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科研课题《地方非遗文化融入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实践课例之五

用温暖的心做温暖的教育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远市级教育科研课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方非遗文化融入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五课:《石潭民俗——出炮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导老师:邵晓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邵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作品创作</p> <p class="ql-block">一、课例分析</p><p class="ql-block"> 石潭民俗——出炮仔是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的民俗特色,石潭镇以村子不同的民俗时节来过出炮仔,出炮仔就是旧时的风俗民情衍生出来的。每家每户有新生的男孩,就为之添丁。孩子从出生后100天以上(足100天)到隔年的农历正月二十六(东安南楼东联片区)或农历二月初二(蒲坑大岩石湖片区)就为这个男孩庆祝。寓意其为家添丁发财。版画发展历史悠久,南楼原木刻画作为其中一种常见种类,南楼原木刻画有别于版画制作并不需要分版印制而是一板成画的新手作形式。有剪贴、刀刻、笔划、缕孔,表现空间非常大。石潭镇南楼小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资源丰富,材料简便,便于操作等方面上,大胆尝试开发了南楼原木刻画特色工作坊。这是在原有版画制作基础上进行开发创作,在形式与方法上大胆创新,制作出的一种新颖现代原木刻画制作方法。</p><p class="ql-block"> 因此,本着对我国传统艺术和本地区民俗特色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研究和推广的想法,在我校尝试通过美术学科对石潭本地民间风俗进行了解和推广,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最终完成校本教程的研发,从而促进美术活动的开展,从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潭民俗——出炮仔(亲戚好朋围坐一圈给红包孩子,也是对其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二、教学过程描述</p><p class="ql-block"> (1)组织教学 </p><p class="ql-block"> 1.猜谜导入: 走进中国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 2.整体感知: 请按照农历时间顺序,说出我们当地的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正月初一:春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 四月份:清明节 七月初七:七夕节</p><p class="ql-block">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 冬月:冬至 腊月初八:腊八节</p><p class="ql-block"> 3.自由交流:讲讲我们石潭镇里你最喜爱的传统民俗,它会让你想到哪些诗词、故事。</p><p class="ql-block"> 4.学生:有出炮仔、舞火龙、过尝新节等。</p><p class="ql-block"> (2)深入学习,自主探究 </p><p class="ql-block"> 从实际生活出发,导入主题。</p><p class="ql-block"> 1.我们石潭镇还有哪些地方民俗特色的节日呢?</p><p class="ql-block"> 2.提示课题——出炮仔节日。</p><p class="ql-block"> [导入部分选用儿歌,并结合学生过节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与欢乐。引发学生对节日的向往,激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研究兴趣。</p><p class="ql-block"> 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p><p class="ql-block"> 老师:说一说你石潭镇出炮仔的由来与时间?请同学们查阅传统节日习俗的更多资料。</p><p class="ql-block"> 学生汇报交流:石潭镇出炮仔的风俗习惯。(演示课件)</p><p class="ql-block"> 老师:小结:每当节日到来,人们都用不同的方式庆祝,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p><p class="ql-block"> 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并从中感受到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石潭民俗——出炮仔(一般农村家庭会在家中宴请亲戚好朋,菜肴丰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作业要求:</p><p class="ql-block"> 原木刻画作品,以原木刻画的形式表现石潭镇人民过地方特色民俗——出炮仔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请同学们自己回忆中把关于自己在家中过出炮仔的场景图片,结合你的理解与想象,自由创作一幅关于《石潭民俗--出炮仔》场景,要求造型生动形象、场景热闹;刻的时候要注意构图和用刀刻画的细节!</p><p class="ql-block">  每人或小组分别完成1-2幅原木刻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四、工具材料:颜料、木板、墨碟、刻刀、黑色勾线笔、水桶</p> 学生作品 <h3 style="text-align: right">陈宇幸《弟弟今天-出炮仔》</h3> 陈雅愉《出炮仔的热闹场景》 欧文慧《弟弟今天出炮喽!》 <h3 style="text-align: right">陈雅愉《石潭镇民俗——出炮仔》</h3> 课题 《地方非遗文化融入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课题组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