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延安精神</span></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延安精神永放光芒)</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形成了延安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延安精神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基本内涵和根本特征,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核心,是延安精神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内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陕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1937年1月10日,毛泽东随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从保安迁往延安。13日,到达延安。从此以后,延安成为中共中央驻地、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政治中心。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初期,党把延安作为指挥中心和战略总后方,领导和发动陕甘宁边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政府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并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这里,党贯彻“三三制”原则,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扩大了统一战线;在这里,党领导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克服当时面临的严重经济困难;在这里,召开了延安文艺座谈会,确立党对文艺工作的基本方针。党坚持实事求是的方针,在其他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并写入党章。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毛泽东在延安生活了10年2个月零5天。其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培育出来的延安精神,成为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坚强精神支柱,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革命圣地延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撰写《论持久战》。这篇著作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纲领性文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图为毛泽东在大会上作政治报告。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召开第二届参议会。图为全体参议员合影。前排右二为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右三为开明绅士李鼎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42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图为毛泽东(前排右六)、朱德(前排右三)等与参会部分代表在杨家岭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大生产运动中,八路军第359旅指战员在南泥湾开荒</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