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父母

秋景

<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人民公园内的朝阳阁</p> <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人民公园内的火车走廊</p> <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人民公园的湖心亭</p> <p class="ql-block">大爱无垠 — 纪念伟大的父亲、伟大的母亲 !女儿怀念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李守仁生于巴里坤县(1902年 10月 初八 ——1966年7月初二 )病逝 乌鲁木齐仓房沟,享年64岁!母亲刘凤香生于 昌吉宾湖公社 五十湖队 (1923年4月初八—1976年9月初十)突发脑溢血去逝仓房沟,享年53岁!</p><p class="ql-block"> 父亲!巴里坤我们的故乡!在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在雍正七年的时候雍正皇帝封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屯兵巴里坤,雍正九年的时候修筑了巴里坤汉城,汉城里面居住的老百姓都是 汉族,所以说民间称之为汉城。现在的“得胜门”就是清政府当时所有的驻军,为了平息准噶尔叛乱大军向西推进的时候都要出进西门称之为“得胜门”,巴里坤汉城东西有1553米,南北有780米,巴里坤汉城为新疆的统一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在这个同治年间的时候,新疆变乱加上陕甘会乱整个新疆论陷以后唯独巴里坤在这坚守了10年保护了下来,为后来左宗棠收复新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清代中期,文人李维城撰拟了巴里坤八景:天山松雪、瀚海鼍城、龙宫烟柳、镜泉宿月、岳台留胜、黑沟臧春、尖山晓日、屯稼堆云。这座小城不仅有绝世的雾凇美景,这是新疆汉文化的母源地,是古丝绸之路北新道进入新疆的第一重镇与乌鲁木齐伊犁齐名的“三大商都”之一,素有“古牧国”“文化重镇”“万驼县”的美誉,它就是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p><p class="ql-block">“天山松雪”:巴里坤山东西绵延160余公里,峰高海拔4308米,终年白雪晶莹,苍松郁郁,景色壮美。</p><p class="ql-block">“屯稼堆云”这个景点是大河唐城遗址,清代各路屯垦大军共同开发的良田,景象喜人。 </p><p class="ql-block"> 其中:有一景“瀚海鼍城”,广袤无垠巴里坤草原在清代的时候建有两座城在雍正九年的时候岳钟琪率25600将士修筑了汉城,到了清代乾隆三十七年的时候又修筑了满城坐落在巴里坤草原上首尾连接就像嬉戏在大海波涛中的鼋鼍 一样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 ,鼋指的是鳖。 鼉是指杨子鳄。 还有一景“岳台留胜”这美景老百姓也叫岳公台,因为雍正七年的时候,岳钟琪来巴里坤平息准噶尔叛乱,把所有的部队驻扎在山脚下面操练兵马,后来,巴里坤老百姓把它叫“岳公台”之前叫巴掌山就像左手拍了一巴掌一样。八景里有一景叫“镜泉宿月”巴里坤的驼队往来于归化城(呼和浩特)、古城子一直走到迪化(乌鲁木齐)在这就设置了驿站,所有的驼队路经这的时候要停下来休息饮用泉水,晚上当一 轮圆月升起的时候月亮倒影在泉水里面就形成了“镜泉宿月”的大美景。太爷、爷爷、父亲从小去的八景,妈妈也给我讲述过巴里坤故事从小记忆,还讲了英雄徐学功,阿古伯,喇嘛等等的故事,那时我才15岁,还不太懂,通过记忆学习历史了解新疆、了解我们故乡美丽的巴里坤。</p><p class="ql-block"> 我的太爷在清朝养了很多骆驼,主要是领驼房子的。