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湾陶器如何成了西方艺术巨匠的宠儿?(下)

【华夏美学】展示平台

<h3>这样的石湾窑陶罐在广东人过去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可以装药材、颜料、果脯、蜜饯、食盐、砂糖、各式腌制食品……本地人似乎没有给它安一个固定的名称,而在欧美,它们的名字是“姜罐”,顾名思义,就是装姜制品的罐子。</h3></br><h3> <h3>*美国厨师用传统手法炮制的姜制品。<br></br></h3></br><h3> <h3>*20世纪上半叶,经香港贸易公司出口的姜罐盖上注明了产品成份含量。<br></br></h3></br><h3> <h3>*传统的食品处理和包装能较长时间保证食品不腐烂变质,直至现代罐头技术出现才慢慢被取代。<br></br></h3></br><h3>生姜原产亚洲,传入欧洲后,曾被当作贵重的香料。欧洲人十七、十八世纪流行吃姜,跟今天中国小资热爱喝咖啡一样,可以想见其出口量之大,三百年间,其包装物必然也是海量的。欧美人的姜罐收藏中为何以典型的石湾绿釉罐占比最大呢?这要从广州在清朝的外贸地位、石湾与广州的行政关系说起。</h3></br><h3> <h3>*釉面风化严重的姜罐。</h3></br><h3>清朝乾隆时起,广州一度成为唯一对西方国家开放的通商港口,广州拥有足够数量的商人,足够的资金能够从内地带来足够数量的货物,广州府南海县石湾镇(故石湾窑古称广窑,石湾划归佛山管辖是20世纪50年代的事)有长达好几个世纪的陶器生产史,是广州府辖内的最成熟、发达的窑业集散地,加之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石湾陶在当时的国际贸易发展中占尽先机,欧美人口中这款“翡翠绿琉璃陶制生姜罐子”随着葡萄牙人开辟的新航路,横跨印度洋,绕过好望角,跨越半个地球的航程,向北到达欧洲,最终散布欧洲、美洲的千家万户。</h3></br><h3> <h3>*十九世纪后期广州,将姜罐打包装箱准备远运的场景。拍摄者为在清朝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杜德维。</h3></br><h3> <h3>*姜罐被竹篾编织物包裹,并在大木箱中分隔开,以避免在长途运输中损坏。</h3></br><h3> <h3>*广州府石湾镇与马蒂斯在法国旺斯的工作室直线距离约一万公里。<br></br></h3></br><h3>姜罐是普通的器物,逐步造就一种时尚,对欧洲的审美产生重要影响,成为西方伟大艺术家画笔下艺术作品的流行元素。</h3></br><h3> <h3>*偶见其它釉色的石湾窑或其它窑口烧制的姜罐。<br></br></h3></br><h3> <h3>*早期被要求戳印“Made in China”的姜罐一般是销往美国的产品。<br></br></h3></br><h3>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欧美的陶瓷技术相对落后,依赖亚洲(以中国为主)的进口满足需求,在建立起密切的海上贸易关系后,以瓷器装饰的风气在全社会流行起来,中国陶瓷器物渐成欧美居室必不可少的陈设,用法也似乎不拘一格。</h3></br><h3>姜罐西游二三百年,西方人的餐桌却不是它生命的终点,自身的美感引发了西式的“惜物”情怀,和来自祖国景德镇、东南沿海各大小窑口的陶瓷器一样,现身画家笔端以及满足西方人各种奇思妙想的改造。</h3></br><h3> <h3>*把中国陶瓷器改成台灯座是西方人的惯常手法。<br></br></h3></br><h3> <h3>*仙人被改成台灯座。<br></br></h3></br><h3> <h3>*被改成台灯座的姜罐司空见惯。<br></br></h3></br><h3> <h3>*主人有多爱它,才会费尽工夫为它加冕。<br></br></h3></br><h3> <h3>*灌上水当花瓶用是最常见的了,还很入画。荷兰画家Johannes EvertAkkeringa (Dutch,1862-1941)画作。Akkeringa的母亲是中国和爪哇混血儿。<br></br></h3></br><h3> <h3>*姜罐花瓶似乎永不过时,西方画家在创作中对其的使用可谓“前赴后继”。美国当代油画家Celeste Manfredini 画作。</h3></br><h3> <h3>*因为价格低廉又美观,浴室也可以来一件。</h3></br><h3> <p class="ql-block">*姜罐开个底孔就能与多肉为伴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原文转载,感谢原文作者。</p>