学为虚。方实与圆虚,实具有方的本质特性,虚具有圆的本质特性。</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为什么说方是实,圆是虚呢?方的四角表示精致入微,很现实,表示本真与实在;圆是在方的基础上去掉四角,很抽象,表示概括和理想。实有形的概念和理的概念,形的概念以方为代表;理的概念以质为代表。虚也有形的概念和理的概念,形的概念是圆,理的概念是空。搞美术的人都知道,画一个实体的方形,当离开到一定的距离,这个实体的方形就变成了圆点。方与圆的辨证统一是:既有质感的体现又有虚和的形状。月亮之所以比太阳更给人感觉上的美,其原因就在于它有美玉一般的理质与完满的形态,体现的是冲和之美,辨证之美。冲和与辨证是有度的,这个度就是距离,近则不及,远则过之。比如太阳和星星,太阳没有质感,星星没有形态,都是因为离我们太远!</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所谓美都是人类文明赋予的,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文化诠释与内含。即使如此,在不同文明之间仍然存在很多的共识,至少在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上是统一的,差别仅在认识的角度上。东方文明即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富于远见!所以我们的文化性质是偏于内敛含蓄,圆融浑厚的。所以在做人上,在文学艺术上,在书法上都是统一的,都追求宏大与宽博,追求格调与意境的深远,就是追求高远与伟大!这就是文化性与哲学性的辨证统一,目光越远大的民族,面对现实才会更具体更认真扎实。也是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能忍辱负重勤劳肯干的根本原因所在。基于对以上的理解,我对书法有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个人认为,看书法,形式上主要从两点,一谓藏之极,一谓露之极,此两点又不外乎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要立得起,也说提得起!从性质上看也是两点,即巧之极和拙之极,巧极生拙,拙极生巧,即巧拙相生!也谓之大智若愚,大愚即智。此两项要求合成起来就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也是书人合一的具体化指标。</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露之极和藏之极是概念化的,从方圆上说这是两种形式;从义上说就是有与无;从质上说就是杂与纯;从空间来说就是近与远;从技上说就是拙与巧。露之极与藏之极又是人文与哲学。这些方面体现在书法上既能体现丰富的艺术美,又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品质与个性特征。比如说,毛主席是一个思想家,人与文都无不富于哲理,他的书法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个品质!点画概括成形,画质干净纯粹,黑白同济,整体统一。尤其像题字的“为人民服务”“人民日报”等有一划开天之象,视野远摄,格调极高!体现出一个大战略家的本质特点。周恩来总理的书法,点画扎实,质感丰富,行笔迟涩,整体比较匀和,体现其实干家的本色。二者虽均而有之,但整体上确有倾向。</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文法于人,书法于文!书法于文,就是书法得从人文中来。具体表现在写作手法上,如呼应,连接,意指,对比,起兴,想象,留白…等。转换到书法中就是藏与露、拙与巧、智与愚、形与质、天与人,这些既与书法都有关,与生活有关,更与哲学有关。举个小小的例子,比如在方与圆的形质结合上,古人从自然取物,效法鹅卵石得到了既圆厚又方拙,不圆也不方的形质态势,这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做法!低头做事,抬头看路!尤其是物极必反的运用,使得我们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及时审视自己的方向,纠正过激的行为每每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书法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因此在书法形式上能产生出多种多样,风格各一的优秀作品来,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精神生活!</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因圆浑而简远,依质静而神扬。物各有法,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无论何种风格形质原本并无优劣之分!但书法是基于形质来表达精神品格的,有它的民族性,即人文性和哲学性!个人认为浑圆简远,质静扬神最能体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与务实特性!这个方向无疑是走在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中尖主流之上,确实有它特定的高度和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