有一天,回来整修检查完骆驼和小爷爷 喝了巴里坤水突发医生说是白喉病三天就病逝!不久我的爷爷李鸿庆出差被土匪杀害 ,巴里坤出去八个人都没有回来,那时父亲失去亲人万分悲痛! 七太爷李溶把我父亲带到乌鲁木齐 (迪化) 听说开始父亲来迪化几天 就跑 回去了,不愿在迪化 。后来,太爷还是把我父亲叫来 乌鲁木齐 (迪化)留在他身边 做事。 1921年父亲19岁参加迪化(乌鲁木齐)动工建园。于是,公园修建一事由李溶总负责。又请了迪化商界巨头杨绍周、苗沛然襄助。李溶有信安父亲李守仁和张惠乘 二人在工地督工 修建,他们在鉴湖南岸仿照北京太和殿的形式建了一座“丹凤朝阳阁”,阁前塑杨增新铜像一座,紧靠湖边又建了纪念流放新疆的纪晓岚的长亭“阅微草堂”。《 乌鲁木齐人民公园内的“朝阳阁 ”》此外,李溶等人又在其他地方建了醉霞亭、晓春亭以及水榭等园林建筑,又辟有花圃、砌围墙、园门、还建了三间平房,以前的湖心亭(也叫鉴湖亭),也修葺一新,俨然是一座精致的园林。</p><p class="ql-block"> 1924年竣工,公园起名叫“同乐公园”四字,人们也都附和说好,园名由李溶题写,古朴妍美,这座“同乐公园”,就是今天的“西公园”,也叫“人民公园”。我父亲从建园那以后基本上也没有回过家(巴里坤)。</p><p class="ql-block"> 1934年10月14日,中央任命李溶为新疆省政府主席后,我父亲任卫士及警卫连连长、政府委员 。父亲特别能干、勤劳、忠诚 ,李溶很放心很满意。 1940年3月21日 李溶主席突发病逝,享年73岁!48岁的盛世才终于等到了1940年8月2日自任新疆省政府主席。那时我父亲已经38岁了,处理好一切后事 ,才有时间考虑自己的事,父亲43岁才有了大姐。 我父亲回到了农村仓房沟种地,后来,给队里的工作组做饭。1938年后,父亲把奶奶接来,父亲把他两个弟弟也叫来仓房沟至今。当时李氏家族在一起生活,妈妈勤劳能干又干净,忙碌操劳 一大家十几口人的饭,多年来都是和睦相处,温馨, 从未发生过什么大的矛盾和摩擦,这与祖辈有着很大的关系!父亲去信让三爷家人来乌鲁木齐仓房沟,结果巴里坤县不让外出人口。父亲兄弟分家自己过自己的,因为各家孩子都长大了,父亲当老大的也尽心尽责了,把兄弟们都管的很好 ,虽然生活不富裕能吃饱,过着幸福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父亲病逝,生活困难, 妈妈决定把两岁的弟弟送给四妈 ,没有几天 ,大哥又去四妈家把弟弟抱了回来 。那时我和弟弟太小,还记不清父亲的模样 ,就记得妈妈起早贪黑给我们做饭,妈妈不仅饭菜做的好,针线活儿也做的很好 ,夏天地里干活,冬天 给我们做衣裳、鞋子,记得妈妈给孙女李燕一岁左右时,做了一条连衣裤带鞋子,鞋子上绣花很漂亮。到冬天, 队里的婶婶们请妈妈做皮衣和绸缎棉衣, 绣花枕 ,她给自己还做了一个绣花枕头和绣花鞋子,去逝穿走了。妈妈做的那些活儿都是一针一线的手工活,活做的很细,我也跟着妈妈晚上学手工捻线、纳鞋底、织袜子、缝补衣裤。现在想想妈妈白天地里干活,晚上做针线活,妈妈给我外甥他们四人每人一条棉裤,过年了,我们每人一件绸子棉衣,我伟大的妈妈太辛苦了! 队里的婶婶们常夸妈妈手巧 是个贤妻良母。想想妈妈省吃俭用,艰苦朴素, 常常帮助邻居,助人为乐;我记得很清楚,有些人经常在我家借煤炭, 借油盐酱醋 生活用品 ,妈妈从来不说人家,自己都没有了,别人家啥时间来借都给,也没有见别人给我们家还过,妈妈从没有说过一句话。我说:“她们经常来借东西又不还”,妈妈说:“她家娃娃多”。这就是我伟大善良的母亲!妈妈常常教导我们说:吃亏人常在,不要笑话人,不要说大话,人更不能害人”。还有件事,队里有两个婶婶和妈妈关系很好!83年看过我,95年也找过我,说:“见到我就见到我妈妈了”,后来,我条件好点了想去看看老人家,两个婶婶都已不在了,可能有90多岁了。</p><p class="ql-block"> 从我记忆到妈妈去逝,妈妈一直穿着晒白了的蓝色大襟衣裳, 想起妈妈,我就心里不是滋味 !妈妈的坚强是我们这些孩子的支撑用她的大爱养育了我们长大成人!她沧桑岁月的容貌和身姿是我难以忘怀 !母亲在我心中的分量重如泰山 !</p><p class="ql-block"> 45年了, 妈妈给我做的红绸子棉衣至今我还保存着,前两年拿出去太阳晒了晒原叠好保存箱子里 ,一个80×80的小方毯子再旧也不能扔掉,还有线板和袜板 我都留着做纪念 !几十年来,想起妈妈总是思绪万千,母亲突发脑溢血走了,53岁的母亲太年轻了!父母虽然给我们没有留下什么财富,但却给我们留下许多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精神食粮和美好温暖难忘的记忆…… 。</p><p class="ql-block"> 我11岁给家里挑水,妈妈说:“你太小不要挑水”,可是我看妈妈辛苦忙不过来我就挑着水桶,门口解放军叔叔帮我在井里打水,给我半桶水可以啦不好意思谢谢叔叔!后来,我去山边挑泉水,虽然远点慢慢走挑半桶水,我们那里的水好喝带点甜味! 最忘不了的是去妖魔山上砍柴。有一天,挑着框去上山砍柴,下午6点之前必须回家 ,回来的路上远远就看到妈妈站在路上张望 ,进门妈妈端着热腾腾的饭菜, 温暖的目光看着我在吃饭,我边吃边给妈妈讲砍柴的经过,我还挖了四口袋老娃蒜掏出给妈妈吃,妈妈看着我又可爱又心疼,妈妈什么也没有说笑了,母女俩感到很开心很幸福 !</p><p class="ql-block"> 我上初中,早上6点背着书包,赶着5、6只羊去上山放羊,8点回来,妈妈已给我做好饭,进门吃饭去坐公交车上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刻苦学习,有一次考试得98分,受到老师的表扬,妈妈也很开心!还有件事情,小时体育很好!每年参加在南门体育馆市区运动会,鲁老师是田径队老师,比赛给我做的短裤,王老师是教投掷队的,夫妻二人为我一个月没有说话,鲁老师给我说了不知怎么做?比赛田径、投标枪都参加,短跑和接力赛第二名,王老师说:“你个子不长了,要不就保送你去北京体校”这是王老师说的原话不会忘记!感谢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上初三母亲突发脑溢血走了,高一我也退出了体育队,母亲走了后很想去当兵却没有实现很遗憾。</p><p class="ql-block"> 想起妈妈出门都带着我,常去昌吉舅舅家和二姨妈家,舅舅家很远到了五家渠就没有公交车了,走路到滨湖大队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走到舅舅家,那时家里大肉酸菜是最好的菜,来客人才能吃到。还常去我二爷家,二奶奶她是大十字医院护士,二奶人漂亮、很有气质、对我们很热情!每次见到二奶奶非要去她家吃饭!以前我家在大十字住,太爷看局势不稳就到了农村仓房沟去了。我二爷是苏联领事,1950年回国在一中教学俄文,文化大革命挨整病好了,又到八中教学后病逝。</p><p class="ql-block"> 还有我妈妈做饭我都要看,有一次,妈妈擀面条,我觉得好奇,妈妈不让我擀,我搬来小凳子站上去学妈妈擀面条,可惜妈妈好多手艺没有学到手,妈妈离我早去!痛苦了40年。我感受到了没有妈妈的孩子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妈妈……,没有父母的孩子经历……。</p><p class="ql-block"> 我善良朴实的妈妈在我脑海里, 妈妈拖着疲惫的身躯走了!我刚16岁。妈妈有父亲照顾,在天堂里有父亲疼爱妈妈,我很放心 !大、妈妈我现在也想开了,你们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心里很多妈妈的故事这里讲不完……。愿大、妈妈您们在天堂里没有病痛,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大、妈妈安息吧!祝愿我们都越来越好!幸福安康!大、妈妈我们永远怀念您!大、妈妈永远活在我心中!女儿永远爱您!我的好大(爸)、好妈妈!!!</p><p class="ql-block"> </p> <h3>仓房沟回家的路也没有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